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播种覆膜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5603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铃薯播种覆膜一体机,其包括行走机构、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在行走机构上的平土器、开沟器、播种器、以及可自动调节覆土厚度的覆土器,所述覆土器包括覆土板、支撑轮架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轮架上的支撑轮,所述支撑轮架的一端铰接在轮轴上,支撑轮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支撑轮架的自由端可绕所述轮轴上下摆动,所述覆土板固定连接在支撑轮架的自由端,所述支撑轮设置在支撑轮架的中部,所述覆土板的横截面呈V字形,覆土板的中部下方设置有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马铃薯播种覆膜一体机能够解决因播种地块的地面不平导致的个别地块覆土厚度不足的问题,还能够根据地块中不同的壤土墒情自动调整覆土厚度。地块中不同的壤土墒情自动调整覆土厚度。地块中不同的壤土墒情自动调整覆土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铃薯播种覆膜一体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马铃薯播种覆膜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播种机是将块状的种子利用播种系统有序的种植在地下的一种种植机。马铃薯种植机可种植土豆等根茎类作物,并可同小型拖拉机配套使用。马铃薯播种培土厚度不低于12厘米,根据土壤墒情来选择土壤厚度为最好,一般为15cm左右。现有的马铃薯播种机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播种机上的覆土器高度是固定不变的,如果地面平整,那么播种时覆土厚度将固定不变,但是当田中地面不平整时,则覆土厚度将有高有低,当覆土厚度不足时,出苗后还要随苗生长培土1

2次。覆土太薄,地温变化剧烈,匍匐茎易窜出地面。2)陕西省土壤类型多种多样,陕北榆林地区多以风沙土为主,一般土壤黏度越大,其保墒能力越强,覆土厚度将可以相应降低,如果是风沙土覆土厚度就要相应提高。时常在一块田地中,既有墒情差的风沙土地块,又有墒情好的泥质土壤地块,而以往马铃薯播种机械并不能根据土壤墒情来自动调整覆土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铃薯播种覆膜一体机,该马铃薯播种覆膜一体机的能够解决因播种地块地面不平导致播种后有些地方覆土厚度不足的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马铃薯播种覆膜一体机,其包括行走机构、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在行走机构上的平土器、开沟器、播种器、以及可自动调节覆土厚度的覆土器,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方形的框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框架下方的轮轴、以及与所述轮轴同轴固定连接的前车轮,所述覆土器包括覆土板、支撑轮架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轮架上的支撑轮,所述支撑轮架的一端铰接在轮轴上,支撑轮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支撑轮架的自由端可绕所述轮轴上下摆动,所述覆土板固定连接在支撑轮架的自由端,所述支撑轮设置在支撑轮架的中部,所述覆土板的横截面呈V字形,覆土板的中部下方设置有开口。
[0006]进一步,所述播种器包括种子箱和土豆种子输送机构,所述种子箱呈漏斗形,种子箱具有一个竖向设置的竖向侧壁;土豆种子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和驱动输送带传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沿所述输送带的长度方向上并列设置有多个种子托碗,所述种子箱的底部设置有允许输送带和种子托碗穿过的开口,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分别设置在竖向侧壁的下方和上方,所述输送带套设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轮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带将竖向侧壁围在输送带内侧,输送带的一端从所述开口中穿过后沿着竖向侧壁内侧向上延伸至从动带轮,输送带的一端绕过从动带轮后沿着竖向侧壁外侧向下延伸至主动带轮。
[0007]进一步,所述播种器还包括位于种子箱外侧的并将输送带及输送带上的种子托碗包围在内的挡板,所述挡板向下延伸至主动带轮的前方。
[0008]进一步,所述平土器固定设置在框架的前端,平土器的中部朝向行走机构的前方突出使得平土器的横截面呈弧形或三角形。
[0009]进一步,还包括覆膜装置,所述覆膜装置设置在覆土器的后方,所述覆膜装置包括辊筒支架、设置在辊筒支架上面的镇压辊筒、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框架上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位于镇压辊筒前方的两侧,所述镇压辊筒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后车轮,所述镇压辊筒的中部同轴设置有一根中轴,所述中轴与镇压辊筒之间转动配合,所述后车轮与镇压辊筒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后车轮的外径大于镇压辊筒的外径;所述辊筒支架的一端与框架铰接、另一端与从镇压辊筒两端伸出的中轴铰接。
