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阻让压锚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666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恒阻让压锚杆,恒阻让压锚杆包括锚杆主体、承压托盘与吸能让压装置;锚杆主体锚固在围岩内,锚杆主体伸出于围岩的部分为伸出端,承压托盘套设在锚杆主体的伸出端并紧贴围岩壁面;吸能让压装置通过螺纹结构套设在锚杆主体的伸出端并压紧在承压托盘上,围岩变形可促使承压托盘推压吸能让压装置沿锚杆主体发生相对滑动,以起到缓冲吸能让压的作用。该恒阻让压锚杆能够有效防止瞬时冲击力对杆体的损伤,实现围岩压力的释放与支护阻力的恒定。阻力的恒定。阻力的恒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阻让压锚杆


[0001]本技术属于锚杆
,具体涉及一种恒阻让压锚杆。

技术介绍

[0002]冲击矿压和煤与瓦斯突出等矿井动力灾害是在采矿过程中遇到的重大灾害,由此对巷道围岩体造成的冲击破坏是影响矿井安全的关键问题之一。锚杆因其安装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一直以来都是矿井安全生产中广泛采用的巷道围岩体支护设备。
[0003]冲击矿压是煤矿开采中遇到的重大动力灾害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我国煤矿巷道冲击矿压在煤矿冲击矿压事故中占主导地位,约占冲击矿压事故总数的81%。随着巷道支护技术不断地提高与创新,锚固理论水平的不断发展,巷道锚杆或锚索支护预应力锚固技术应用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现在广泛应用在隧道、建筑、矿山等诸多地下工程领域。但是目前传统的巷道支护锚杆大多没有从防冲方面进行设计,抗冲击载荷能力有限,不能满足冲击矿压矿井巷道支护要求。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阻让压锚杆,以至少解决目前传统支护锚杆抗冲击载荷能力有限等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恒阻让压锚杆,所述恒阻让压锚杆包括锚杆主体、承压托盘与吸能让压装置;
[0008]所述锚杆主体锚固在围岩内,锚杆主体伸出于围岩的部分为伸出端,所述承压托盘套设在锚杆主体的伸出端并紧贴围岩壁面;
[0009]所述吸能让压装置套设在锚杆主体的伸出端并压紧在承压托盘上,所述吸能让压装置与所述锚杆主体弹性接触,当围岩变形时,所述承压托盘推动所述吸能让压装置发生挤压变形,锚杆主体与吸能让压装置发生相对位移,以起到缓冲吸能防冲的作用。
[0010]如上所述的恒阻让压锚杆,优选地,锚杆主体的伸出端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伸出端的最末端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与所述吸能让压装置间隔设置,所述螺母用于与防止锚杆主体相对于吸能让压装置发生移动时,吸能让压装置脱出锚杆主体。
[0011]如上所述的恒阻让压锚杆,优选地,所述吸能让压装置包括吸能弹簧环,所述吸能弹簧环套设在锚杆主体伸出端的外螺纹中。
[0012]如上所述的恒阻让压锚杆,优选地,所述吸能让压装置中心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壁上设置有吸能凹槽,所述吸能弹簧环设置在所述吸能凹槽中;所述吸能弹簧环弹性套设在所述吸能凹槽与所述锚杆主体的外螺纹之间,以使所述吸能让压装置固定在所述锚杆主体上,并压紧所述承压托盘。
[0013]如上所述的恒阻让压锚杆,优选地,所述防冲吸能装置沿锚杆主体轴向方向可并列设置一个至多个,通过设置防冲吸能装置的数量来调节锚杆主体受到的阻力值及吸能能
力。
[0014]如上所述的恒阻让压锚杆,优选地,防冲吸能装置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凹槽,相邻的两个防冲吸能装置通过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实现快速定位插接;
[0015]在所述承压托盘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或限位凹槽,用于与相邻的防冲吸能装置定位配合。
[0016]如上所述的恒阻让压锚杆,优选地,所述限位凸起为设置在防冲吸能装置安装孔外围的外锥面环形凸起,所述限位凹槽为设置在安装孔外围的内锥面环形凹槽。
[0017]如上所述的恒阻让压锚杆,优选地,所述吸能凹槽的横截面积为梯形。
[0018]如上所述的恒阻让压锚杆,优选地,所述限位凹槽的深度为5mm

