防爆组件及角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6870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角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爆组件及角阀。防爆组件包括堵水件、内芯、限位件和弹性件,堵水件包括过水部和第一堵头,过水部具有容置腔,过水部上设置有连通容置腔的进水孔和第一通孔。弹性件作用于内芯和堵水件之间限位件穿设于第一通孔并能够在第一通孔中移动,用于与角阀的主体进行卡合。内芯可移动地设置于容置腔内。内芯和限位件的设置能够减小堵水件发生误堵水的几率。其中,内芯具有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第一抵持部与第二抵持部通过引导面平滑连接,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用于与限位件定位,引导面使得限位件能够从第二抵持部运动至第一抵持部,从而实现防爆组件的复位功能。组件的复位功能。组件的复位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爆组件及角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角阀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爆组件及角阀。

技术介绍

[0002]在相关技术的角阀中,通过防爆组件的堵水件、内芯、弹性件和限位件的配合,使得进水端出现正常的波动式骤升的水压时,内芯受水压的驱使运动而堵水件不会移动,仅有当进水端出现异常时,才会对进水通道进行封堵,从而提高角阀的稳定性和对进水通道的封堵准确性。但是,相关技术中的防爆组件无法快速复位,单次触发后需要将总阀关闭后,将角阀拆卸后才能进行防爆组件的复位,复位效率低,因此,有必要针对该问题进行研究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防爆组件,能够实现防爆组件的复位。
[000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防爆组件的角阀。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爆组件,包括:堵水件,包括互相连接的过水部和第一堵头,所述过水部具有容置腔,所述过水部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进水孔和第一通孔;内芯,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内芯具有第一抵持部、第二抵持部和引导面,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抵持部与所述第二抵持部通过所述引导面平滑连接,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抵持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口的距离X1小于所述第二抵持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口的距离X2,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限位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能够在所述第一通孔中移动,所述第一抵持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口的距离X1小于所述限位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X3;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内芯和所述堵水件之间,所述内芯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保持位于第一位置;其中,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内芯的所述第一抵持部抵持于所述限位件并使所述限位件凸出于所述过水部的外壁,在所述进水孔的压差作用下,所述内芯能够相对所述堵水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至偏离所述第一位置并使得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抵持部抵持,所述堵水件能够相对主体移动至使所述第一堵头封堵进水通道。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爆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抵持部的外表面与第一通孔的孔口的距离X1小于限位件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X3,能够确保限位件与第二抵持部抵持时,限位件的一部分依然在第一通孔内,防止限位件直接掉落至容置腔内部,无法复位。内芯还具有引导面,第一抵持部与第二抵持部通过引导面平滑连接,当进水孔处的内外压差恢复正常时,内芯在弹性件的驱使下沿第一方向进行复位至第一位置,限位件能够在
引导面的导引下从第二抵持部运动至第一抵持部,进而重新沿第一通孔伸出堵水件的外部,完成防爆组件的复位,使得防爆组件在实现防爆功能后,可以进行快速复位,以实现防爆组件的反复使用。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水部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内芯具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以限制所述内芯脱离所述容置腔的运动。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爆组件还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堵水件的外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限位环凸出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所述限位环用于与所述限位件抵持,以限制所述限位件脱离所述第一通孔的运动。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件为滚珠。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水部设置有出水孔,所述进水孔、所述出水孔和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芯具有第三抵持部,所述堵水件的内表面设置有第四抵持部,所述第三抵持部与所述第四抵持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三抵持部,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第四抵持部。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角阀,包括:主体,设置有进水通道、出水通道、过水孔和卡合槽,所述过水孔连通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所述卡合槽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表面并位于所述进水通道;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防爆组件,设置于所述进水通道内,所述限位件卡合于所述卡合槽,所述第一堵头能够在所述内芯的推动下运动至封闭所述过水孔。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角阀,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防爆组件,能够在减小堵水件出现误封堵并确保角阀的前端水源未发生故障时的水流正常的基础上,使得爆裂组件在实现封堵功能后,能够实现对防爆组件的复位,使得角阀能够继续正常使用。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进水通道,所述角阀还包括复位杆,所述复位杆连接于所述主体并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复位杆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并推动所述第一堵头。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复位杆包括互相连接的杆体和第二堵头,所述杆体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二堵头位于所述杆体朝向所述过水孔的一端,所述第二堵头用于封闭所述过水孔。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合槽包括槽底和槽壁,所述槽壁的一端连接所述槽底,所述槽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进水通道的侧壁,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靠近所述槽壁的方向,所述槽壁与所述槽底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逐渐减小。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角阀还包括止逆阀,所述止逆阀连接于所述主体并位于所述出水通道。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角阀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连接于所述主体并位于所述出水通道。
[0019]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爆组件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

A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角阀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角阀的爆炸示意图;图5为图3中的主体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角阀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角阀受水压差作用状态下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角阀通过防爆组件封堵过水孔状态下的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角阀对防爆组件进行复位状态下的剖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角阀对过水孔进行主动封堵状态下的剖视图。
[0021]附图标记:防爆组件100;堵水件200、过水部210、进水孔211、第一通孔212、第一卡接部213、出水孔214、容置腔215、第一堵头220、第四抵持部230、限位环240;内芯300、第一抵持部310、第二抵持部320、引导面330、第二卡接部340、第三抵持部350、第二进水孔360;限位件400;弹性件500;角阀600、止逆阀610、滤网620;主体700、进水通道710、卡合槽720、槽底721、槽壁722、过水孔730、出水通道740、第二通孔750、挡圈760;复位杆800、杆体810、第二堵头820、握把830。
具体实施方式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爆组件,用于安装在角阀的主体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堵水件,包括互相连接的过水部和第一堵头,所述过水部具有容置腔,所述过水部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进水孔和第一通孔;内芯,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内芯具有第一抵持部、第二抵持部和引导面,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抵持部与所述第二抵持部通过所述引导面平滑连接,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抵持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口的距离X1小于所述第二抵持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口的距离X2,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限位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能够在所述第一通孔中移动,所述第一抵持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口的距离X1小于所述限位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X3;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内芯和所述堵水件之间,所述内芯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保持位于第一位置;其中,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内芯的所述第一抵持部抵持于所述限位件并使所述限位件凸出于所述过水部的外壁,在所述进水孔的压差作用下,所述内芯能够相对所述堵水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至偏离所述第一位置并使得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抵持部抵持,所述堵水件能够相对主体移动至使所述第一堵头封堵进水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部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内芯具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以限制所述内芯脱离所述容置腔的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堵水件的外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限位环凸出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所述限位环用于与所述限位件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炜彭乾风罗涛王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法恩洁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