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箱式变电站的排风扇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595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箱式变电站的排风扇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板、风机箱、电源箱和防护架;所述支撑板设于底板前侧;所述风机箱为两个、分别对称设于电源箱左右两侧,所述风机箱和电源箱设于支撑板前侧,所述风机箱、电源箱和支撑板通过防护架固定在底板前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将排风扇电源外引,电源箱在箱式变电站箱体外侧,电源箱内设有排风扇单独的电源断路器,排风扇损坏时,只需在电源箱内停掉电源更换即可,无需整体停电且与箱式变电站箱体内部隔绝,保持了足够的安全距离,操作无危险。操作无危险。操作无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箱式变电站的排风扇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箱式变电站的排风扇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箱式变电站因其户外使用的便利性,作为供配电的中间环节,其应用非常普遍。箱式变电站内部一般分隔有变压器室、高压室和低压室,各个室内一般都面积不大。正式送电投用后,整个箱体内由于变压器及各配电柜带负荷运行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证通风散热,一般箱式变电站出厂时即在箱体上设计了排风扇。为了提高排风扇的使用周期避免长时间无效运行,排风扇的电源一般引自变压器的温控器负荷侧,当变压器室内温度过高,温控器输出电源启动自带降温风机的同时,启动箱体上的排风扇将热量带出。虽然已经避免了排风扇的持续运行,延续了其使用寿命,但时间久了,排风扇难免损坏。目前,排风扇一般都安装在箱体内侧,需要更换时,必须要在箱体内部更换才可以。操作时,操作人员与带电体距离很近,为了保证安全,只能即时停电或者检修停电时更换。即时停电,不管是民用、商用或者工业用电,都会带了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检修时停电,在检修之前的时间,箱体内持续高温,可能引起跳闸或火灾事故,因此作业人员需要架设另外的临时排风扇予以散热排风。目前,还没用一种即安全又简易的方式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应用于箱式变电站的排风扇支撑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箱式变电站的排风扇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板、风机箱、电源箱和防护架;所述底板中心设有方形孔;所述支撑板中心设有第一进线孔,所述第一进线孔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通风孔,所述支撑板设于底板前侧;所述电源箱为中空结构,所述电源箱前侧开口,所述电源箱开口处设有箱盖,所述电源箱后壁设有第二进线孔、左右侧壁分别设有分支进线孔,所述风机箱为两个、分别对称设于电源箱左右两侧,所述风机箱为中空结构,所述风机箱连接电源箱一侧设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连通分支进线孔,所述风机箱远离电源箱一侧开口,所述风机箱前后两侧设有排风孔;所述风机箱和电源箱设于支撑板前侧,所述排风孔与通风孔贯通,所述第一进线孔与第二进线孔贯通,所述风机箱、电源箱和支撑板通过防护架固定在底板前侧,所述第一进线孔和通风孔均与方形孔贯通。
[0005]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架包括中间挡板,所述挡板两端通过侧板连接固定板,所述挡板抵在电源箱箱盖外壁,所述侧板封住风机箱开口,所述固定板可拆卸连接底板。
[0006]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前端面四个拐角处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穿过固定板并通过螺帽固定。
[0007]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箱前侧上下两端均设有卡槽,所述箱盖内壁设有与卡槽卡接
的卡头。
[0008]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箱远离支撑板一侧排风孔内设有防护网。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在风机箱和电源箱上方设有挡雨板。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可随箱式变电站同步一次安装,设计合理,安装方便。
[0012]2)本技术实现将排风扇电源外引,电源箱在箱式变电站箱体外侧,电源箱内设有排风扇单独的电源断路器,排风扇损坏时,只需在电源箱内停掉电源更换即可,无需整体停电且与箱式变电站箱体内部隔绝,保持了足够的安全距离,操作无危险。
