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弃纳滤膜的改性再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6407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纳滤膜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弃纳滤膜的改性再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碱性药剂或酸性药剂结合超声对纳滤膜进行循环常温清洗,清洗后的纳滤膜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冲洗干净;2)采用臭氧氧化法在氧化反应装置中进行氧化改性处理;3)利用改性装置采用氧化药剂进行氧化改性;4)利用改性装置采用酸性介质氧化剂进行氧化改性;5)利用改性装置采用羟基化药剂进行羟基化改性;6)采用缓冲稳定药剂进行改性稳定处理,冲洗干净,完成废弃纳滤膜的改性再利用处理。所述改性再利用方法,使废弃纳滤膜得到利用,而且改性过程较简单,改性后膜表面不会被破坏,改性后的纳滤膜通量得到显著提升,截留率满足设计使用需求。截留率满足设计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弃纳滤膜的改性再利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弃纳滤膜的改性再利用方法,属于纳滤膜处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纳滤膜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其典型特点是在运行过程中,溶质(主要是大分子有机物和二价及以上的离子,如SO
42

、Ca
2+
、Mg
2+
等)被纳滤膜截留的效果较好,尤其是二价及以上的离子,截留率可达到98%以上。通常情况下,截留率越高,纳滤膜两侧的渗透压就越高,运行压力就越高,溶质被截留在膜表面的污染物就越多,大量的污染物会在膜表面不断累积,通过化学清洗也难以完全恢复到起始通量状态,并且随着使用时间增长,容易出现膜通量快速下降、化学清洗周期缩短、清洗药剂用量增多、膜分离性能减弱,甚至出水水质不能达标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可知,高截留率的纳滤膜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会带来很多其他问题。
[0003]目前,很多高浓有机废水均采用“预处理+纳滤膜”工艺进行处理,其中,纳滤膜经过长时间使用后,膜通量下降明显,截留率降低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弃纳滤膜的改性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再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清洗:利用碱性药剂的水溶液或酸性药剂的水溶液结合超声对纳滤膜进行循环常温清洗,清洗后的纳滤膜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冲洗干净,得到膜元件A;S2、氧化改性处理1:采用臭氧氧化法对膜元件A在氧化反应装置中进行氧化改性处理得到膜元件B;S3、氧化改性处理2:利用改性装置采用氧化药剂对膜元件B进行氧化改性,常温下循环浸泡对膜元件B进行处理,浸泡完成后的膜元件B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冲洗干净,得到膜元件C;S4、氧化改性3:利用改性装置采用非氯的酸性介质氧化剂的水溶液对膜元件C进行氧化改性,常温下循环浸泡对膜元件C进行处理,浸泡完成后的膜元件C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冲洗干净,得到膜元件D;S5、氧化改性4:利用改性装置采用羟基化药剂的水溶液对膜元件D面进行羟基化改性,浸泡完成后的膜元件D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得到改性完成可再利用的膜元件E;S6、改性稳定处理:将膜元件E采用稳定装置采用缓冲稳定药剂的水溶液进行改性稳定处理,浸泡完成后的膜元件E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得到改性完成可再利用的膜元件F,即完成废弃纳滤膜的改性再利用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废弃纳滤膜的改性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碱性药剂或酸性药剂在水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0.16%

1%,清洗时间为40

80min,超声波频率为45

55kHz,超声强度为:0.3

1W
·
cm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废弃纳滤膜的改性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碱性药剂为氢氧化钠、十二烷基硫酸钠、EDTA、EDTA二钠、EDTA四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苯扎溴铵、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脂肪醇酰硫酸钠、乙氧基化脂肪酸甲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的酸性药剂为柠檬酸、盐酸、磷酸、硝酸、草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废弃纳滤膜的改性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臭氧浓度为0.2

0.8mg/L,氧化时间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兴俊王亮杨敏王盈李仲兰元宵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硕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