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微孔的腐蚀裂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570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微孔的腐蚀裂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激光切割:在玻璃基材上规划多个微孔的切割轨迹,激光沿着轨迹对玻璃基材进行切割;S2.初清洗:在初清洗机中加入玻璃清洗剂,放入切割后的玻璃基材,启动超声波,持续第一时间段;S3.腐蚀裂片:在蚀刻槽中加入碱性腐蚀液,加热后放入初清洗后的玻璃基材进行浸泡,启动超声波,持续第二时间段,以使微孔内的玻璃废料与玻璃基材分离;S4.精清洗:在精清洗机中加入玻璃清洗剂,放入腐蚀裂片后的玻璃基材,启动超声波,持续第一时间段;S5.烘干:取出精清洗后的玻璃基材高温加热烘干。本方法对玻璃表面的破坏小,微孔孔壁也无毛刺和微裂纹,成本低,安全性更高。全性更高。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微孔的腐蚀裂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玻璃微孔的腐蚀裂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玻璃加工技术的不断提升,玻璃制品逐渐往精细化加工发展,所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玻璃微孔的加工就是一种精细化的加工方式,微孔玻璃由于它特有的组成、结构和所具有的特性,现已发展成为具有许多用途的新功能材料。在化学工业上,可作为用来进行混合气体分离或混合液体分离的分离膜;还可以作为催化剂的载体、各种吸附剂及气液浓缩的材料;在医学上,可作为血液净化等医疗用分离膜;在生物学上,可作为固定化酶的载体,使酶保持稳定的催化活性。
[0003]目前微孔玻璃加工工艺主要采用CNC精雕,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微孔越小越难加工、玻璃孔崩边概率加大、良率低;刀具或磨具易损耗、效率低、成本高;孔内壁粗糙、孔的斜度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微孔的腐蚀裂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微孔玻璃加工存在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微孔的腐蚀裂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激光切割:在玻璃基材上规划多个微孔的切割轨迹,激光沿着轨迹对玻璃基材进行切割;S2.初清洗:在初清洗机中加入玻璃清洗剂,将切割后的玻璃基材放入清洗机进行初清洗,同时启动超声波,持续第一时间段;S3.腐蚀裂片:在蚀刻槽中加入碱性腐蚀液,加热到70~90摄氏度后,取出初清洗后的玻璃基材放置于蚀刻槽内进行浸泡,同时启动超声波,持续第二时间段,以使微孔内的玻璃废料与玻璃基材分离;S4.精清洗:在精清洗机中加入玻璃清洗剂,从蚀刻槽中取出腐蚀裂片后的玻璃基材,放入精清洗机进行精清洗,同时启动超声波,持续第一时间段;S5.烘干:取出精清洗后的玻璃基材高温加热烘干,获得干燥的带微孔玻璃基材。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1中,具体包括:根据玻璃基材的形状、所需开微孔的数量、微孔的大小、微孔的位置关系,在玻璃基材表面规划处微孔的切割轨迹,通过脉冲激光沿着切割轨迹行走并聚焦在玻璃基材内部,以使切割轨迹处的玻璃基材内部发生质化。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3中,碱性腐蚀液配方比例为80~90%的超纯水、6~18%的强碱溶液、不大于4%的弱碱溶液。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强碱溶液为含有氢氧根离子的金属化合物溶液。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弱碱溶液为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金
属化合物溶液。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时间段为180秒。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5中,对玻璃基材进行高温烘干的温度为90摄氏度以上。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玻璃基材的厚度为0.1~3mm,切割的微孔孔径为0.01~3um。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脉冲激光聚焦在玻璃内部,使玻璃切缝处发生质变,再对质化部分腐蚀,扩宽切割轨迹,从而造成物理上的分开,对玻璃表面的破坏很小,微孔孔壁也无毛刺和微裂纹。腐蚀过程中化学原料比例低,对玻璃表面的破坏小、成本也低、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玻璃微孔腐蚀裂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玻璃微孔的腐蚀裂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激光切割:在玻璃基材上规划多个微孔的切割轨迹,激光沿着轨迹对玻璃基材进行切割;步骤S1中,具体包括:根据玻璃基材的形状、所需开微孔的数量、微孔的大小、微孔的位置关系,在玻璃基材表面规划处微孔的切割轨迹,通过脉冲激光沿着切割轨迹行走并聚焦在玻璃基材内部,以使切割轨迹处的玻璃基材内部发生质化。