[0013]3)防护架可实现对风机箱和电源箱的固定,同时实现对风机箱开口的密封。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中a是风机箱结构示意图,b是a旋转180度后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中c是电源箱结构示意图,d是箱盖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安装示意图。
[0019]图中:1、底板;11、方形孔;12、螺纹杆;13、螺帽;2、支撑板;21、第一进线孔;22、通风孔;23、挡雨板;3、风机箱;31、出线孔;32、排风孔;33、防护网;4、电源箱;41、箱盖;42、第二进线孔;43、分支进线孔;44、卡槽;45、卡头;5、防护架;51、挡板;52、侧板;53、固定板;6、箱式变电站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
[002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应用于箱式变电站的排风扇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板2、风机箱3、电源箱4和防护架5;所述底板1中心设有方形孔11;所述支撑板2中心设有第一进线孔21,所述第一进线孔2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通风孔22,所述支撑板2设于底板1前侧;所述电源箱4为中空结构,所述电源箱4前侧开口,所述电源箱4开口处设有箱盖41,所述电源箱4后壁设有第二进线孔42、左右侧壁分别设有分支进线孔43,所述风机箱3为两个、分别对称设于电源箱4左右两侧,所述风机箱3为中空结构,所述风机箱3连接电源箱4一侧设有出线孔31,所述出线孔31连通分支进线孔43,所述风机箱3远离电源箱4一侧开口,所述风机箱3前后两侧设有排风孔32;所述风机箱3和电源箱4设于支撑板2前侧,所述排风孔32与通风孔22贯通,所述第一进线孔21与第二进线孔42贯通,所述风机箱3、电源箱4和支撑板2通过防护架5固定在底板1前侧,所述第一进线孔21和通风孔22均与方形孔11贯通。
[0022]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防护架5包括中间挡板51,所述挡板51两端通过侧板52连接固定板53,所述挡板51抵在箱盖41外壁,所述侧板52封住风机箱3开口,所述固定板53可拆卸连接底板1。
[0023]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底板1前端面四个拐角处设有螺纹杆12,所述螺纹杆12穿过固定板53并通过螺帽13固定。
[0024]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电源箱4前侧上下两端均设有卡槽44,所述箱盖41内壁设有
与卡槽44卡接的卡头45。
[0025]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风机箱3远离支撑板2一侧排风孔32内设有防护网33。
[0026]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支撑板2在风机箱3和电源箱4上方设有挡雨板23。
[0027]如图5所示,本技术安装使用时,首先在箱式变电站箱体6壁上开插接孔,将防护架5从底板1上拆下,底板1在箱式变电站箱体6内,风机箱3和电源箱4穿过插接孔在箱式变电站箱体6外,支撑板2卡接插接孔,螺纹杆12穿过箱式变电站箱体6壁;然后将两个排风扇风别放入两个风机箱3内,打开箱盖41在电源箱4内安装电源断路器,用于两个排风扇的主电源线经方形孔11、第一进线孔21、第二进线孔42进入电源箱4内;排风扇的电源线经出线孔31、分支进线孔43进入电源箱4内;主电源线和排风扇的电源线在电源箱4内经断路器开关连接后,盖上箱盖41,然后安装防护架5,对风机箱3和电源箱4进行固定,同时对风机箱3开口进行密封。
[0028]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箱式变电站的排风扇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支撑板、风机箱、电源箱和防护架;所述底板中心设有方形孔;所述支撑板中心设有第一进线孔,所述第一进线孔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通风孔,所述支撑板设于底板前侧;所述电源箱为中空结构,所述电源箱前侧开口,所述电源箱开口处设有箱盖,所述电源箱后壁设有第二进线孔、左右侧壁分别设有分支进线孔,所述风机箱为两个、分别对称设于电源箱左右两侧,所述风机箱为中空结构,所述风机箱连接电源箱一侧设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连通分支进线孔,所述风机箱远离电源箱一侧开口,所述风机箱前后两侧设有排风孔;所述风机箱和电源箱设于支撑板前侧,所述排风孔与通风孔贯通,所述第一进线孔与第二进线孔贯通,所述风机箱、电源箱和支撑板通过防护架固定在底板前侧,所述第一进线孔和通风孔均与方形孔贯通。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连军王萌石涛郭玉华刘召龙李强海
申请(专利权)人: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