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房乘客电梯曳引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5056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曳引机上置式安装方式影响对重纵向高度的技术问题,公开了一种无机房乘客电梯曳引机系统,包括曳引机、机架组件和对重绳头组件,机架组件包括曳引梁和安装梁,安装梁位于曳引梁的下方,安装梁的两侧各安装有竖直的吊挂梁,吊挂梁的顶端与曳引梁连接;曳引机位于曳引梁与安装梁之间,曳引机的底部通过安装板与安装梁固连,将曳引机吊挂于曳引梁的下方,曳引梁可以尽可能地贴近井道顶层,曳引梁的安装高度提升,设置在下方的对重在纵向的高度得以增加,可以在原有数量水泥板的基础上增加数块水泥板达到对重重量,无需再使用铸铁或钢板,降低了对重的制造成本。制造成本。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机房乘客电梯曳引机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电梯
,涉及到一种无机房乘客电梯曳引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无机房电梯一般安装于顶层高度较小的建筑物井道中。传统的无机房电梯的机架一般由曳引梁、曳引机安装板和对重侧绳头板等部件组成。曳引梁一般为两个平行且对称的C型钣金折弯件或槽钢类型材件,曳引机安装板焊接或螺栓紧固于曳引梁上部,对重侧绳头板焊接或螺栓紧固于曳引梁下部。曳引梁的两端搁放于电梯井道的预留洞表面,并通过在曳引梁两端底部安装减震垫的方式来缓冲电梯运行时产生的震动与噪音。但是将减震垫设置在建筑物墙体内,电梯运行造成的共振与噪音对周遭环境或附近居民会将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
[0003]由于制造法规及电梯验收标准的限制,引机转动部件(曳引轮) 到顶层的距离至少为300mm,将曳引机安装在曳引梁上部,曳引梁距离顶层的距离可能会达到500mm,无机房电梯对顶层空间要求较高。对重侧绳头板固定在曳引梁的下方,曳引机和曳引梁占据较大的对重空间,对重块的纵向高度降低,导致对重块必须使用部分的铸铁或钢板增加重量,对重块的制造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满足制造法规及电梯验收标准的前提下,有效地消除曳引轮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噪音,增加对重的纵向高度,降低对重的成本。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无机房乘客电梯曳引机系统,包括曳引机、机架组件和对重绳头组件,所述机架组件包括曳引梁和安装梁,所述安装梁位于曳引梁的下方,所述安装梁的两侧各安装有竖直的吊挂梁,所述吊挂梁的顶端与所述曳引梁连接;所述曳引机位于所述曳引梁与所述安装梁之间,曳引机的底部通过安装板与所述安装梁固连,顶部位于所述曳引梁的下方;所述曳引梁的底部安装有绳头板,所述对重绳头组件安装于所述绳头板上。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08]1.将曳引机吊挂于曳引梁的下方,曳引梁可以尽可能地贴近井道顶层,曳引梁的安装高度提升,设置在下方的对重在纵向的高度得以增加,可以在原有数量水泥板的基础上增加数块水泥板达到对重重量,无需再使用铸铁或钢板,降低了对重的制造成本;
[0009]2.曳引机不直接安装于曳引梁上,曳引机运行产生的共振与噪音基本不会通过井道墙壁传递,对周遭环境或附近居民将带来的影响大幅降低。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1]图1为实施例中的无机房乘客电梯曳引机系统的示意图;
[0012]图2为实施例中的机架组件的示意图;
[0013]图3为实施例中的机架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实施例
[0016]图1中所示的曳引机系统适用于无机房乘客电梯,包括曳引机10、机架组件20和对重绳头组件30,机架组件包括曳引梁21和安装梁22,安装梁位于曳引梁的下方,安装梁的两侧各安装有竖直的吊挂梁23,吊挂梁的顶端与曳引梁21连接;曳引机位于曳引梁与安装梁之间,曳引机的底部通过安装板40与安装梁固连,顶部位于曳引梁21的下方;曳引梁的底部安装有绳头板50,对重绳头组件30安装于绳头板50上。将曳引机吊挂于曳引梁的下方,曳引梁可以尽可能地贴近井道顶层,曳引梁的安装高度提升,设置在下方的对重在纵向的高度得以增加,可以在原有数量水泥板的基础上增加数块水泥板达到对重重量。
[0017]曳引机10下置安装于曳引两下方,不直接与曳引梁21接触,曳引机10运行产生的共振与噪音基本不会通过井道墙壁传递,对周遭环境或附近居民将带来的影响大幅降低。在安装板40与安装梁22之间设置有减震垫60,可以进一步降低噪音与共振。
[0018]参见图2,曳引梁21包括两条平行且对称的C型件一211,C型件一两侧平行的翼板位于外侧。于两条C型件一的两端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212,可以增加C型件一的稳定性。
[0019]吊挂梁23为C型件二,两侧平行的翼板设置于外侧,吊挂梁的顶部位于两条C型件一之间,翼板与C型件一之间通过螺栓固连。
[0020]参见图3,安装梁22包括两条与C型件一平行的C型件三221,C型件三两侧的翼板设置于内侧,两条分别设置于C型件三两侧的C型件四 222,C型件四两侧的翼板设置于内侧并分别包覆固定于C型件三的顶部和底部。C型件四与C型件三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连。安装梁22采用四条C型件首尾连接成方形,既降低了安装梁22的重量,又增加了安装梁22的强度。
[0021]安装梁22与吊挂梁23可以采用焊接方式固定,也可以采用图2中螺栓固连的方式固定,具体地,C型件四与吊挂梁23的内侧通过螺栓固连。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的C型件可以采用钣金折弯制成,也可以采用C 型槽钢类型材,具体依据电梯额定载重和额定速度选定。
[0023]本技术将原来减震垫的安装位置由建筑墙体改置于曳引机安装板与安装梁之间,可以更好地有效消除曳引轮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噪音,周边环境及附近居民舒适感显著提高。而曳引机的下置安装方式,省去了对曳引机安装和维护时的空间需求,进一步降低了对顶层高度的需求。与此同时,此处节省出的空间可用于加长对重架直梁,进行对重块的安装放置,降低对重块的使用成本。
[0024]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
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机房乘客电梯曳引机系统,包括曳引机、机架组件和对重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组件包括曳引梁和安装梁,所述安装梁位于曳引梁的下方,所述安装梁的两侧各安装有竖直的吊挂梁,所述吊挂梁的顶端与所述曳引梁连接;所述曳引机位于所述曳引梁与所述安装梁之间,曳引机的底部通过安装板与所述安装梁固连,顶部位于所述曳引梁的下方;所述曳引梁的底部安装有绳头板,所述对重绳头组件安装于所述绳头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房乘客电梯曳引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梁包括两条平行且对称的C型件一,所述吊挂梁的顶部位于两条C型件一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机房乘客电梯曳引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梁为C型件二,两侧平行的翼板设置于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刚朱春新谭志红赵泽奇王兵
申请(专利权)人:巨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