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临床外科负压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6018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临床外科负压引流装置,包括箱体、负压泵、引流管和引流收集袋,所述箱体内部的下方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引流管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活瓣机构,所述活瓣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滑轨,两个所述滑轨相对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临床外科技术领域。该便携式临床外科负压引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因组织广泛贴壁包裹导致无法引流、管腔内压力骤升的情况时,在压力的推动作用下,环形板在壳体内壁向下移动,带动推板向下将两个活瓣推开,使得空气进入管腔,前端管腔压力消失,贴合组织松开,再次恢复正常状态,从而彻底解决临床中极为常见、另人苦恼无比的堵管问题。床中极为常见、另人苦恼无比的堵管问题。床中极为常见、另人苦恼无比的堵管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临床外科负压引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临床外科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临床外科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引流是外科的核心理念,通过引流临床外科医生完成对于疾病的观察、诊断及治疗工作,因此,对于目前大多数的外科手术而言,引流是非常重要并且及其必要的,特别是在很多感染性疾病、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中更加缺之不可,目前临床常用的被动引流装置有乳胶管、硅胶管,主动引流装置有负压管、双套管、三腔管等。
[0003]临床引流分为被动引流和主动引流,在某些严重疾病或出现手术并发症的情况下,经常需主动引流才可解决问题,目前常用的主动引流主要负压球引流以及双套管冲洗引流,但无论是何种引流,因为工作原理本身的缺陷,实际使用中3至7天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引流不充分因此,研发一款临床易用、可靠、效果良好的引流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临床外科负压引流装置,解决了绝大多数引流装置存在引流不充分或者堵管的问题,一旦出现必须更换或者再次手术,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医疗成本,并且还要面对失败的可能性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携式临床外科负压引流装置,包括箱体、负压泵、引流管和引流收集袋,所述箱体内部的下方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引流管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活瓣机构。
[0008]所述活瓣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滑轨,两个所述滑轨相对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环形板,且环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壳体内壁两侧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活瓣,两个所述活瓣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活瓣位于推板的下方。
[0009]优选的,所述引流管包括体内管和体外管,所述体外管的中部连通有支管,且支管远离体外管的一端与壳体的顶部相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体内管远离体外管一端的表面开设有螺旋侧孔,所述体内管的外表面套设有医用海绵。
[0011]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两个电动推杆,所述箱体内壁底部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电动推杆输出轴的一端与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箱体的底部开设有与万向轮相适配的通槽。
[0012]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且隔板顶部的一侧与负压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板顶部的另一侧与引流收集袋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引流管延伸至箱体内部的一端通过螺纹头与负压泵
的吸入口相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引流收集袋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且连接头的内壁通过螺纹头螺纹连接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远离引流收集袋的一端通过螺纹头与负压泵的排出口相连通。
[0014]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引流收集袋的顶部通过挂环与挂钩的表面活动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正面铰接有箱门,且箱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窗,所述箱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扶手。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临床外科负压引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便携式临床外科负压引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因组织广泛贴壁包裹导致无法引流、管腔内压力骤升的情况时,在压力的推动作用下,环形板在壳体内壁向下移动,带动推板向下将两个活瓣推开,使得空气进入管腔,前端管腔压力消失,贴合组织松开,再次恢复正常状态,从而彻底解决临床中极为常见、另人苦恼无比的堵管问题。
[0019](2)、该便携式临床外科负压引流装置,通过将负压泵放置在箱体中,并通过万向轮进行便携式移动,可使患者在治疗期间自由下床活动,预防并发症的同时亦可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无论是从效果以及医患关系上都具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
[0020](3)、该便携式临床外科负压引流装置,体内管的前端为密布的多列螺旋侧孔,管壁外覆盖医用海绵网状材料,该设计可增加管体与机体的接触范围,还可以保证在各种感染、坏死或正常组织吸附贴壁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局部负压吸引。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引流管结构的剖视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壳体结构的剖视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壳体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箱体结构的剖视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中:1箱体、2负压泵、3引流管、31体内管、32体外管、4引流收集袋、5移动机构、51电动推杆、52活动板、53万向轮、54通槽、6活瓣机构、61壳体、62滑轨、63支撑杆、64环形板、65竖杆、66推板、67活瓣、7支管、8螺旋侧孔、9医用海绵、10隔板、11螺纹头、12连接头、13输出管、14挂钩、15箱门、16观察窗、17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

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临床外科负压引流装
置,包括箱体1、负压泵2、引流管3和引流收集袋4,引流管3和引流收集袋4均为一次性使用耗材,引流管3根据应用场景不同有不同的直径型号,常用的主要有3mm、5mm及10mm三种规格,与负压泵2的连接口设计为统一口径便于适配,引流管3身为硅胶材质,柔软但具备一定的硬度,箱体1内部的下方设置有移动机构5,引流管3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活瓣机构6。
[0030]活瓣机构6包括壳体61,壳体61内壁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滑轨62,滑轨62上下均设计有限位凸边,对支撑杆63的移动进行限位,两个滑轨62相对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63,两个支撑杆63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环形板64,且环形板6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65,竖杆6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板66,壳体61内壁两侧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活瓣67,通过活瓣67的开合对引流管3内的压力进行调节,两个活瓣67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活瓣67位于推板66的下方。
[003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引流管3包括体内管31和体外管32,体外管32的中部连通有支管7,且支管7远离体外管32的一端与壳体61的顶部相连通,在某些消化道吻合口漏、粪性腹膜炎等病例中,注射器还可经支管7注射药物或者生理盐水,以达到冲洗的目的。
[00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体内管31远离体外管32一端的表面开设有螺旋侧孔8,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临床外科负压引流装置,包括箱体(1)、负压泵(2)、引流管(3)和引流收集袋(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的下方设置有移动机构(5),所述引流管(3)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活瓣机构(6);所述活瓣机构(6)包括壳体(61),所述壳体(61)内壁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滑轨(62),两个所述滑轨(62)相对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63),两个所述支撑杆(63)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环形板(64),且环形板(6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65),所述竖杆(6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板(66),所述壳体(61)内壁两侧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活瓣(67),两个所述活瓣(67)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活瓣(67)位于推板(66)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临床外科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3)包括体内管(31)和体外管(32),所述体外管(32)的中部连通有支管(7),且支管(7)远离体外管(32)的一端与壳体(61)的顶部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临床外科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内管(31)远离体外管(32)一端的表面开设有螺旋侧孔(8),所述体内管(31)的外表面套设有医用海绵(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临床外科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5)包括两个电动推杆(51),所述箱体(1)内壁底部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活动板(52),所述电动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治源穆向明
申请(专利权)人:嘉盛泰生物医药科技盐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