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塑料颗粒储存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610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塑料颗粒储存罐,包含罐体和与所述罐体通过铰链连接的顶盖,所述罐体上设有用于观察罐体内部的透明视窗、支撑架和用于排料的排料口,所述排料口上设有挡板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架下端还固定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四组螺纹孔、调节螺栓和支撑脚,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所述支撑脚上部还设有连接环,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还设有万向轮,所述顶盖上还设有入料管和送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正常存放的过程中需要移动位置的时候只需要使用扳手拧动调节螺栓便可实现对支撑脚抬升收起的工作,使得万向轮与地面接触,便可以方便省力的对装置进行移动。可以方便省力的对装置进行移动。可以方便省力的对装置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塑料颗粒储存罐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颗粒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的塑料颗粒储存罐。

技术介绍

[0002]塑料颗粒是现代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原料,在塑料颗粒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塑料颗粒原料进行混料,熔融之后挤压成塑料颗粒线条,再将塑料颗粒线条冷却使之达到易于切割的硬度,最后再切割成塑料颗粒,进行存储。储存塑料颗粒的时候经常会使用罐体进行储存,传统的储存罐只是固定放置在一个位置没有设置相应的方便移动的部件导致当需要对储存罐进行移动的时候变得很是繁琐,需要使用叉车或者其他搬运工具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储存罐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需要进行位置移动的时候需要借助叉车或者其他搬运工具进行移动而出现的移动困难繁琐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塑料颗粒储存罐,包含罐体和与所述罐体通过铰链连接的顶盖,所述罐体上设有用于观察罐体内部的透明视窗、支撑架和用于排料的排料口,所述排料口上设有与所述排料口下端面活动连接的挡板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罐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下端还固定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四组螺纹孔、调节螺栓和支撑脚,四组所述螺纹孔呈矩阵排列方式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所述支撑脚上部还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所述支撑脚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栓贯穿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还设有万向轮,所述顶盖上还设有入料管和送料管。
[0007]进一步的,所述透明视窗至少设有一组且等角度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侧壁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上还固定设有把手。
[0009]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厚度小于所述限位槽的高度,所述挡板与排料口的下端面通过销钉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环为金属材质,所述支撑脚为硬橡胶材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入料管上还设有抱箍。
[0012]进一步的,所述抱箍将所述入料管和所述送料管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底部呈椎体形。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在正常存放的过程中需要移动位置的时候只需要使用扳手拧动调节螺栓便可实现对支撑脚抬升收起的工作,使得万向轮与地面接触,便可以方便省力的对装置进行移动。同时本装置设有多个透明视窗,在灌装颗
粒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直接的观察罐体内部颗粒的灌装量,相比单一的透明视窗工作人员无需特意走到透明视窗前进行观察。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7]图2是图1中A出放大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俯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剖视图;
[0020]图5是本技术支撑脚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记:1

罐体、2

顶盖、3

透明视窗、4

支撑架、5

排料口、5a

挡板、5b

限位块、5c

限位槽、5d把手、6

底座、7

螺纹孔、8

调节螺栓、9

支撑脚、10

连接环、11

万向轮、12

入料管、13

送料管、14

抱箍。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请参阅图1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塑料颗粒储存罐,包含罐体1和与罐体1通过铰链连接的顶盖2,罐体1上设有用于观察罐体1内部的透明视窗3、支撑架4和用于排料的排料口5,排料口5上设有与排料口5下端面活动连接的挡板5a和限位块5b,限位块5b上设有限位槽5c,支撑架4与罐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支撑架4下端还固定设有底座6,底座6上设有四组螺纹孔7、调节螺栓8和支撑脚9,四组螺纹孔7呈矩阵排列方式设置在底座6上,调节螺栓8与螺纹孔7相配合,支撑脚9上部还设有连接环10,连接环10与支撑脚9固定连接,调节螺栓8贯穿螺纹孔7与连接环10固定连接,底座6的下表面还设有万向轮11,顶盖2上还设有入料管12和送料管13。
[0025]进一步,透明视窗3至少设有一组且等角度设置在罐体1的侧壁上。
[0026]挡板5a上还固定设有把手5d。挡板5a的厚度小于限位槽5c的高度,挡板5a与排料口5的下端面通过销钉连接。连接环10为金属材质,支撑脚9为硬橡胶材质。入料管12上还设有抱箍14。抱箍14将入料管12和送料管13连接。罐体1底部呈椎体形。
[0027]使用时,将送料管13的末端与吹粒鼓风机的出料管连接,塑料颗粒通过送料管13进入到入料管12中在进入到罐体1中,当灌装完毕后,松开抱箍14取下送料管13。然后通过时候用扳手将调节螺栓8,调节螺栓8在底座6上进行向上或者向下的运动便可实现将支撑脚9实现向上或者向下的运动,当支撑脚9向上运动到一定距离后万向轮11接触地面,便可
以推动装置进行移动。然而当支撑脚9抵紧地面后万向轮11离开顶面,便可以使得装置稳定摆放于地面上。当需要对塑料颗粒排出的时候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把手5d将挡板5a抬起颗粒便会从排料口5中排除。设计的透明视窗3设有对组环绕在槽体1的外壁上,相比使用单一透明视窗3的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观察槽体1内部塑料颗粒储存量的时候无需特地走到透明视窗3前进行观察,当工作人员不是正对透明视窗3的时候只需要侧身探观便可以通过透明视窗3观察到槽体1内部的情况。
[002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塑料颗粒储存罐,其特征在于,包含罐体(1)和与所述罐体(1)通过铰链连接的顶盖(2),所述罐体(1)上设有用于观察罐体(1)内部的透明视窗(3)、支撑架(4)和用于排料的排料口(5),所述排料口(5)上设有与所述排料口(5)下端面活动连接的挡板(5a)和限位块(5b),所述限位块(5b)上设有限位槽(5c),所述支撑架(4)与所述罐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4)下端还固定设有底座(6),所述底座(6)上设有四组螺纹孔(7)、调节螺栓(8)和支撑脚(9),四组所述螺纹孔(7)呈矩阵排列方式设置在所述底座(6)上,所述调节螺栓(8)与所述螺纹孔(7)相配合,所述支撑脚(9)上部还设有连接环(10),所述连接环(10)与所述支撑脚(9)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栓(8)贯穿所述螺纹孔(7)与所述连接环(10)固定连接,所述底座(6)的下表面还设有万向轮(11),所述顶盖(2)上还设有入料管(12)和送料管(13)。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鹏飞王付生左健王蕊
申请(专利权)人:蕊诺新材料泗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