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型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5338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19:58
一种折叠型电子装置包含支撑座、第一结构、第二结构、柔性屏幕与屏幕支撑结构。第一结构包含第一本体、凸出部与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连接于第一本体与凸出部之间,第一转轴枢接支撑座。第二结构包含第二本体与第二转轴。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形成夹角。第二转轴连接第二本体,第二转轴枢接支撑座。柔性屏幕连接第一与第二本体。屏幕支撑结构位于第一与第二结构之间,并可移动地连接支撑座。当夹角为180度时,凸出部接触屏幕支撑结构,而屏幕支撑结构至少部分接触柔性屏幕。折叠型电子装置能在使用状态时使柔性屏幕维持平坦,并能避免折叠型电子装置在切换于使用状态与收纳状态之间时对柔性屏幕造成刮伤的机会。性屏幕造成刮伤的机会。性屏幕造成刮伤的机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型电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折叠型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子产品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配合着人们生活模式的转变,市面上电子产品的种类与型号更是林林种种,其中,折叠型的电子产品,例如智能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等,也受到不少消费者的欢迎。
[0003]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折叠型的电子产品中,如何使屏幕稳妥地折叠,无疑是业界一个相当重要的发展方向。举例而言,美国专利案编号US9857832B2揭露了一种折叠型电子装置10(请参照图1~2),其中,折叠型电子装置10的柔性屏幕20可随着折叠型电子装置10打开与闭合而张开或对折,而折叠型电子装置10是以支撑件30、40对柔性屏幕20提供支撑。
[0004]然而,请参照图3。图3为绘示图1~2的支撑件30、40的作动示意图。明显地,从图3可以清楚看出,支撑件30、40接触柔性屏幕20的位置,是会随着折叠型电子装置10打开的角度而改变的(例如从柔性屏幕20上的接触点E移动至接触点F),因此,折叠型电子装置10存在着对柔性屏幕20因磨擦而刮伤的机会。
[0005]本专利技术至少可解决以上问题,即除了可让折叠型电子装置在使用状态时使柔性屏幕维持平坦,更能避免折叠型电子装置在切换于使用状态与收纳状态之间时对柔性屏幕造成刮伤的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型电子装置,其能在使用状态时使柔性屏幕维持平坦,并能避免折叠型电子装置在切换于使用状态与收纳状态之间时对柔性屏幕造成刮伤的机会。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一种折叠型电子装置包含支撑座、第一结构、第二结构、柔性屏幕以及屏幕支撑结构。第一结构包含第一本体、凸出部以及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连接于第一本体与凸出部之间,第一转轴沿第一轴线枢接支撑座。第二结构包含第二本体以及第二转轴。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形成夹角。第二转轴连接第二本体,第二转轴沿第二轴线枢接支撑座,第二轴线平行于第一轴线。柔性屏幕连接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屏幕支撑结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之间,并可移动地连接支撑座。当夹角为180度时,凸出部接触屏幕支撑结构,而屏幕支撑结构至少部分接触柔性屏幕。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支撑座包含底板、顶板以及至少一连接部。顶板具有至少一穿孔。连接部连接于顶板与底板之间,顶板与底板之间定义空间,空间连通穿孔。屏幕支撑结构包含屏幕支撑板、至少一限位部以及至少一连接杆。屏幕支撑板配置以至少部分接触柔性屏幕。限位部位于空间并配置以抵接顶板。连接杆穿越穿孔并连接于屏幕支撑板与限位部之间。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凸出部至少部分位于屏幕支撑板与底板之间。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一种折叠型电子装置包含支撑座、第一结构、第二结构、柔性屏幕以及屏幕支撑结构。第一结构包含第一本体、第一凸出部以及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连接于第一本体与第一凸出部之间,第一转轴沿第一轴线枢接支撑座。第二结构包含第二本体、第二凸出部以及第二转轴。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形成夹角。第二转轴连接于第二本体与第二凸出部之间,第二转轴沿第二轴线枢接支撑座,第二轴线平行于第一轴线。柔性屏幕连接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屏幕支撑结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之间,并可移动地连接支撑座。当夹角为180度时,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接触屏幕支撑结构,而屏幕支撑结构至少部分接触柔性屏幕。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支撑座包含底板、顶板以及至少一连接部。顶板具有至少一穿孔。连接部连接于顶板与底板之间,顶板与底板之间定义空间,空间连通穿孔。屏幕支撑结构包含屏幕支撑板、至少一限位部以及至少一连接杆。屏幕支撑板配置以至少部分接触柔性屏幕。限位部位于空间并配置以抵接顶板。连接杆穿越穿孔并连接于屏幕支撑板与限位部之间。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分别至少部分位于屏幕支撑板与底板之间。