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打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4875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相片打印装置,设置有根据图象象素所设定的打印浓度的打印数据在打印纸上进行打印动作的打印头;和将已输入的底片的图象数据转换为打印数据的数据转换部。上述数据转换部在基本转换处理中,按照图象数据中所包含的、底片(1)中的固有的颜色信息,对图象数据进行转换;在图象质量校正处理中,对上述图象数据的图象质量进行校正,上述数据转换部按照已输入的底片的属性信息,在与底片相对应的处理条件下,进行图象质量校正处理。因而,进一步提高了打印质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相片打印装置,其设置有打印头,该打印头根据针对图象的每个象素设定了打印浓度的打印数据,在打印纸上进行打印动作;数据转换部,该数据转换部将已输入的底片的图象数据,转换为上述打印数据,上述数据转换部进行下述基本转换处理和图象质量校正处理,在该基本转换处理中,按照排除已输入的图象数据中所包含的,上述底片中固有的颜色信息的方式,对上述图象数据进行转换,在图象质量校正处理中,对上述图象数据的图象质量进行校正。上述的图象打印装置根据已输入的底片的图象数据,制作针对图象的每个象素而设定了打印浓度的打印数据,根据该打印数据,在打印纸上进行打印动作,由此对上述图象数据的图象进行曝光。在按照上述方式对打印数据进行的设定中,数据转换部按照排除已输入的图象数据中所包含的,底片中固有的颜色信息的方式,进行将上述图象数据转换的基本转换处理,进行实现对上述图象数据的图象质量校正的图象质量校正处理。即,底片象特别是在负片的场合显著的那样,对应于底片的种类,具有固有的颜色信息(底片的底色等),在已输入的底片的图象数据中也包含该颜色信息。在对底片所拍摄的图象进行适当的曝光时,必须从上述图象数据中,排除该底片中固有的颜色信息,数据转换部进行此处理。由于该基本转换处理与相应的种类的底片相对应,故对应于底片的种类,处理条件是不同的,作为原则,对应于底片的种类,或针对每种具有类似特性的底片,划分成表,对应于该表,分别设定处理条件。相对该基本转换处理,图象质量校正处理还具有打印头用的校正的含义,在过去,设定固定的处理条件。但是,在上述已有的方案中,即使在基本转换处理中,考虑底片的种类而设定处理条件的情况下,仍具有所获得的相片的打印图象质量不一定够高的场合,具有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打印图象质量。由于具有本专利技术之1所述的方案,故数据转换部进行下述基本转换处理和图象质量校正处理,在该基本转换处理中,按照将已输入的图象数据中的,底片中固有的颜色信息排除的方式,将上述图象数据转换,在图象质量校正处理中,根据已输入的底片的属性信息,在与该底片相对应的处理条件下,对图象质量进行校正,将上述图形数据,转换为通过打印头进行曝光的打印数据。即,在根据针对图象的每个象素设定了打印浓度的打印数据而进行打印的所谓的数字式相片打印机中,即使对于比如,对印相纸进行曝光,形成图象的打印形式,近年来,打印图象质量显著提高,随之,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在数据转换部的基本转换处理中,无论是否进行排除底片的固有颜色信息的处理,仍具有底片的种类的改变而产生的相片的打印图象质量的变化,该变化是由于在图象质量校正处理中,在一致的处理条件下进行校正处理而造成的。作为容易理解的具体实例,比如,无论要打印的底片是否为高感光度的底片,感光体的颗粒较粗的类型,在数据转换部的图象质量校正处理中,在进行将感光体的颗粒较细的低感光度底片为基准而设定的清晰度校正的场合,打印图象质量呈现微妙的不光滑感。于是,在数据转换部的图象质量校正处理中,根据已输入的底片的属性信息,在对应于该底片的处理条件下进行处理。因此,通过以更高的解晰度,进行图象质量校正处理,可进一步提高打印图象质量。另外,作为上述底片的属性信息,还具有通过形成对象的图象质量校正处理,可仅仅为比如,底片的感光度的信息的场合,在这样的场合,可仅仅将感光度的信息作为属性信息输入,反之,在不能够仅仅通过特定的底片的特性的输入来应对的场合,可将比如,底片的品种作为属性信息输入。这样的属性信息一般记录于底片本身或底片的包装盒等上,可读取该记录信息,将其输入。此外,由于具有本专利技术之2所述的方案,故其设置有检测用于进行上述图象质量校正处理的上述底片的属性信息的属性信息检测机构。