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平台高度的脚手架及调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脚手架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平台高度的脚手架及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脚手架是一种通过架体结构进行组装形成的作业平台,主要包括架体、平台和爬梯,脚手架多为固定架体结构搭设,在需要对上端平台进行高度调节时,往往只能重新拆卸更换对应高度的支架结构,导致工人会对架体进行私自改动;
[0003]进而可能发生更换组装强度不够,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现有技术中的可调节式脚手架在进行使用时,多通过伸缩式支腿结构进行调节锁紧,在进行调节操作时,多个支腿分别调节,操作相对繁琐,且在调节操作完成之后,顶部平台可能存在水平度较差,进而给施工作业带来一定安全隐患,安全性较差,调节操作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平台高度的脚手架及调节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平台高度的脚手架,所述可调节平台高度的脚手架包括;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平台高度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平台高度的脚手架包括;第一平台(1),所述第一平台(1)两侧竖直对称设有四个第一支撑柱(2),且一侧两个第一支撑柱(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设有剪刀撑(5);第二平台(3),所述第二平台(3)水平设于第一平台(1)正上方,第二平台(3)两侧竖直对称设有四个第二支撑柱(4),四个第二支撑柱(4)分别通过调节组件插接第一支撑柱(2)上端设置,且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盒(9)和插接杆(7);两个爬梯(6),两个所述爬梯(6)分别竖直对称设于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3)之间两侧;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水平插接爬梯(6)设置,且控制组件包括调节轮(14)和两个控制轴(13);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设于爬梯(6)上端,且伸缩组件包括两个伸缩盒(26);安全组件,所述安装组件设于爬梯(6)上端,且安全组件包括支撑筒(16)和安全盒(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平台高度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2)上端均开设有收纳槽,插接杆(7)一体竖直设于第二支撑柱(4)下端,插接杆(7)竖直活动插接收纳槽设置,且调节盒(9)焊接设于第一支撑柱(2)上位于收纳槽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平台高度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盒(9)内均通过中心轴竖直活动插接设有蜗齿轮(10),收纳槽内靠近蜗齿轮(10)一侧均贯穿开设有条形槽,插接杆(7)一侧均一体设有齿牙板齿牙板(8),齿牙板齿牙板(8)贯穿插接条形槽设置,齿牙板(8)一侧对称设有若干齿牙,且蜗齿轮(10)一侧齿牙与齿牙板(8)一侧齿牙啮合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平台高度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6)上端两侧水平对称设有两个轴承套,两个控制轴(13)一侧分别通过轴承贯穿插接轴承套设置,调节盒(9)一侧水平设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下端通过螺栓柱竖直设有轴承板(12),控制轴(13)一侧通过轴承贯穿轴承板(12)设置,控制轴(13)贯穿轴承板(12)一侧均一体设有蜗杆,且蜗杆一侧与蜗齿轮(10)相啮合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平台高度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轮(14)竖直设于相邻两个控制轴(13)之间,调节轮(14)两侧中心均水平设有对接套筒(15),对接套筒(15)一侧均开设有棱形槽,控制轴(13)一侧均设有棱形插杆,且两个控制轴(13)的棱形插杆分别插接两个棱形槽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平台高度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6)上水平均匀设有若干脚踏板(601),支撑筒(16)竖直焊接设于靠近调节轮(14)一侧的脚踏板(601)上端,安全盒(17)一体水平设于支撑筒(16)上端,安全盒(17)两侧与爬梯(6)之间均水平焊接设有焊接盒(18),安全盒(17)内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活动槽内下端贯穿支撑筒(16)开设有第二活动槽,第一活动槽内水平设有推块(19),推块(19)下端中心竖直设有推柱(20),推柱(20)竖直插接第二活动槽设置,安全盒(17)上端通过轴承竖直贯穿第一活动槽插接设有控制螺杆(21),推块(19)上端开设有内螺纹槽,控制螺杆(21)置于第一活动槽内一侧通过螺纹插接内螺纹槽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平台高度的脚手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少岗,苑庆涛,秦宗森,李鹏浩,杨欢,冯兴征,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