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配置以同步转动。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一种折叠型电子装置包含支撑座、第一结构、第二结构、柔性屏幕、屏幕支撑结构以及弹性元件。第一结构包含第一本体、凸出部以及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连接于第一本体与凸出部之间,第一转轴沿第一轴线枢接支撑座。第二结构包含第二本体以及第二转轴。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形成夹角。第二转轴连接第二本体,第二转轴沿第二轴线枢接支撑座,第二轴线平行于第一轴线。柔性屏幕连接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屏幕支撑结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之间,并可移动地连接支撑座,凸出部配置以抵压屏幕支撑结构以使屏幕支撑结构接触柔性屏幕。弹性元件弹性连接于屏幕支撑结构与支撑座之间。当夹角为0度时,凸出部与屏幕支撑结构彼此分离,而屏幕支撑结构与柔性屏幕彼此分离。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支撑座包含底板、顶板以及至少一连接部。顶板具有至少一穿孔。连接部连接于顶板与底板之间,顶板与底板之间定义空间,空间连通穿孔。屏幕支撑结构包含屏幕支撑板、至少一限位部以及至少一连接杆。屏幕支撑板配置以至少部分接触柔性屏幕。限位部位于空间并配置以抵接顶板,弹性元件连接于顶板与限位部之间。连接杆穿越穿孔并连接于屏幕支撑板与限位部之间。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弹性元件为弹簧,连接杆穿越弹性元件。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凸出部至少部分位于屏幕支撑板与底板之间。
[0018]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方式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9](1)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从小于180度增加为180度时,第一结构的第一凸出部与第二结构的第二凸出部分别至少部分抵压屏幕支撑结构的屏幕支撑板,使得屏幕支撑板相对支撑座朝向柔性屏幕移动并至少部分接触柔性屏幕,以对柔性屏幕提供支
撑,从而能够简单容易地使柔性屏幕能够维持平坦状态。
[0020](2)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从小于180度增加为180度时,由于屏幕支撑板是沿柔性屏幕的法线方向朝向柔性屏幕移动并至少部分接触柔性屏幕,屏幕支撑板不会于柔性屏幕的表面滑动,因而可避免屏幕支撑板刮伤柔性屏幕的机会。
[0021](3)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从大于0度减少为0度时,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分别远离屏幕支撑结构,而受压的弹性元件弹性复位并释于出所储存的弹性位能,使得屏幕支撑结构的屏幕支撑板朝向支撑座移动并能简单容易地远离柔性屏幕。
[0022](4)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从大于0度减少为0度时,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分别远离屏幕支撑结构,因此,通过柔性屏幕对屏幕支撑板的抵压,屏幕可使屏幕支撑结构简单容易地朝向支撑座的底板移动,有利于使折叠型电子装置回复收纳状态。
附图说明
[0023]图1~3为绘示美国专利案编号US985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支撑座;一第一结构,包含:一第一本体;一凸出部;以及一第一转轴,连接于该第一本体与该凸出部之间,该第一转轴沿一第一轴线枢接该支撑座;一第二结构,包含:一第二本体,与该第一本体形成一夹角;以及一第二转轴,连接该第二本体,该第二转轴沿一第二轴线枢接该支撑座,该第二轴线平行于该第一轴线;一柔性屏幕,连接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以及一屏幕支撑结构,至少部分位于该第一结构与该第二结构之间,并可移动地连接该支撑座,其中,当该夹角为180度时,该凸出部接触该屏幕支撑结构,而该屏幕支撑结构至少部分接触该柔性屏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座包含:一底板;一顶板,具有至少一穿孔;以及至少一连接部,连接于该顶板与该底板之间,该顶板与该底板之间定义一空间,该空间连通该穿孔,该屏幕支撑结构包含:一屏幕支撑板,配置以至少部分接触该柔性屏幕;至少一限位部,位于该空间并配置以抵接该顶板;以及至少一连接杆,穿越该穿孔并连接于该屏幕支撑板与该限位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出部至少部分位于该屏幕支撑板与该底板之间。4.一种折叠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支撑座;一第一结构,包含:一第一本体;一第一凸出部;以及一第一转轴,连接于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一凸出部之间,该第一转轴沿一第一轴线枢接该支撑座;一第二结构,包含:一第二本体,与该第一本体形成一夹角;一第二凸出部;以及一第二转轴,连接于该第二本体与该第二凸出部之间,该第二转轴沿一第二轴线枢接该支撑座,该第二轴线平行于该第一轴线;
一柔性屏幕,连接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以及一屏幕支撑结构,至少部分位于该第一结构与该第二结构之间,并可移动地连接该支撑座,其中,当该夹角为180度时,该第一凸出部与该第二凸出部接触该屏幕支撑结构,而该屏幕支撑结构至少部分接触该柔性屏幕。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座包含:一底板;一顶板,具有至少一穿孔;以及至少一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图腾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