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檐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479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檐沟系统,包括:若干个檐沟连接件,该连接件设有两个半圆形的连接端口,端口处设有半圆形的橡胶槽,槽内安装有橡胶密封带;若干个半圆形的檐沟主体;若干个安装托架,包括下托架和上托架,下托架的一侧固定在墙上,且设有半圆形的安装槽;檐沟连接件的两个端口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槽内,且端口的内壁分别搭接一个檐沟主体的一端,主体的外壁与橡胶密封带接触密封,上托架横跨在安装槽的上方与下托架配合,将檐沟主体的一端压接固定在连接端口处,以此将若干个檐沟主体通过檐沟连接件首尾相连组成檐沟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施工环境环保,能避免墙体侵蚀,保护了建筑物墙,且能避免系统内产生内应力,提高了系统的耐候性。耐候性。耐候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檐沟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屋顶防水滴
,特别是涉及一种檐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PVC

U檐沟为类梯形结构,檐沟与配件之间通过胶粘方式进行连接,施工时檐沟直角边端面贴近墙体进行安装。长期使用后,容易产生以下三个问题:一、PVC

U类梯形檐沟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密封连接方式单一,多使用PVC胶粘剂与配件连接,而PVC胶粘剂是一种透明具有挥发性的粘稠状液体,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树脂,其挥发性物质带有刺激性气味并具有轻微毒性,长期接触PVC胶粘及对施工人员的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二、类梯形檐沟安装后,其直角边端面贴近墙体,同时在垂直方向上,其直角边端面上沿要比圆弧边端面上沿要低,此外,粘接区域覆盖了类梯形檐沟的全部外表面,因此,长期暴雨期间,满流的雨水只能通过类梯形檐沟靠墙端直角端面上沿溢出,并流向建筑物墙体表面,在长期作用下墙体内部粉刷面由于雨水反复渗透作用容易出现发霉脱落,对室内的居住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三、此连接方式属于刚性连接,檐沟与配件之间粘接紧密,相互之间沿檐沟轴向无法产生相对位移,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系统内相邻的檐沟主体由于热胀冷缩沿轴向产生的形变得不到有效消除,继而产生相互挤压或拉伸的内应力,长期使用后檐沟系统容易出现变形损坏,严重影响到屋面雨水的有组织收集排放。
[0003]所以为了改善上述问题点,亟需对目前的檐沟连接方式进行重新设计,以提高使用安全,并避免因雨水溢流而导致的墙体侵蚀、及避免系统内相邻檐沟之间产生相互挤压或拉伸的内应力而导致檐沟系统出现变形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檐沟系统,改变传统檐沟组件的形状及密封连接方式,避免施工人员在安装过程中接触到PVC胶粘剂,为施工人员创造环保的施工环境,同时能避免因雨水溢流而导致的墙体侵蚀,间接保护了建筑物墙体,并且还能避免系统内相邻檐沟之间产生相互挤压或拉伸的内应力,降低了檐沟系统出现变形损坏的几率,间接提高了檐沟系统的耐候性。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檐沟系统,包括:
[0007]若干个檐沟连接件,所述檐沟连接件设有两个半圆形的连接端口,且端口处设有半圆形的橡胶槽,槽内安装有橡胶密封带;
[0008]若干个檐沟主体,所述檐沟主体为半圆形檐沟;
[0009]若干个安装托架,所述安装托架包括下托架和上托架,所述下托架的一侧固定在墙上,且设有半圆形的安装槽;
[0010]所述檐沟连接件的两个连接端口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下托架的安装槽内,每个所述檐沟连接件的两个连接端口的内壁分别搭接一个所述檐沟主体的一端,且所述檐沟主体
的外壁与所述橡胶密封带接触密封,所述上托架横跨在所述安装槽的上方与所述下托架配合,将所述檐沟主体的一端压接固定在所述连接端口处,以此将若干个所述檐沟主体通过所述檐沟连接件首尾相连组成所述檐沟系统。
[0011]本技术中,采用带有两个半圆形连接端口的檐沟连接件和半圆形的檐沟主体通过橡胶密封带先进行密封接触,然后再通过安装托架进行压接固定,以此实现将多个檐沟主体通过多个檐沟连接件首尾相连组成半圆型檐沟槽的檐沟系统。该种连接方式无需使用PVC胶粘剂进行连接,避免施工人员在安装过程中接触到PVC胶粘剂,为施工人员创造环保的施工环境;同时形成的半圆形檐沟系统,以使檐沟的两端边沿保持同高,且同时最低端位于檐沟主体的底部,半圆形有益于雨水的向下汇聚,在满流时,雨水可通过半圆形的檐沟主体端面向前流出到系统的首端或末端,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汇集到端口的最低处排出,有效避免雨水沿靠墙端檐沟的上沿溢出,减少了溢流雨水对墙体侵蚀的几率,间接保护了建筑物墙体。同时,在檐沟系统中,由于半圆形的檐沟主体的实际安装长度较长,气候的变化引起半圆形檐沟主体沿其轴线方向产生较大的热胀冷缩量,本技术采用橡胶密封带配合安装托架压接密接的方式,并由于橡胶密封带具有弹性形变的特点,所以在每个柔性连接段(即连接端口与檐沟主体连接处),半圆形的檐沟主体能够沿其轴线方向在橡胶密封带的表面实现了自由伸缩,与檐沟连接件之间沿轴向产生有效的位移,避免系统内相邻檐沟主体之间产生相互挤压或拉伸的内应力,降低了檐沟系统出现变形损坏的几率,间接提高了檐沟系统的耐候性。
