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型双曲面减隔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6012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拉型双曲面减隔震支座,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座板、中座板以及下座板,所述中座板与上座板之间以及所述中座板与下座板之间设置球面摩擦副,所述上座板为板材或铸钢类钢材,所述中座板的外围设置电磁铁结构。通过线圈通电形成磁场使中座板具有磁性,并对上座板产生向下的磁吸力,在上座板滑移过程中除了具备减隔震功能外,还具备抗拉功能;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便于生产加工。便于生产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拉型双曲面减隔震支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筑物建设领域,涉及一种抗拉型双曲面减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地震灾害频发国家,近几十年来,地震灾害对我国的一些地区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在桥梁、建筑物等工程建设领域,抗震问题越来越受重视。2021年9月国家出台了《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了工程抗震问题的重要性。目前在桥梁、建筑结构中最常用的抗震手段是增加减隔震装置,减隔震装置可以起隔震及减震作用,可以减小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响应。目前最常用的减隔震装置主要有铅芯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E 型钢阻尼支座、C型钢阻尼支座、抗拉型双曲面减隔震支座以及各类耗能构件。
[0003]对于大多数建设工程,上述减隔震装置可以满足抗震要求,但是对于处于断裂带有竖向地震作用的建设工程或者高耸类建筑物结构,地震作用下会产生竖向拉力,减震装置必须具备抗拉功能,上述减隔震装置抗拉能力较弱或不具备抗拉功能。现有具备抗拉功能的减震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实用性较差,且具有各向适应性差的缺点,很难满足实际的工程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具有抗拉性能减震装置的结构复杂、实用性较差等不足。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拉型双曲面减隔震支座,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座板、中座板以及下座板,所述中座板与上座板之间以及所述中座板与下座板之间设置球面摩擦副,所述上座板为板材或铸钢类钢材,所述中座板的外围设置电磁铁结构。通过线圈通电形成磁场使中座板具有磁性,并对上座板产生向下的磁吸力,在上座板滑移过程中除了具备减隔震功能外,还具备抗拉功能;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0006]优选的,中座板的材质为钢材,其外围缠绕设置线圈,所述线圈与电源通过电连接,从而形成电磁铁结构。该设置通过电磁感应使中座板与上座板之间产生磁吸力,从而使减震装置具备抗拉性能,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0007]优选的,所述抗拉型双曲面减隔震支座还包括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设在所述线圈与电源之间。该设置使线圈通常不带电,地震来临时,地震可以诱发感应开关闭合以对线圈通电并使整个中座板成为电磁铁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抗拉型双曲面减隔震支座还包括警示装置,所述警示装置位于所述线圈和感应开关之间。该设置可针对未发生地震时感应开关却出现误闭合现象,通过警示装置发出警示以提醒操作人员及时打开开关,切掉电源,防止线圈一直带电。
[0009]优选的,所述警示装置包括振动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中央处理器、仪表显示器、感应接收器和报警器,所述振动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仪表显示器、感应接收器相连,所述感应接收器与报警器相连。该设置结构简单,便
于生产加工。优选的,所述报警器为声音报警器和/或灯光报警器。
[0010]优选的,所述线圈包括支架、感应线圈和固定部,所述支架套设在所述中座板的外侧,所述感应线圈由电磁线以所述支架为支撑沿径向从内到外螺旋缠绕而成,所述固定部包裹于感应线圈的径向外侧,用于固定所述感应线圈。该设置可有效效衰减线圈工作时的内源型振动和外源型振动,增加线圈的使用寿命。
[0011]优选的,所述支架和中座板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线圈的上端通过弹性体或软绳与上座板相连。该设置可使线圈在上座板和/或中座板水平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从而是产生磁场的磁极始终处于竖直方向,进而对上座板施加竖直向下的磁吸力,而不会对上座板或下座板的水平移动形成阻力或造成干扰,确保抗拉型双曲面减隔震支座的性能良好。
[0012]优选的,所述软绳有三条且等间距的设在所述线圈的外围。该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实施且稳定性强。
[0013]优选的,所述上座板、中座板、下座板从上至下轴向对称设置,所述上座板的下部设置有凹球面,所述下座板的上部设置有凹球面,所述中座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凸球面,用于与所述上座板、下座板滑动配合。通过球面摩擦副可以适应上座板、下座板的转动,沿双球面进行滑动,适应上部结构的位移,并提供一定的刚度和阻尼,起到减震和隔震作用。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磁体结构的抗拉型双曲面减隔震支座具有下述有益效果:1)利用摩擦摆原理进行减隔震,然后在支座中增加永磁体或者电磁体结构,通过座板间的磁吸力,使支座在滑移过程中始终具有一定的抗拉能力;2)结构简单、传力可靠,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支座的诸多缺陷,满足具有抗拉要求的抗震桥梁及建筑物工程建设要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抗拉型双曲面减隔震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述抗拉型双曲面减隔震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述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
上座板;2

球面摩擦副;3

中座板;4

下座板;5

线圈;51

支架;52
‑ꢀ
感应线圈;521

第一层线圈;522

第二层线圈;53

固定部;54

绝缘板;6
‑ꢀ
感应开关;7

电源;8

警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一种抗拉型双曲面减隔震支座,包括上座板1、球面摩擦副 2、中座板3以及下座板4,所述球面摩擦副2包括上球面摩擦副和下球面摩擦副,所述上座板1、中座板3、下座板4从上至下轴向对称设置,所述上座板1的底面为球面,中座板3的顶面是与上座板1的底面相匹配的球面,在上座板1的底面与中座板3的顶面之间设有上球面摩擦副,中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型双曲面减隔震支座,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座板(1)、中座板(3)以及下座板(4),所述中座板(3)与上座板(1)之间以及所述中座板(3)与下座板(4)之间分别设置球面摩擦副(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板(1)为板材或铸钢类钢材,所述中座板(3)的外围设置电磁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型双曲面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中座板(3)的材质为钢材,其外围缠绕设置线圈(5),所述线圈(5)的两端与电源(7)电连接,从而形成电磁铁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拉型双曲面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型双曲面减隔震支座还包括感应开关(6),所述感应开关(6)设在所述线圈(5)与所述电源(7)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拉型双曲面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型双曲面减隔震支座还包括警示装置(8),所述警示装置(8)位于所述线圈(5)和感应开关(6)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拉型双曲面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装置(8)包括振动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中央处理器、仪表显示器、感应接收器和报警器,所述振动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仪表显示器、感应接收器相连,所述感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立志韩家山顾海龙宋建平何平根郑朋飞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