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系统及断路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373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系统,其动触头包括动导电板和动触点,静触头结构包括转动设置的静触头,静触头包括静导电板和静触点,静触头和动触头能向相反的两个方向转动;所述静触头结构还包括引弧结构,引弧结构包括与静触头导通的引弧件,静触头向远离动触头的方向转动时带动引弧件远离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过程中,动导电板先与引弧件接触导通,然后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导通;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分断过程中,动触点先与静触点分离,然后动导电板与引弧件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接触系统的断路器;所述接触系统及断路器避免或显著减少了电弧对动/静触点的烧损,增大了动/静触头相互斥开时的开距。互斥开时的开距。互斥开时的开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触系统及断路器


[0001]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系统以及一种包括所述接触系统的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断路器是低压电器领域中重要的电器元件之一,用于接通和分断电流,当电路中出现过电流或短路电流时自动切断电路,对电源线路及电路中的电器等实行保护。
[0003]断路器一般由接触系统、灭弧系统、操作机构、脱扣结构和壳体等构成,接触系统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操作机构驱动动触头摆动,使动/静触头的接触或分离以接通或断开电路。现有断路器,在动/静触头在分离与接触时动/静触点之间会出现电弧,该电弧延缓了开关的断开时间,降低了开关的开断性能,还会烧蚀动/静触点(动/静触点价格较高且不易更换),甚至会致使电路中的负载及断路器部件严重烧损。因此,断路器通过设置引弧结构,以将动/静触头分离时产生电弧迅速、顺利的引入灭弧系统内熄灭。
[0004]现有的引弧结构一般通过设置固定弧角的方式实现:在动/静触头分离时,动/静触点最后分离,电弧会在动静银点间产生,再被固定弧角引入灭弧系统内熄灭,这样会导致严重烧蚀动/静触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接触系统和断路器,其避免或显著减少了电弧对动/静触点的烧损,而且增大了动/静触头相互斥开时的开距。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接触系统,其包括静触头结构以及转动设置的动触头,动触头包括动导电板以及设置在动导电板上的动触点,静触头结构包括与动触头配合且转动设置的静触头,静触头包括静导电板以及设置在静导电板上的静触点,静触头和动触头能向相反的两个方向转动;所述静触头结构还包括引弧结构,引弧结构包括与静触头导通的引弧件,静触头向远离动触头的方向转动时带动引弧件远离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过程中,动导电板先与引弧件接触导通,然后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导通;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分断过程中,动触点先与静触点分离,然后动导电板与引弧件分离。
[0008]优选的,所述引弧件相对静触头转动设置;所述引弧结构还包括引弧件复位件,引弧件复位件向引弧件施加复位力,使引弧件具有向静触头转动的趋势。
[0009]优选的,所述动触头与引弧件分离后,引弧件复位件驱动引弧件与静触头抵接。
[0010]优选的,所述引弧件通过引弧件复位件与静触头导通;或者,所述引弧件、引弧件复位件和静触头均导通。
[0011]优选的,所述引弧件复位件为引弧件扭簧,引弧件扭簧一端与引弧件配合,另一端被限位。
[0012]优选的,所述静导电板包括静导电板槽,引弧件扭簧的螺旋部分位于静导电板槽
内,一端与静导电板槽的侧壁配合,另一端与引弧件配合。
[0013]优选的,所述静触头结构还包括静触头罩和引弧件扭簧轴,静触头罩与静导电板固定配合且同步转动,静触头罩包括一对分别位于静导电板两侧的静触头罩侧壁,引弧件扭簧轴位于静导电板槽内且两端分别与静触头罩侧壁配合,引弧件扭簧的螺旋部分活动套设在引弧件扭簧轴上。
[0014]优选的,所述引弧件转动设置静导电板上。
[0015]优选的,所述引弧件转动设置在静导电板上,引弧件包括引弧件引弧板和引弧件安装臂,引弧件引弧板位于静触头一侧且通过引弧件安装臂转动设置在静导电板上;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时,引弧件引弧板与动导电板相抵。
[0016]优选的,所述引弧件引弧板包括折弯相连的引弧件引弧板第一段和引弧件引弧板第二段,引弧件引弧板第二段还与引弧件安装臂相连,引弧件引弧板第一段相对于引弧件引弧板第二段向远离静触头的一侧折弯,动触头与引弧件分离后,引弧件引弧板第二段与静导电板相抵。
[0017]优选的,所述静触头结构还包括静触头支架和静触头驱动件,静触头通过静触头轴转动设置在静触头支架上,静触头驱动件向静触头施加作用力使其具有向动触头转动的趋势。
[0018]优选的,所述静触头驱动件为静触头扭簧,静触头扭簧的螺旋部分通过静触头扭簧轴转动设置在静触头支架上,静触头扭簧一端与静触头支架配合,另一端与静触头配合。
[0019]优选的,所述静触头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静导电杆上的静触头受力轴,静触头受力轴与静触头扭簧一端配合。
[0020]优选的,所述静触头还包括静触头限位部,动触头与静触头分断后,静触头驱动件驱动静触头限位部转动使其与静触头支架限位配合。
[0021]优选的,所述静触头支架包括支架侧壁和支架底板,两个支架侧壁相对间隔设置且分别与支架底板折弯相连,静触头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架侧壁之间,静触头轴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架侧壁上;所述支架底板设有支架限位部,支架限位部向静触头凸起,与静触头限位部限位配合。
[0022]一种断路器,所述断路器包括所述的接触系统。
[0023]本技术接触系统,其动触头与静触头分断过程中,由于动触点先与静触点分离,然后动导电板与引弧件分离,使电弧产生于动导电板和引弧件之间,避免或显著降低了电弧对于动触点和静触点的烧损,可显著延长触头系统的使用寿命;所述动触头和静触头能向相反的两个方向转动,而且引弧件与静触头同步转动,当短路电流流过接触系统使动触头和静触头相互斥开时,静触头携带引弧件同步转动使其远离动触头,从而增大了引弧件与动触头的最大斥开间距,从而增强了灭弧效果。
[0024]本技术断路器,其包括所述接触系统,其使用寿命长且灭弧性能好。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灭弧系统和接触系统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灭弧系统、动触头和静触头结构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静触头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技术灭弧系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技术引弧栅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技术灭弧系统和接触系统在装配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动触头与静触头处于闭合状态;
[0031]图7是本技术灭弧系统和接触系统在装配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动触头与静触头已分离且动触头与引弧件接触;
[0032]图8是本技术灭弧系统和接触系统在装配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动触头与静触头、引弧件分离,动触头和静触头相互斥开且二者分别向相反方向转动;
[0033]图9是本技术灭弧系统和接触系统在装配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动触头被斥开时,假设静触头不能转动的情况下,动触头引弧角与引弧件的开距以及动触点与静触点的开距。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1

