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5057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涉及司盘生产领域,包括罐体与底座,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贯穿进罐体内转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齿轮轴,且齿轮轴横向贯穿出罐体,所述齿轮轴上设置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一侧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数组第二转盘,且第二转盘上皆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横向贯穿进罐体内连接有数组第二搅拌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的配合带动齿轮轴进行旋转,通过齿轮轴上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的配合,带动第二搅拌叶进行上下转动,并与第一搅拌叶配合实现在罐体内进行多角度的搅拌,提高其搅拌效率,且加快罐体内司盘制作的效率。且加快罐体内司盘制作的效率。且加快罐体内司盘制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司盘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大部分食品乳化剂是采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得,其中以酯化反应为主,如单、双脂肪酸甘油酯是以天然植物油脂为原料与甘油进行酯化反应生产获得,其中司盘,别名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溶于热的乙醇、乙醚、甲醇及四氯化碳,微溶于乙醚、石油醚、能分散于热水中具有很强的乳化、分散、润滑作用,在制作司盘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反应釜作为反应装置进行制作。
[0003]司盘生产过程中通过向反应釜夹层注入恒温的热溶媒体或冷却媒体,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恒温加热或制冷,同时可根据使用要求在常压或负压条件下进行搅拌反应。物料在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并能控制反应溶液的蒸发与回流,反应完毕,物料可从釜底的出料口放出。
[0004]上述结构中反应釜的搅拌装置是通过搅拌杆与搅拌叶进行配合对内部物料进行搅拌,由于其单一的搅拌方式影响其搅拌效率,导致其反应釜内部的反应效率较低,影响其司盘的制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釜,以解决由于其单一的搅拌方式影响其搅拌效率,导致其反应釜内部的反应效率较低,影响其司盘的制作效率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釜,包括罐体与底座,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贯穿进罐体内转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齿轮轴,且齿轮轴横向贯穿出罐体,所述齿轮轴上设置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一侧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数组第二转盘,且第二转盘上皆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横向贯穿进罐体内连接有数组第二搅拌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的配合带动齿轮轴进行旋转,通过齿轮轴上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的配合,带动第二搅拌叶进行上下转动,并与第一搅拌叶配合实现在罐体内进行多角度的搅拌,提高其搅拌效率,且加快罐体内司盘制作的效率。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为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用于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搅拌电机对搅拌杆的转速进行调节,实现进行不同转速的搅拌。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伞齿轮,所述齿轮轴的一端设置有与其配合的第二伞齿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的配合将搅拌杆垂直方向
上的旋转改为水平方向的转动。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轴上设置有数组支撑轴承套,且支撑轴承套固定于罐体内的底部。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轴套的作用,对齿轮轴进行支撑固定,防止其发生滑动。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的夹层内设置有电热丝。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热丝对内部的原料进行加热,加快其司盘的制作效率。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内位于最底层搅拌轴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罐体的两侧底端位于底板处设置有出料管,且出料管上设置有控制开关。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开关与出料管的配合,可将内部反应后的司盘排出,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统一收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数组进料口。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料口向罐体内加入司盘的制作原料。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通过在搅拌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伞齿轮,通过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的配合,在搅拌杆进行实现带动齿轮轴进行旋转,通过齿轮轴上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的配合,实现带动搅拌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搅拌叶进行上下转动,并与第一搅拌叶配合实现在罐体内进行多角度的搅拌,提高其搅拌效率,且加快罐体内司盘制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主剖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图。
[0024]图中:1、罐体;2、底座;3、出料管;4、控制开关;5、底板;6、齿轮轴;7、第一转盘;8、皮带;9、搅拌轴;10、第二转盘;11、第一搅拌叶;12、进料口;13、搅拌电机;14、搅拌杆;15、电热丝;16、第一伞齿轮;17、第二搅拌叶;18、第二伞齿轮;19、支撑轴承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7]一种反应釜,如图1

3所示,包括罐体1、底座2、传动机构、啮合机构与搅拌机构,通过进料口12的作用向罐体1内加入司盘的制作原料,通过启动搅拌电机13带动搅拌杆14进行转动,第一搅拌叶11在罐体1内进行横向转动,搅拌杆14底部设置有第一伞齿轮16,通过第一伞齿轮16与第二伞齿轮18的作用带动齿轮轴6进行横向转动,同时第一转盘7通过皮带8的作用带动第二转盘10进行转动,进而实现带动搅拌轴9旋转,第二搅拌叶17进行纵向转动,以此实现在搅拌电机13启动时,罐体1内通过第一搅拌叶11与第二搅拌叶17进行不同方
向的转动,提高其搅拌效率,且加快罐体内司盘制作的效率。
[0028]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罐体1内设置有底板5,通过在底板5的两端贯穿设置有出料管3,通过控制开关4对其进行控制,便于后期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统一收集。
[0029]其中第一转盘7与第二转盘10设置有数组,两者之间皆通过皮带8进行传动,位于罐体1的外侧可根据自身长度进行设置数组。
[0030]示例性的,第一伞齿轮16与第二伞齿轮18的传动机构可用蜗轮蜗杆传动进行替代,不局限于其中一种连接方式,只要能达到将搅拌杆14纵向的转动变换为齿轮轴6横向转动的效果均可。
[0031]为了进一步提高罐体1内司盘的制作效率,在罐体1的夹层内设置有电热丝15,通过对内部原料进行加热,实现加快司盘的制作,同时在齿轮轴6上设置有支撑轴承套19,通过支撑轴套的作用,对齿轮轴6进行支撑固定,防止其发生滑动。
[0032]使用时,通过进料口12向罐体1内加入司盘的制作原料,启动搅拌电机13带动第一搅拌叶11进行转动,同时搅拌杆1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伞齿轮16,通过第一伞齿轮16与第二伞齿轮18的作用,带动齿轮轴6进行转动,实现将垂直方向的旋转力转换为水平方向的旋转力,齿轮轴6上设置有第一转盘7,通过皮带8带动第二转盘10进行转动,进而实现带动第二搅拌叶17进行上下转动,并与第一搅拌叶11配合实现在罐体1内进行多角度的搅拌,提高其搅拌效率,并配合罐体1夹层内的电热丝15对其进行加热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包括罐体(1)与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贯穿进罐体(1)内转动连接有搅拌杆(14),所述搅拌杆(1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齿轮轴(6),且齿轮轴(6)横向贯穿出罐体(1),所述齿轮轴(6)上设置有第一转盘(7),所述第一转盘(7)的一侧通过皮带(8)传动连接有数组第二转盘(10),且第二转盘(10)上皆连接有搅拌轴(9),所述搅拌轴(9)横向贯穿进罐体(1)内连接有数组第二搅拌叶(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搅拌电机(13),所述搅拌电机(13)用于带动搅拌杆(14)进行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剑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海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