[0017]轨迹设计过程,也可以在对应的图纸上先描绘切割轨迹,再将对应的图纸覆盖在玻璃基材表面,激光通过捕获图纸上的切割轨迹,按照轨迹在玻璃基材上进行行走,通过脉冲激光聚焦在玻璃内部,产生“爆炸”把玻璃质化,击穿切割轨迹上的玻璃基材,使切割轨迹处的所有玻璃基材都质化,即改变了切缝处玻璃基材的分子间结构。
[0018]激光照射切缝时,激光已经是切穿了玻璃基材,使切割轨迹处发生化学变化,但微孔内的玻璃废料并未与玻璃基材在物理上并未分开,激光光斑直径只有0.4um~5um,不足以将玻璃废料脱离,需通过后续的清洗、腐蚀工艺做进一步处理来使其分离。
[0019]照射的激光优选为1064nm波段的皮秒红外激光。采用1064nm波段的红外皮秒激光对玻璃进行切割,可以保证不对玻璃基材造成损伤的同时,提高切割效率和降低成本。若采用高于1064nm波段的激光容易把玻璃基材直接烧裂,无法对玻璃基材进行切割;若采用低于1064nm波段的激光,比如绿光、紫外激光等,切割效率很低,成本高。
[0020]本方法优选的玻璃基材的厚度为0.1~3mm,切割的微孔孔径为0.01~3um。
[0021]激光切割对玻璃基材表面的破坏很小,切缝大概为0.2~20um;微孔的倾斜度很小,大概0~7度,孔壁无毛刺和微裂纹。不同厚度不用材质的玻璃,具体数据各异。
[0022]S2.初清洗:在初清洗机中加入玻璃清洗剂,加热至35~45摄氏度,将切割后的玻璃
基材放入清洗机进行初清洗,同时启动超声波,持续第一时间段;第一时间段为180秒左右,以清洗掉玻璃基材表面的脏污,加热至35~45摄氏度可以加快玻璃基材表面的去污速度。
[0023]S3.腐蚀裂片:在蚀刻槽中加入碱性腐蚀液,加热到70~90摄氏度后,取出初清洗后的玻璃基材放置于蚀刻槽内进行浸泡,同时启动超声波,持续第二时间段,以使微孔内的玻璃废料与玻璃基材分离。
[0024]步骤S3中,碱性腐蚀液配方比例为80~90%的超纯水、6~18%的强碱溶液、不大于4%的弱碱溶液。优选的,碱性腐蚀液配比为:超纯水(90%左右)+强碱(6%左右)+弱碱(4%左右)。
[0025]强碱溶液为含有氢氧根离子的金属化合物溶液,具体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的一种或几种。弱碱溶液为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金属化合物溶液,具体为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钾等的一种或几种。
[0026]根据不同厚度的玻璃、不同产品要求,浸泡的第二时间段不同,最终的浸泡效果为把质化的玻璃切缝腐蚀掉,扩宽切割轨迹,加热到70~90摄氏度进行浸泡,可以加快碱性腐蚀液渗透进切缝的速度,从而造成玻璃废料与玻璃基材在物理上的分开,对玻璃基材表面的破坏很小甚至可以忽略。
[0027]S4.精清洗:在精清洗机中加入玻璃清洗剂,加热至35~45摄氏度,从蚀刻槽中取出腐蚀裂片后的玻璃基材,放入精清洗机进行精清洗,同时启动超声波,持续第一时间段,第一时间段为180秒左右,加热至35~45摄氏度可以加快玻璃基材表面和玻璃微孔的去污速度。
[0028]精清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微孔的腐蚀裂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激光切割:在玻璃基材上规划多个微孔的切割轨迹,激光沿着轨迹对玻璃基材进行切割;S2.初清洗:在初清洗机中加入玻璃清洗剂,将切割后的玻璃基材放入清洗机进行初清洗,同时启动超声波,持续第一时间段;S3.腐蚀裂片:在蚀刻槽中加入碱性腐蚀液,加热到70~90摄氏度后,取出初清洗后的玻璃基材放置于蚀刻槽内进行浸泡,同时启动超声波,持续第二时间段,以使微孔内的玻璃废料与玻璃基材分离;S4.精清洗:在精清洗机中加入玻璃清洗剂,从蚀刻槽中取出腐蚀裂片后的玻璃基材,放入精清洗机进行精清洗,同时启动超声波,持续第一时间段;S5.烘干:取出精清洗后的玻璃基材高温加热烘干,获得干燥的带微孔玻璃基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微孔的腐蚀裂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具体包括:根据玻璃基材的形状、所需开微孔的数量、微孔的大小、微孔的位置关系,在玻璃基材表面规划处微孔的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益铂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