10mm。
[0019]如上所述的恒阻让压锚杆,优选地,所述吸能让压装置的横截面外形为圆角方形。
[0020]有益效果:该恒阻让压锚杆在受到冲击等强载荷时,锚杆主体将吸能弹簧环挤压到吸能凹槽之中,锚杆主体能够相对于吸能让压装置发生相对位移,使得锚杆主体与吸能让压装置之间形成恒定阻力,从而避免锚杆主体因受较大的冲击力被瞬间冲击损坏,有效防止高锚杆本体冲击过载拉断及承压托盘等支护附件冲击开裂失效的情况,能够实现冲击大变形、软岩大变形等围岩的有效支护。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恒阻让压锚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锚杆主体;2、螺母;3、吸能让压装置;4、承压托盘;5、吸能弹簧环;6、吸能凹槽;7、伸出端;8、限位凸起;9、限位凹槽;10、圆形安装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6]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7]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恒阻让压锚杆,恒阻让压锚杆包括锚杆主体1、承压托盘4与吸能让压装置3;锚杆主体1锚固在围岩内,锚杆主体1伸出于围岩的部分为伸出端7,承压托盘4套设在锚杆主体1的伸出端7并紧贴围岩壁
面;吸能让压装置3套设在锚杆主体1的伸出端7并压紧在承压托盘4上,吸能让压装置3与锚杆主体 1弹性接触,当围岩变形时,承压托盘4推动吸能让压装置3发生挤压变形,锚杆主体1与吸能让压装置3发生相对位移,以起到缓冲吸能防冲的作用。吸能让压装置3用于吸收巷道围岩传递的冲击能量。
[0028]在本实施例中,承压托盘4使用金属制造,在承压托盘4的中心设置有圆形安装通孔10,圆形安装通孔10的内径大于锚杆主体1的直径,以便于锚杆主体1穿过。在承压托盘4的中心设置有一个凸台,圆形安装通孔10 设置在该凸台中心位置,设置凸台能够加强承压托盘4的结构强度,且凸台能够伸入到巷道围岩的钻孔中,便于承压托盘4的定位安装。
[0029]锚杆主体1的伸出端7上设置有外螺纹,伸出端7上螺纹连接有螺母2,螺母2与所述吸能让压装置3间隔设置,所述螺母2用于与防止锚杆主体1 相对于吸能让压装置3发生移动时,吸能让压装置3脱出锚杆主体1。在本实施例中,恒阻让压锚杆锚固在巷道围岩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阻让压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恒阻让压锚杆包括锚杆主体、承压托盘与吸能让压装置;所述锚杆主体锚固在围岩内,锚杆主体伸出于围岩的部分为伸出端,所述承压托盘套设在锚杆主体的伸出端并紧贴围岩壁面;所述吸能让压装置套设在锚杆主体的伸出端并压紧在承压托盘上,所述吸能让压装置与所述锚杆主体弹性接触,当围岩变形时,所述承压托盘推动所述吸能让压装置发生挤压变形,锚杆主体与吸能让压装置发生相对位移,以起到缓冲吸能防冲的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阻让压锚杆,其特征在于,锚杆主体的伸出端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伸出端的最末端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与所述吸能让压装置间隔设置,所述螺母用于与防止吸能让压装置相对于锚杆主体发生移动时,吸能让压装置脱出锚杆主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阻让压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让压装置包括吸能弹簧环,所述吸能弹簧环套设在锚杆主体伸出端的外螺纹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阻让压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让压装置中心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壁上设置有吸能凹槽,吸能凹槽为内螺纹结构,所述吸能弹簧环嵌于所述吸能凹槽中;所述吸能弹簧环弹性套设在所述吸能凹槽与所述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晋雷秦宇鹏马雷锋郭星江王晖马飞郭敏席春辉崔晓刚宋泽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霍尔辛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