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锂电负极材料灌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新能源锂电负极材料自动化灌装系统。包括机架、料仓及灌装输送装置,所述料仓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灌装输送装置用于传送坩埚且灌装输送装置从料仓的放料端之下延伸经过,所述料仓的放料端设置有放料管,放料管内设置有螺旋推送装置,所述灌装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放料管下方的提升输送架,所述提升输送架借助设置在机架上的提升机构具有承载坩埚相对放料管升降的自由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料仓及放料管固定不动,通过提升坩埚将坩埚内的物料压实,省去单独设置振捣机构的成本和工序,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人员参与度,并且通过设置多组料仓及坩埚的形式,可同时完成多个坩埚的装填,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锂电负极材料自动化灌装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负极材料灌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新能源锂电负极材料自动化灌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的兴起,锂电池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锂电池在制备过程中,作为负极材料的粉料在调配完成后需要灌装到坩埚中,随后对坩埚进行加热焙烧,最终获得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初级成品粉料。
[0003]目前向坩埚内装填碳粉的操作主要依赖人工完成,粉料粉末直径小且密度低,在装填过程中,粉尘飞扬,工作环境恶劣、原材料浪费严重,且劳动强度大,无法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新能源锂电负极材料自动化灌装系统,能够实现大批量的自动化灌装操作,将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满足批量化生产需要。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新能源锂电负极材料自动化灌装系统,包括机架、料仓、输送装置及灌装装置,所述料仓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输送装置用于传送坩埚至灌装装置,所述灌装装置设置在料仓的放料端,所述料仓的放料端设置有放料管,所述放料管借助真空负压装置连接在料仓的放料端,所述灌装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提升机构及设置在放料管下方的提升输送架,所述提升输送架借助提升机构具有承载坩埚相对放料管升降的自由度。
[0006]所述真空负压装置为管状结构,在真空负压装置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分别设置有锁气阀门,所述真空负压装置的管壁内设置过滤板,管壁与过滤板之间的空腔连接有第一真空装置,所述过滤板围成供负极材料通过的空腔。
[0007]所述放料管上还套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呈环状滑动套接在放料管的外管壁上。
[0008]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物位计并设置有负压抽气口。
[0009]所述提升输送架包括承载坩埚的带面及围绕带面两侧的护栏,所述带面借助护栏与提升机构连接,所述护栏上设置有限位滚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限位滚轮配合的限位导杆。
[0010]所述提升机构为在机架上的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伸缩端设置有平衡梁,所述平衡梁两端借助提升链条与提升输送架连接,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转向辊轮,所述平衡梁及提升输送架分别设置在转向辊轮的两侧。
[0011]还包括在机架一侧设置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一组定位伸缩装置及设置在定位伸缩装置伸缩端的顶块,所述提升输送架上承载的相邻的坩埚借助定位伸缩装置的
顶块推挤与放料管形成同轴摆放。
[0012]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限位开关,所述提升输送架上设置有与限位开关配合的拨杆。
[0013]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空埚输送带及储存输送带,所述空埚输送带与储存输送带垂直设置,所述空埚输送带末端借助空埚推送缸与储存输送带衔接,所述储存输送带与提升输送架垂直设置,所述储存输送带末端借助储存推送缸与提升输送架衔接,所述储存输送带与提升输送架容纳坩埚数量相同。
[0014]所述料仓连接有提料机。
[0015]所述料仓顶部设置有阵列式排布的钛棒滤芯,所述提料机的出料口延伸至料仓内部并位于钛棒滤芯下侧,所述提料机的出料口与钛棒滤芯下端的间距至少为100cm。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灌装装置与料仓的放料管配合的形式,由灌装装置的提升机构将提升输送架提起,使得坩埚相对放料管升降,降低负极粉料的下落距离,降低粉料扬尘和重新松散的程度,提高密实程度,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7]2、负极粉料从料仓掉落的过程中,经过真空负压装置,通过第一真空装置对该管段进行负压抽提,使得经过该管段的粉料内部空气排出,松散程度降低,密实度增加,同时可降低扬尘情况。
[0018]3、提升输送架上的坩埚借助定位装置进行定位,保证了坩埚在进入提升输送架后能够与放料管对齐,保证放料管顺利进行振捣和放料。
