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升管均匀布水和自动断流检测的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576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升管均匀布水和自动断流检测的方法及其装置,包括上升管、第一输送管、换热管和第二输送管,所述上升管的出口前安装有出口管手动截止阀和出水管电动开关阀,所述上升管的出口放散管上安装有放散管手动截止阀和放散管电动开关阀,所述放散管电动开关阀相较于放散管手动截止阀更远离上升管。该上升管均匀布水和自动断流检测的方法及其装置,能够自动切断单根上升管的进出水,减少人工操作,自动检测单根上升管是否缺水和多水,及时报警,保证系统均匀布水,避免上升管局部缺水干烧,避免水量过大造成取热过多,炼焦工序能耗降低≥20kg标煤/t焦,换热管内的水均匀分布在上升管的内部,介质均匀分布在上升管的内部。的内部。的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升管均匀布水和自动断流检测的方法及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
,具体为一种上升管均匀布水和自动断流检测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焦炉在炼焦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其消耗的能源分为:1、红焦带出热约占37%,这部分热量已通过干熄焦回收利用;2、焦炉烟道废气带出热约占17%,通过烟气余热回收或煤调湿回收利用;3、炉体表面散热损失约占10%,通过炉体保温减少该部分热量损失;4、600

800℃的高温荒煤气带出热量约占36%,这部分热量主要通过上升管余热回收技术来回收利用;
[0003]近几年来,焦炉荒煤气上升管余热回收系统技术已经渐渐成熟,成为焦化行业新建焦炉和改造焦炉的标配。因为炉顶管道布置复杂,有时候系统不稳定和一些操作上的失误导致上升管余热回收系统出现布水不均等问题,影响单根上升管进水流量,造成上升管局部缺水干烧和取热过多,如果现场工程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在650

850℃高温荒煤气与180℃左右的除氧水的高低温热应变下,上升管的使用寿命会减少;同时因为上升管取热过多,导致荒煤气出口温度≤500℃,上升管内壁结焦油挂石墨冒黑烟,造成严重的环保问题。且当工作人员发现上升管出现缺水干烧和冒黑烟的情况,只能够手动关闭上升管的进出口阀门,不够及时性、便捷性和安全性,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上升管均匀布水和自动断流检测的方法及其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升管均匀布水和自动断流检测的方法及其装置,能够自动切断单根上升管的进出水,减少人工操作,自动检测单根上升管是否缺水和多水,及时报警,保证系统均匀布水,避免上升管局部缺水干烧,避免水量过大造成取热过多,炼焦工序能耗降低≥20kg标煤/t焦,换热管内的水均匀分布在上升管的内部,介质均匀分布在上升管的内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升管均匀布水和自动断流检测的装置,包括上升管、第一输送管、换热管和第二输送管:
[0006]所述上升管的进口管道上安装有流量计,且上升管的进口前安装有手动节流阀和进水管电动开关阀,所述上升管的出口前安装有出口管手动截止阀和出水管电动开关阀,所述上升管的出口放散管上安装有放散管手动截止阀和放散管电动开关阀,所述放散管电动开关阀相较于放散管手动截止阀更远离上升管,所述进水管电动开关阀、出水管电动开关阀和放散管电动开关阀均与流量计的流量信号联锁;
[0007]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外侧面固定有外端呈锯齿状结构的承接环,且承接环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左侧固定有耐高温电机,且耐高温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承接环啮合连接所述齿轮的外侧面固定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端螺纹
连接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的右侧面固定有矩形块,所述上升管的右端开设有限定槽;
[0008]所述换热管位于上升管的内部;
[0009]所述换热管的末端连接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座。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自动切断单根上升管的进出水,减少人工操作,自动检测单根上升管是否缺水和多水,及时报警,保证系统均匀布水,避免上升管局部缺水干烧,避免水量过大造成取热过多,炼焦工序能耗降低≥20kg标煤/t焦,换热管内的水均匀分布在上升管的内部,介质均匀分布在上升管的内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电动开关阀相较于手动节流阀更靠近上升管。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进水管电动开关阀相较于手动节流阀更靠近上升管,关闭进水管电动开关阀之后,流经手动节流阀的水不再进入上升管。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水管电动开关阀相较于出口管手动截止阀更靠近上升管。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出水管电动开关阀相较于出口管手动截止阀更靠近上升管,关闭出水管电动开关阀之后,流经出口管手动截止阀的水不再进入上升管。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换热管远离第二输送管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中心线与第二输送管的中心线重合。