[0010]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与框架固定连接的吊臂和与吊臂铰接的摆臂,所述吊臂与摆臂的铰接轴的轴线与后车轮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摆臂具有一个圆柱形端部,所述圆柱形端部的轴线与后车轮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圆柱形端部套设有弹簧和圆锥形的夹头,所述夹头可在摆臂的圆柱形端部往复滑动,所述弹簧给予所述夹头向框架内侧的推力。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马铃薯播种覆膜一体机,其包括行走机构、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在行走机构上的平土器、开沟器、播种器、可自动调节覆土厚度的覆土器、以及覆膜装置,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方形的框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框架下方的轮轴、以及与所述轮轴同轴固定连接的前车轮,所述覆土器包括覆土板、支撑轮架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轮架上的支撑轮,所述支撑轮架的一端铰接在轮轴上,支撑轮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支撑轮架的自由端可绕所述轮轴上下摆动,所述覆土板固定连接在支撑轮架的自由端,所述支撑轮设置在支撑轮架的中部,所述覆土板的横截面呈V字形,覆土板的中部下方设置有开口。本技术的马铃薯播种覆膜一体机能够解决因播种地块的地面不平导致的有些地方覆土厚度不足的问题,还能够根据地块中不同的壤土墒情自动调整覆土厚度。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3]图1为本技术马铃薯播种覆膜一体机的侧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马铃薯播种覆膜一体机的俯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马铃薯播种覆膜一体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马铃薯播种覆膜一体机中播种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马铃薯播种覆膜一体机中播种器的俯视图;
[0018]图6为本技术马铃薯播种覆膜一体机中覆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技术马铃薯播种覆膜一体机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1]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马铃薯播种覆膜一体机,其包括行走机构、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在行走机构上的平土器1、开沟器2、播种器3、以及可自动调节覆土厚度的覆土器4,附图1中的左侧代表行走机构的前方、右侧为行走机构的后方,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方形的框架5、可转动地设置在框架下方的轮轴6、以及与所述轮轴6同轴固定连接的前车轮7,所述覆土器包括覆土板40、支撑轮架41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轮架上的支撑轮42,所述开沟
器2位于覆土板40的正前方,所述支撑轮架的一端铰接在轮轴6上,支撑轮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支撑轮架的自由端可绕所述轮轴上下摆动,所述覆土板40固定连接在支撑轮架41的自由端,所述支撑轮42设置在支撑轮架的中部,所述覆土板40的横截面呈V字形,覆土板的中部下方设置有开口43。具体地,所述平土器1固定设置在框架5的前端,平土器的中部朝向行走机构的前方突出使得平土器的横截面呈三角形,上述设置的目的是将平土器前方的土壤向平土器两侧推动,从而防止土壤在平土器前堆积并溢出到平土器后方。
[0022]本技术马铃薯播种覆膜一体机中覆土器的工作原理:播种时,开沟器位于覆土板的正前方开出播种沟,当马铃薯种块播种到播种沟中后,覆土板开口两侧的板面会将播种沟两侧的土壤推向播种沟中覆土,由于有支撑轮的支撑,且支撑轮架是可以上下自由摆动的,所以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播种覆膜一体机,其包括行走机构、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在行走机构上的平土器、开沟器、播种器、以及可自动调节覆土厚度的覆土器,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方形的框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框架下方的轮轴、以及与所述轮轴同轴固定连接的前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土器包括覆土板、支撑轮架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轮架上的支撑轮,所述支撑轮架的一端铰接在轮轴上,支撑轮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支撑轮架的自由端可绕所述轮轴上下摆动,所述覆土板固定连接在支撑轮架的自由端,所述支撑轮设置在支撑轮架的中部,所述覆土板的横截面呈V字形,覆土板的中部下方设置有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播种覆膜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器包括种子箱和土豆种子输送机构,所述种子箱呈漏斗形,种子箱具有一个竖向设置的竖向侧壁;土豆种子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和驱动输送带传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沿所述输送带的长度方向上并列设置有多个种子托碗,所述种子箱的底部设置有允许输送带和种子托碗穿过的开口,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分别设置在竖向侧壁的下方和上方,所述输送带套设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轮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带将竖向侧壁围在输送带内侧,输送带的一端从所述开口中穿过后沿着竖向侧壁内侧向上延伸至从动带轮,输送带的一端绕过从动带轮后沿着竖向侧壁外侧向下延伸至主动带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燕高青青汪奎吕军冯瑞瑞方玉川张媛媛王毛毛
申请(专利权)人: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