[0012]进一步,所述下托架为U型结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在墙体,另一侧的末端设有扣孔;所述上托架为杆状,一端设有与所述扣孔配合的扣件,另一端设有挡板;当所述檐沟主体的一端搭接在所述连接端口的内壁上时,所述上托架的挡板与所述连接端口一侧的外壁抵接,所述上托架的扣件则与所述下托架的扣孔卡接,以使所述上托架将所述檐沟主体压接固定在所述连接端口处。
[0013]进一步,所述上托架的两端均设有压筋,在对所述檐沟主体的一端进行压接固定时,所述上托架两端的压筋分别与所述檐沟主体一端的两侧内壁抵接。
[0014]在安装时,檐沟连接件的两个端口底部通过下托架的安装槽进行安装及支承,然后将两个檐沟主体的一端分别搭接在两个端口内,使檐沟主体的一端紧贴安装于橡胶密封带上,之后再将上托架横跨在端口上,上托架一端的挡板与靠近墙体一侧的端口外壁抵接,另一端的扣件则下压与下托架的扣孔卡接扣紧,实现将檐沟主体的一端压接在连接端口处,同时上托架两端的下压筋将檐沟主体一端的内侧顶向端口的内壁,进一步增强压接作用,以使檐沟主体的一端能稳定紧密地与端口实现连接,并使橡胶密封带沿其径向得到全方位的压缩,起到对檐沟主体与端口连接的密封作用。
[0015]进一步,所述橡胶密封带采用类X型截面结构,所述橡胶密封带的两侧密封唇位对称分布。
[0016]在本技术中,橡胶密封带采用类X型截面结构,其两侧密封唇位对称分布,与檐沟主体外表面以及橡胶槽装配压缩后,实现了沿檐沟主体轴线方向两侧同时密封,增加了橡胶密封带与檐沟主体外表面及橡胶槽的压缩贴合面积,加强了橡胶密封带沿檐沟主体轴线方向的密封作用。
[0017]进一步,所述连接端口的两侧设有卡件,所述卡件设有卡槽,当所述檐沟主体的一
端搭接在所述连接端口的内壁上时,所述卡槽对所述檐沟主体一端的两侧边沿进行卡紧限位,以所述檐沟主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端口贴紧。
[0018]在进行连接安装时,檐沟主体一端的两侧边沿通过卡件的卡槽定向卡入,以使檐沟主体的一端往连接端口内推进搭接。卡件通过卡槽实现对檐沟主体的一端起导向推进和下压限位作用,使檐沟主体的一端搭接在连接端口的内壁上时,同时对橡胶密封带沿其径向进行全方位的压缩,保证檐沟主体与连接端口的连接贴合度,提高密封性能。
[0019]进一步,所述檐沟主体的两侧边沿设有第一圆弧面,所述连接端口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弧面适配的第二圆弧面。
[0020]进一步,所述连接端口的内表面内凹形成所述橡胶槽,所述橡胶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连接端口的两侧边沿,以使所述橡胶槽的两端顶部形成有圆弧段。
[0021]进一步,所述橡胶密封带两端的安装位置止于所述橡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檐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檐沟连接件(1),所述檐沟连接件(1)设有两个半圆形的连接端口(101),且端口处设有半圆形的橡胶槽(102),槽内安装有橡胶密封带(2);若干个檐沟主体(3),所述檐沟主体(3)为半圆形檐沟;若干个安装托架,所述安装托架包括下托架(4)和上托架(5),所述下托架(4)的一侧固定在墙上,且设有半圆形的安装槽(401);所述檐沟连接件(1)的两个连接端口(101)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下托架(4)的安装槽(401)内,每个所述檐沟连接件(1)的两个连接端口(101)的内壁分别搭接一个所述檐沟主体(3)的一端,且所述檐沟主体(3)的外壁与所述橡胶密封带(2)接触密封,所述上托架(5)横跨在所述安装槽(401)的上方与所述下托架(4)配合,将所述檐沟主体(3)的一端压接固定在所述连接端口(101)处,以此将若干个所述檐沟主体(3)通过所述檐沟连接件(1)首尾相连组成所述檐沟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檐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架(4)为U型结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在墙体,另一侧的末端设有扣孔(402);所述上托架(5)为杆状,一端设有与所述扣孔(402)配合的扣件(501),另一端设有挡板(502);当所述檐沟主体(3)的一端搭接在所述连接端口(101)的内壁上时,所述上托架(5)的挡板(502)与所述连接端口(101)一侧的外壁抵接,所述上托架(5)的扣件(501)则与所述下托架(4)的扣孔(402)卡接,以使所述上托架(5)将所述檐沟主体(3)压接固定在所述连接端口(101)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檐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架(5)的两端均设有压筋(503),在对所述檐沟主体(3)的一端进行压接固定时,所述上托架(5)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健雄谭伟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联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