[0019]4、由于新能源锂电负极材料所需碳粉密度较小,质地较轻,因此将料仓内的钛棒滤芯与料仓物料的输入端之间预留间距,避免过滤装置拥堵过多物料,保证料仓内保持负压,便于提料机入料的同时,使得料仓内的物料空气排出,初步提升密实度,并且经过钛棒过滤的物料可直接落回料仓内,省去传统采用布袋除尘等设备造成的资金、资源浪费,降低物料损耗,提高效益。
[0020]5、通过输送装置传递坩埚,通过灌装装置对坩埚进行提升和灌装,各司其职,方便安排生产节奏,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灌装装置、输送装置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竖立翻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机架,2、料仓,3、坩埚,4、放料管,5、提升机构,6、真空负压装置,7、带面,8、护栏,9、限位滚轮,10、限位导杆,11、定位伸缩装置,12、限位开关,13、拨杆,14、空埚输送带,15、储存输送带,16、空埚推送缸,17、储存推送缸,18、提料机,19、竖立翻板,20、密封盖,21、平衡梁,22、提升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新能源锂电负极材料自动化灌装系统,包括
机架1、料仓2、输送装置及灌装装置,所述料仓2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输送装置用于传送坩埚3至灌装装置,所述灌装装置设置在料仓2的放料端,所述料仓2的放料端设置有放料管4,所述放料管4借助真空负压装置6连接在料仓2的放料端,所述灌装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提升机构5及设置在放料管4下方的提升输送架,所述提升输送架借助提升机构5具有承载坩埚3相对放料管4升降的自由度。
[0023]本专利技术在通过料仓2承载负极粉料,使用时通过提升机构5提升承载了坩埚3的提升输送架,使得放料管4伸入到坩埚3底部,打开料仓2的放料端放出负极粉料,负极粉料在重力作用下下落,经过真空负压装置6落入到放料管4中,如图1,经过放料管4导向进入到坩埚3中,由于真空负压装置6借助第一真空装置产生负压,使得经过真空负压装置6管段的物料内的空气排出,物料密实度得到提升,并且通过提升机构5将坩埚3提高,降低了密实后物料的下落距离,防止物料大距离下落导致的松散情况出现,极大提高了灌装的密实程度,提高了生产率。
[0024]进一步的,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真空负压装置6为管状结构,在真空负压装置6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分别设置有锁气阀门,所述真空负压装置6的管壁内设置过滤板,管壁与过滤板之间的空腔连接有第一真空装置,所述过滤板围成供负极材料通过的空腔。
[0025]在物料灌装的过程中,真空负压装置6的输入端及输出端的锁气阀门都处于打开状态,通过第一真空装置将过滤板围成的空腔抽成负压状态,一方面便于料仓2出料,另一方面排出物料间隙的空气,使得经过该管腔物料的密实度大大提高。第一真空装置为真空泵,用以提供负压。
[0026]所述放料管4上还套装有密封盖20,所述密封盖20呈环状滑动套接在放料管4的外管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锂电负极材料自动化灌装系统,包括机架(1)、料仓(2)、输送装置及灌装装置,所述料仓(2)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输送装置用于传送坩埚(3)至灌装装置,所述灌装装置设置在料仓(2)的放料端,所述料仓(2)的放料端设置有放料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管(4)借助真空负压装置(6)连接在料仓(2)的放料端,所述灌装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提升机构(5)及设置在放料管(4)下方的提升输送架,所述提升输送架借助提升机构(5)具有承载坩埚(3)相对放料管(4)升降的自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锂电负极材料自动化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负压装置(6)为管状结构,在真空负压装置(6)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分别设置有锁气阀门,所述真空负压装置(6)的管壁内设置过滤板,管壁与过滤板之间的空腔连接有第一真空装置,所述过滤板围成供负极材料通过的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锂电负极材料自动化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管(4)上还套装有密封盖(20),所述密封盖(20)呈环状滑动套接在放料管(4)的外管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锂电负极材料自动化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0)上设置有物位计并设置有负压抽气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锂电负极材料自动化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输送架包括承载坩埚(3)的带面(7)及围绕带面(7)两侧的护栏(8),所述带面(7)借助护栏(8)与提升机构(5)连接,所述护栏(8)上设置有限位滚轮(9),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与限位滚轮(9)配合的限位导杆(10)。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旗,褚猛猛,崔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中栋碳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