9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接触系统及断路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接触系统及断路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0035]本技术接触系统,其包括静触头结构以及转动设置的动触头3,动触头3包括动导电板3

0以及设置在动导电板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系统,其包括静触头结构以及转动设置的动触头(3),动触头(3)包括动导电板(3

0)以及设置在动导电板(3

0)上的动触点(3

2),静触头结构包括与动触头(3)配合且转动设置的静触头(13),静触头(13)包括静导电板以及设置在静导电板上的静触点(13

1),静触头(13)和动触头(3)能向相反的两个方向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结构还包括引弧结构,引弧结构包括与静触头(13)导通的引弧件(14),静触头(13)向远离动触头(3)的方向转动时带动引弧件(14)远离动触头(3);所述动触头(3)与静触头(13)闭合过程中,动导电板(3

0)先与引弧件(14)接触导通,然后动触点(3

2)与静触点(13

1)接触导通;所述动触头(3)与静触头(13)分断过程中,动触点(3

2)先与静触点(13

1)分离,然后动导电板(3

0)与引弧件(14)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件(14)相对静触头(13)转动设置;所述引弧结构还包括引弧件复位件(15),引弧件复位件(15)向引弧件(14)施加复位力,使引弧件(14)具有向静触头(13)转动的趋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3)与引弧件(14)分离后,引弧件复位件(15)驱动引弧件(14)与静触头(13)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件(14)通过引弧件复位件(15)与静触头(13)导通;或者,所述引弧件(14)、引弧件复位件(15)和静触头(13)均导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件复位件(15)为引弧件扭簧,引弧件扭簧一端与引弧件(14)配合,另一端被限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导电板包括静导电板槽(13

15),引弧件扭簧的螺旋部分位于静导电板槽(13

15)内,一端与静导电板槽(13

15)的侧壁配合,另一端与引弧件(14)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结构还包括静触头罩(12)和引弧件扭簧轴(16),静触头罩(12)与静导电板固定配合且同步转动,静触头罩(12)包括一对分别位于静导电板两侧的静触头罩侧壁(12

0),引弧件扭簧轴(16)位于静导电板槽(13

15)内且两端分别与静触头罩侧壁(12

0)配合,引弧件扭簧的螺旋部分活动套设在引弧件扭簧轴(16)上。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件(14)转动设置静导电板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凌飞吴昊沈维佳农振奖徐永富韦尚靖沈高强张荣涛周乐乐宫达李小双吴迪施黎明郭福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正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