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触头支撑结构、静触头组件以及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494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触头支撑结构、静触头组件以及断路器,该静触头支撑结构用于静触头与壳架基座之间的支撑,静触头包括载流部,载流部包括第一载流段、载流连接段及第二载流段,第一载流段设置沿厚度方向贯穿第一载流段的装配孔,该装配孔用于与断路器壳架基座的限位凸台配合,上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件,支撑件通过铆接结构设置于第二载流段朝向装配孔的表面,铆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支撑件及第二载流段这两者配合面的铆接盲孔和铆接凸台,上述静触头支撑结构的盲孔铆接结构对于静触头的横截面积影响较小,可减小对静触头的载流截面积的影响,进而减少对产品的温升、载流等性能的影响,改善由于支撑件造成的产品温升增大、载流性能降低等问题。载流性能降低等问题。载流性能降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触头支撑结构、静触头组件以及断路器


[0001]本技术涉及断路器
,特别涉及一种静触头支撑结构、静触头组件以及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断路器出于成本角度的考虑,同一断路器壳架较小电流断路器采用的静触头厚度相较于该同一断路器壳架下的较大电流断路器所采用的静触头厚度偏薄,导致同一断路器壳架下较小电流断路器的静触头与断路器壳架的基座之间由于静触头厚度偏薄带来空隙,造成同一断路器壳架无法同时满足两种及以上的电流断路器的静触头的装配需求,重新开发断路器壳架会导致产品开发成本上升,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通过在静触头上设置支撑件,增加该处静触头厚度的方式弥补较小电流断路器的静触头与断路器壳架的基座之间空隙,在静触头安装支撑件的位置设计有螺纹通孔或铆接通孔,并且通过螺钉或铆钉实现支撑件与静触头之间的装配,该结构下静触头由于横截面积受到螺纹通孔或铆接通孔的影响,载流截面积将减小,从而对产品的温升、载流等性能造成影响,导致产品温升增大、载流性能降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触头支撑结构,以减少对静触头的载流截面积的影响,避免由于安装支撑件导致的产品温升增大、载流性能降低等问题。
[0004]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静触头支撑结构的静触头组件以及断路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静触头支撑结构,用于静触头与断路器壳架基座之间的支撑,所述静触头包括载流部,所述载流部包括第一载流段、载流连接段及第二载流段,所述第一载流段与所述第二载流段通过所述载流连接段连接形成U形结构,所述第一载流段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载流段的装配孔,所述静触头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通过铆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载流段朝向所述装配孔的表面,所述铆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二载流段这两者中的一者的铆接盲孔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二载流段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铆接凸台。
[0007]可选地,所述第二载流段朝向所述装配孔的一侧表面设置一个或多个所述铆接盲孔,所述支撑件设置与各所述铆接盲孔一一对应的所述铆接凸台。
[0008]可选地,所述支撑件呈板状,所述支撑件垂直于自身厚度方向的一个表面设置所述铆接凸台。
[0009]可选地,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铆接凸台的一侧表面在与所述铆接凸台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槽。
[0010]可选地,所述铆接盲孔的深度不超过所述第二载流段的厚度的一半。
[0011]可选地,所述铆接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铆接盲孔的深度。
[0012]一种静触头组件,包括静触头,所述静触头的载流部设置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静触头支撑结构。
[0013]可选地,所述静触头的载流部的装配孔包括相互连接的插装段以及限位段,所述限位段的宽度小于所述插装段的宽度。
[0014]可选地,所述静触头还包括固定部以及连接部,所述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载流部依次连接,所述固定部设置连接孔以及固定孔,所述连接孔和/或所述固定孔在所述固定部用于与断路器壳架基座接触的表面延伸有定位凸台。
[0015]一种断路器,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静触头组件。
[0016]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静触头支撑结构,该静触头支撑结构用于静触头与断路器壳架基座之间的支撑,其中,静触头包括载流部,载流部包括第一载流段、载流连接段及第二载流段,第一载流段与第二载流段通过载流连接段连接形成U形结构,第一载流段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第一载流段的装配孔,该装配孔用于与断路器壳架基座上的限位凸台配合,限位凸台穿过该装配孔与下述的支撑件接触配合,上述静触头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件,支撑件通过铆接结构设置于第二载流段朝向装配孔的表面,铆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支撑件与第二载流段这两者中的一者的铆接盲孔以及设置于支撑件与第二载流段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铆接凸台,可见上述支撑件与静触头之间采用盲孔铆接结构,相对于现有的螺纹通孔或铆接通孔对于静触头的横截面积的影响较小,从而减小对于静触头的载流截面积的影响,进而减少对产品的温升、载流等性能的影响,改善由于静触头安装支撑件造成的产品温升增大、载流性能降低等问题。
[0017]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静触头支撑结构的静触头组件以及采用该静触头组件的断路器,由于该静触头组件以及断路器采用了如上所述的静触头支撑结构,因此静触头组件以及断路器理应兼具上述静触头支撑结构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静触头支撑结构的静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静触头支撑结构的静触头组件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静触头支撑结构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局部剖视图;
[0023]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为静触头;110为载流部;110a为装配孔;111为第一载流段;112为载流连接段;113为第二载流段;120为固定部;120a为连接孔;120b为固定孔;130为连接部;2为支撑件;2a为铆接凸台;2b为凹槽;3为触点;4为跑弧件;5为断路器壳架基座;6为限位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技术的核心之一是提供一种静触头支撑结构,该静触头支撑结构能够减少对静触头的载流截面积的影响,避免由于安装支撑件导致的产品温升增大、载流性能降低等问题。
[0027]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静触头支撑结构的静触头组件以及断路器。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静触头支撑结构的静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静触头支撑结构的静触头组件的剖视图。
[0030]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静触头支撑结构,该静触头支撑结构用于静触头1与断路器壳架基座5之间的支撑,其中,静触头1是断路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于与断路器的动触头配合实现断路器的通断,静触头1需要固定设置于断路器壳架基座5,静触头1包括载流部110,载流部110包括第一载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触头支撑结构,用于静触头(1)与断路器壳架基座之间的支撑,所述静触头(1)包括载流部(110),所述载流部(110)包括第一载流段(111)、载流连接段(112)及第二载流段(113),所述第一载流段(111)与所述第二载流段(113)通过所述载流连接段(112)连接形成U形结构,所述第一载流段(111)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载流段(111)的装配孔(110a),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2)通过铆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载流段(113)朝向所述装配孔(110a)的表面,所述铆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件(2)与所述第二载流段(113)这两者中的一者的铆接盲孔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件(2)与所述第二载流段(113)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铆接凸台(2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触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载流段(113)朝向所述装配孔(110a)的一侧表面设置一个或多个所述铆接盲孔,所述支撑件(2)设置与各所述铆接盲孔一一对应的所述铆接凸台(2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触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呈板状,所述支撑件(2)垂直于自身厚度方向的一个表面设置所述铆接凸台(2a)。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静触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远离所述铆接凸台(2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喜成李思进韩畅吴建宾
申请(专利权)人: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