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输送管的中心线与第二输送管的中心线重合,使得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同心圆旋转。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均与上升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的末端。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安装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的末端,利用第二安装座支撑丝杆。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矩形块位于限定槽的内部。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矩形块位于限定槽的内部,通过矩形块限定移动环的移动轨迹,避免移动环转动。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输送管外端等角度设置的支杆嵌入第二安装座内端开设的环槽。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输送管外端等角度设置的支杆嵌入第二安装座内端开设的环槽,利用第二安装座支撑第二输送管。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升管的进口管道通过旋转密封圈与第一输送管相连接,上升管的出口管道通过旋转密封圈与第二输送管相连接。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上升管的进口管道通过旋转密封圈与第一输送管相连接,上升管的出口管道通过旋转密封圈与第二输送管相连接,提高密封性。
[0025]一种上升管均匀布水和自动断流检测装置的方法,所述上升管均匀布水和自动断流检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26]步骤一:流量计检测到进水管里的流量值小于0.5t/h,自动报警信号传送至中控室声光报警,同时控制系统传递给进水管电动开关阀“关闭”信号,出水管电动开关阀“关
闭”信号,放散管电动开关阀“打开”信号;
[0027]步骤二:中控室人员接到报警后提醒炉顶现场操作人员排查问题,将进水管手动节流阀开度调大;
[0028]步骤三:当流量计检测到进水管里的流量值大于1.5t/h,自动报警信号传送至中控室声光报警,同时控制系统传递给进水管电动开关阀“关闭”信号,出水管电动开关阀“关闭”信号,放散管电动开关阀“打开”信号;
[0029]步骤四:中控室人员接到报警后提醒炉顶现场操作人员排查问题,将进水管手动节流阀开度关小,降低上升管的进水量。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上升管均匀布水和自动断流检测的方法及其装置,能够自动切断单根上升管的进出水,减少人工操作,自动检测单根上升管是否缺水和多水,及时报警,保证系统均匀布水,避免上升管局部缺水干烧,避免水量过大造成取热过多,炼焦工序能耗降低≥20kg标煤/t焦,换热管内的水均匀分布在上升管的内部,介质均匀分布在上升管的内部;
[0031]1.通过进水管电动开关阀、出水管电动开关阀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升管均匀布水和自动断流检测的装置,包括上升管(1)、第一输送管(10)、换热管(18)和第二输送管(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管(1)的进口管道上安装有流量计(2),且上升管(1)的进口前安装有手动节流阀(6)和进水管电动开关阀(3),所述上升管(1)的出口前安装有出口管手动截止阀(7)和出水管电动开关阀(4),所述上升管(1)的出口放散管上安装有放散管手动截止阀(8)和放散管电动开关阀(5),所述放散管电动开关阀(5)相较于放散管手动截止阀(8)更远离上升管(1),所述进水管电动开关阀(3)、出水管电动开关阀(4)和放散管电动开关阀(5)均与流量计(2)的流量信号联锁;所述第一输送管(10)的外侧面固定有外端呈锯齿状结构的承接环(11),且承接环(1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座(12),所述第一安装座(12)的左侧固定有耐高温电机(13),且耐高温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有齿轮(14),所述齿轮(14)与承接环(11)啮合连接所述齿轮(14)的外侧面固定有丝杆(15),所述丝杆(15)的外端螺纹连接有移动环(16),所述移动环(16)的右侧面固定有矩形块(9),所述上升管(1)的右端开设有限定槽(17);所述换热管(18)位于上升管(1)的内部;所述换热管(18)的末端连接有第二输送管(20),所述第二输送管(20)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座(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升管均匀布水和自动断流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电动开关阀(3)相较于手动节流阀(6)更靠近上升管(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升管均匀布水和自动断流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电动开关阀(4)相较于出口管手动截止阀(7)更靠近上升管(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升管均匀布水和自动断流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8)远离第二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有恒周以刚唐珊彩刘雨芹徐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冶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