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仪的光机模组的定位调整方法与掩模技术

技术编号:361607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机模组定位调整方法和图案,可以同时进行边界调整、水平调整、以及解析度调整,亦可经由示波器产生的波形进而判断光迹偏移的情况。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更可利用增设于定位调整图案中央的白色区域,配合定位调整图案两侧的白色区域,来获得电耦合元件上中央和两侧部份的照度差异,判断是否合乎设定值。(*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扫描仪光机模组的定位调整,特别是有关一种用以调整扫描仪光机模组中电荷耦合元件(CCD)的定位和透镜解析度的图案和方法,同时可以得知电荷耦合元件上中央和两侧部份的照度差异。请参照附图说明图1,图1系显示现有影像扫描装置的一例的立体示意图。现有影像扫描装置至少具有一光源装置14,用以沿着扫描路径(如箭头A所示的方向)与被扫描物10(例如纸张、图画等)之间作相对移动,以便将上述被扫描物10的影像,例如经由一聚焦成像装置16(透镜),而予以投射至电荷耦合感测元件12。上述光源装置14装设于上述扫描路径上,用以发射光线至上述被扫描物10,作为使上述被扫描物10反射(如箭头B所示)的光源。上述聚焦成像装置16可由透镜所构成,用以将上述被扫描物10所反射过来的光线予以聚焦成像于上述影像接收装置12(如箭头C所示)。影像接收装置,一般为电荷耦合感测元件,将接收的影像转换为电子信号后,再进行各种的后续处理,因此,电荷耦合元件的定位调整在扫描仪光机模组的组装上十分重要。电荷耦合元件与镜头的位置与被扫描物的位置若有歪斜,则扫描出的影像将会受到影响。又,如果定位不准的话,则被扫描物无法完全进入电耦今元件可感测的范围;又若不在镜头最佳解析度的位置则影像会不清晰,甚至因光亮的增减而影响正确的影像信号值。因此,一般扫描仪光机模组均需使用定位调整图案来针对其中电耦合元件、透镜来进行定位调校,以避免发生水平偏移、影像超出边界范围、解析度及放大率不符等现象发生。传统的定位调整图案如图2所示,上述定位调整图案20其表面上具有3条水平线状图案25、27、21。图案25和图案27主要做为电耦合元件水平位置的调整;中间图案27的两侧边缘有不连续区域29形成,此不连续区域29主要是作为电耦合元件左右两边边界定位之用;图案21则是用以作为解析度调整之用,上述图案21中更具有垂直的线段解析度图案23等间隔重复地布满图案21中以利于解析度的分析。当利用传统的定位图案对光机模组进行调整时,系将此定位图案作为被扫描物,籍由实际扫描的状况而进行调整。一般的调整分为边界位置、水平位置与电耦合装置的解析度调整。在实际的调整操作上,必须针对不同的调整项目而移动定位调整图案,例如,调整边界时需使扫描线落在图案27的部份,而分析解析度时需使扫描线落在图案21上。因此,实际操作上每一次调整就必须移动一次定位图案,将使得定位调整图案本身产生误差偏移的可能性大增。另外,在刚调整电耦合元件、透镜、及定位图案的相对位置时,将会耗费大量时间。更重要的是,在扫描仪的实际制作上,虽一般会使用模/数转换器来针对不同的照度饱和进行补偿调整,但因为其线性范围有一定规定,超过一定的比例率将会因为边缘照度较中间照度为暗,而造成边缘影像色偏的情形。而且传统的定位调整图案却无法提供分析电耦合元件中央部份与其两侧边照度饱和比所须的资料。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扫描仪光机模组的定位调整图案,除可用以调整电耦合元件(影像接收装置)及透镜的定位外,更可以反应出电耦合元件中央部份与其两侧边照度饱和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扫描仪光机模组的定位调整方法,籍由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定位图案进行定位调整并将调整结果直接由示波器显示,以加快调整的速度及正确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扫描仪光机模组的定位调整图案,用于扫描仪光机模组中透镜、影像接收装置的定位调整、以及分析照度差异,至少包括一第一调整图案,形成于上述定位调整图案的中央为一长条形带状区域,上述第一调整图案至少包括一中心白色区块,位于上述第一调整图案的中央,用以调整上述光机模组的中心定位;以及,解析度调整图案,分别形成于上述白色区块的两侧,做为上述透镜解析度分析之用;一第二调整图案,分别形成于上述第一调整图案的两侧,用于调整上述影像接收装置的边界、水平位置,上述第二调整图案至少包括边界调整图案,用于上述影像接收装置边界的调整;水平偏移调整图案,包括一第一图案,用于调整上述影像接收装置的水平及偏移;以及,一第二图案,其与上述第一图案不相连,上述第二图案和第一图案之间形成的区域为上述边界调整图案;其中,上述中心白色区块配合上述边界调整图案,系用以测知上述影像接收装置上中央与两侧照度的差异。