对于底片的属性信息,还可由操作人员来输入,但是由于可自动地检测记录于比如,底片本身,或底片的包装盒等上所记录的底片的属性信息,故可减轻操作人员的作业负担。还有,由于具有本专利技术之3所述的方案,故上述数据转换部包括查询表,该查询表存储用于进行上述图象质量校正处理的处理信息。因此,可快速地进行伴随处理的底片的种类的改变等的处理条件的变更。再有,由于具有本专利技术之4所述的方案,故上述数据转换部中的查询表按照可根据从手动操作式的输入机构输入的图象质量校正数据改变指示,修改存储的数据的方式构成。因此,通过借助操作人员等的输入操作,改写查询表的数据,即使在已设定图象质量校正处理的处理条件的情况下,仍可精细地调整校正处理条件,即使在因各种原因,必须改变处理条件的情况下,仍可灵活地进行对应处理。另外,由于具有本专利技术之5所述的方案,故上述查询表按照可根据从手动操作式的输入机构输入的图象质量校正数据登记指示,新存储上述图象质量校正处理用的数据。因此,即使在开始新使用完全不使用的种类的底片的情况下,仍可通过在查询表中登记此种类的底片印的处理条件,获得良好的图象质量的相片。以下对附图作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相片打印装置的外观透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相片打印装置的基本方框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结构图。在上述附图中,1-底片,2-印相纸,4-打印头,6b-输入机构,22-数据转换部,FP-属性信息检测机构。实施例下面参照附图,说明适用本专利技术的相片打印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的外观透视图,以及图2的基本方框图所示,照片打印装置PP包括底片扫描仪3,其将底片1的片格图象作为数字图象数据而获取;控制器6,其对获取的数字图象数据进行处理,制成打印数据;作为打印头的曝光头4,其根据该打印数据,在作为打印纸的印像纸2上,对与片格图象相对应的图象进行曝光;显影处理部5,其对已曝光的印像纸2进行显影处理。通过显影处理部5显影的印像纸2经过干燥步骤,作为具有复印图象的最终照片而排出。监视器6a、操作台6b和外部图象输入部6c与控制器6连接,该监视器6a显示各种处理信息,该操作台6b用于输入各种处理命令,该外部图象输入部6c从存储卡、MO或FD等的图象数据记录介质接收图象数据,或接收通过通信线路传送的数字图象数据。由于设置该外部图象输入部6c,故相片打印装置PP不仅可对作为所输入的原图象的底片1,而且还可对通过数字照相机拍摄的照相图象,或通过计算机图形软件等制作的CG图象进行处理。如图2所示,底片扫描仪3包括照明光学系统3a,其通过调光滤色器31和反射镜隧道(mirror tunnel)32对色分布,强度分布进行整理,将从卤灯30射出的光束照射到底片1上;拍摄光学系统3b,其通过反射镜33,使底片第1透过光的行进通路,弯曲90°,并且将底片1同时通过可变焦距透镜34的透过光象在后面将要描述光电转换部3c的感光面上成像;光电转换部3c,其对底片1的透过光象进行光电转换;底片传送机构7,其对底片1进行传送。光电转换部3c由本身公知的,CCD传感机构、采样保持(S/H)电路,A/D转换器,传感驱动电路等形成。CCD传感机构由3个CCD传感器形成,各CCD传感器中的多个(比如,5000个)的CCD元件为沿主扫描方向,即底片1的宽度方向并排的行传感器,通过传感驱动电路,在进行主扫描时,进行电荷累积动作或电荷累积时间的控制。在各CCD传感器的拍摄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相片打印装置,其设置有打印头,该打印头根据针对图象的每个象素设定了打印浓度的打印数据,在打印纸上进行打印动作; 数据转换部,该数据转换部将已输入的底片的图象数据,转换为所述打印数据; 所述数据转换部进行下述基本转换处理和图象质量校正处理,在该基本转换处理中,按照排除已输入的图象数据中所包含的、底片中的固有的颜色信息的方式,对所述图象数据进行转换,在图象质量校正处理中,对所述图象数据的图象质量进行校正, 所述数据转换部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根据已输入的所述底片的属性信息,在与该底片相对应的处理条件下,进行所述图象质量校正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辻勇树
申请(专利权)人: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