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油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纤维加工设备
,涉及一种上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酯纤维是目前我国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纺织纤维,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由于聚酯纤维的介电常数较小、回潮率较低,且摩擦系数较高,因此在生产中必须使用纺丝油剂上油。油剂主要成分为表面活性剂,能在纤维表面形成定向吸附层,即油膜。油膜的亲水基团朝向空间,会吸附空气中的湿气,在纤维表面上形成连续的水膜,使带电离子在其上发生泳移,减少了因摩擦所产生的静电荷积累,从而降低纤维表面电阻,增加导电性能。油膜隔离纤维又可对纤维产生一定的亲和力,使其存在一定的集束性而不至于散乱。它还能赋予纤维一定的平滑性,调节纤维的摩擦特性,使纤维在摩擦过程中不受到损伤,并具有良好的手感,使纤维能顺利通过纺丝、拉伸等,还可以消除纺织加工过程中的静电作用,不致发生单丝断裂导致绕辊,减少毛丝及断头的产生,保证纤维产品的质量。伴随聚酯纤维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涤纶长丝生产也越来越向超细化、多孔化、异形化方向发展,最大限度的开发具有附加值高的产品,如20~100D/7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块体、上油管(28)和压空管(33);块体内设有丝条通道,丝条通道为横截面呈圆形、自上端至中间尺寸递减且自中间至下端尺寸递增的通孔;丝条通道的上部分与上油管(28)连通,下部分与用于提供5~8bar的气流的压空管(33)连通,中间部分设有n个自上而下等间距排列且环绕丝条通道的中心轴设置的集油槽(42),n为16~20,间距为0.5mm;集油槽(42)的槽体部分设于丝条通道上,深度为1~2mm,宽度为2~3mm;集油槽(42)的槽体外边沿中与丝条通道中的丝条接触的边为齿条状,相邻的集油槽(42)的齿条错开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丝条通道由左右对称的凹槽I(44)和凹槽II(45)组成;上油管(28)与凹槽I(44)的上部分连接,压空管(33)与凹槽I(44)的下部分连接,集油槽(42)设置在凹槽I(44)的中间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凹槽I(44)的上部分与下部分为对称结构,长度都为15~20mm,最小直径都为2~5mm,最大直径都为4~8mm;凹槽I(44)上与上油管(28)连接的点记为接点A,凹槽I(44)上与压空管(33)连接的点记为接点B,接点A与凹槽I(44)的上端的距离为凹槽I(44)的上部分长度的30%~40%,接点B与凹槽I(44)的下端的距离为凹槽I(44)的下部分长度的40%~50%;凹槽I(44)的中间部分为圆柱状结构,直径同凹槽I(44)的上部分的最小直径,长度为8~10mm;各集油槽(42)中齿条的齿数为15~20个,齿槽宽W0为0.3~0.5mm,齿的高度H0为0.5~1.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块体由左右相对的喷嘴座和压盖I组成,凹槽I(44)设置在喷嘴座上且槽口位于喷嘴座面向压盖I的表面上,凹槽II(45)设置在压盖I上且槽口位于压盖I面向喷嘴座的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油装置(10)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广,吴立平,倪凤军,王雨生,赵慧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力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