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定位调整图案对电耦合元件、透镜组进行定位与解析度分析的方法包括将上述透镜配置于上述定位调整图案和与上述影像接收装置之间;重复调整上述影像接收装置,直到上述影像接收装置能够完全接收上述定位调整图案的反射光;对上述透镜进行调整,使上述示波器显示波形的中央部份调整至最大;对上述影像接收装置进行调整,使上述示波器显示上述第一波形,即完成上述影像接收装置的粗调;对上述透镜进行调整,使上述示波器显示波形的中央部份调整至最大;对上述影像接收装置进行调整,使上述示波器显示上述第二波形,即完成上述光机模组的定位调整;以及,由上述第二波形之中,分别读取上述合格波形中央部份的振幅、以及上述合格波形两侧部份的振幅,即可得上述像接收装置上的中央及两侧的照度。应用本专利技术有如下的优点一、本专利技术可以同时得知左右边界是否符合、解析度是否符合、照度饱和比是否符合、水平歪斜是否符合、放大率是否符合。二、本专利技术可以经由示波器波形而判定光迹偏移的情形,故可增进定位调整的速度与正确性。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为现有影像扫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传统的定位调整图案;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定位调整图案的一实施例;图4A至图4E分别表示电耦合元件光迹偏移的情形,以及因光迹偏移的情形不同所对应由示波器产生的波形;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调整方法的示意图;以及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定位调整图案的另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光机模组定位调整图案30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调整图案30,包括一第一调整图案31a,形成于上述定位调整图案30的中央为一长条形带状区域;以及,第二调整图案32,分别形成于上述第一调整图案31的两侧,用于调整上述影像接收装置的边界、水平位置。上述第一调整图案31包括一中心白色区块31a,位于上述第一调整图案的中央,用以调整上述光机模组的中心定位;以及,解析度调整图案31b,分别形成于上述白色区块31a的两侧,做为上述透镜解析度分析之用。在此实施例中,上述解析度调整图案31b中有重复间隔排列的直线,其疏密程度视所需解析度而定。另外,解析度调整图案中亦视需要而使用重复间隔排列的斜线。上述第二调整图案32包括边界调整图案32a,用于上述影像接收装置边界的调整;以及,水平偏移调整图案。上述水平偏移调整图案包括一第一图案32b,用于调整上述影像接收装置的水平及偏移;以及,一第二图案32c,其与上述第一图案不相连,上述第二图案32c和第一图案32b之间形成的白色区域即为上述边界调整图案32a。在此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图案32b为H型黑色区域,上述第二图案32c为方型黑色区域。图4A至图4E分别表示电耦合元件光迹偏移的情形,以及因光迹偏移的情形不同所对应由示波器产生的波形,其中,数字41~47分别表示不同情形下的光迹。扫描仪光源照射本专利技术的定位调整图案30的影像经由镜面反射及穿过透镜聚焦等作用,而被电耦合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扫描仪光机模组的定位调整图案,用于扫描仪光机模组中透镜、影像接收装置的定位调整、以及分析照度差异,至少包括: 一第一调整图案,形成于上述定位调整图案的中央为一长条形带状区域,上述第一调整图案至少包括: 一中心白色区块,位于上述第一调整图案的中央,用以调整上述光机模组的中心定位;以及 解析度调整图案,分别形成于上述白色区块的两侧,做为上述透镜解析度分析之用; 第二调整图案,分别形成于上述第一调整图案的两侧,用于调整上述影像接收装置的边界、水平位置,上述第二调整图案至少包括: 边界调整图案,用于上对述影像接收装置边界的调整; 水平偏移调整图案,包括:一第一图案,用于调整上述影像接收装置的水平及偏移;以及,一第二图案,其与上述第一图案不相连,上述第二图案和第一图案之间形成的区域为上述边界调整图案; 其中,上述中心白色区块配合上述边界调整图案,系用以测知上述影像接收装置上中央与两侧照度的差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振财
申请(专利权)人:鸿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