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的空调冷凝器左右侧板,包括冷凝器板,所述冷凝器板两侧设有侧板,且侧板内表面上固定有两个安装框,两个所述安装框顶部和底部内部转动安装有直角板,且直角板的直角内侧面与冷凝器板直角边外表面挤压接触,通过挤压板和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减小冷凝器板上下的抖动,向气囊充气口内部注入气体,保持气囊膨胀后能与冷凝器板的两侧表面接触,减少冷凝器板所发生的前后的晃动,相对于现有技术,安装和拆卸省去大量螺栓的不便性,节约拆卸的时间,便于更换侧板,同时在没有较多固定安装作用下,噪音减小,且通过包裹的作用将冷凝器板进行安装,保证其安装时足够稳定。足够稳定。足够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的空调冷凝器左右侧板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冷凝器安装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更换的空调冷凝器左右侧板。
技术介绍
[0002]家用空调在制冷时,室外机里的换热器(也称为热交换器)称为冷凝器,而室内机里的换热器称为蒸发器。冷凝器的放热的过程,其将高温高压的气态氟利昂在室外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变成低温高压的液态氟利昂,现有移动空调冷凝器由前后两排构成,因此在冷凝器的两侧需要增加侧板来将冷凝器安装在指定位置。
[0003]冷凝器长期工作后,侧板上会粘附较多的灰尘,如果不及时清理则会导致冷凝器制冷效果降低,现有的冷凝器两侧的侧板为螺丝固定安装,该种安装方式后期拆卸更换侧板不便,且螺丝安装的固定方式,在冷凝器工作时会发生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的空调冷凝器左右侧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新颖,通过将冷凝器板安装在安装框内部,通过四个直角板对其四角处进行夹持,在顶框和安装框配合作用下将冷凝器板包裹式安装,在竖板和挤压板的作用下,对冷凝器板工作时所产生的抖动进行缓冲,减小其发出的噪音。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更换的空调冷凝器左右侧板,包括冷凝器板,所述冷凝器板两侧设有侧板,且侧板内表面上固定有两个安装框,两个所述安装框顶部和底部内部转动安装有直角板,且直角板的直角内侧面与冷凝器板直角边外表面挤压接触,所述冷凝器板一侧的两个安装框顶部和底部均转动安装有盖框。
[0006]进一步的,所述盖框另一端的两侧插接有锁定螺栓,且冷凝器板另一侧的两个安装框顶部和底部表面开设有螺孔,且盖框通过锁定螺栓啮合安装在冷凝器板另一侧的安装框顶部和底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盖框内部对应两个冷凝器板的位置设有挤压板,且挤压板与盖框内壁之间等距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冷凝器板顶部和底部与对应的挤压板挤压接触。
[0008]进一步的,所述盖框内部位于两个挤压板的两侧固定有三个气囊,三个所述气囊分别与冷凝器板顶部和底部的两侧表面挤压接触,且气囊的充气口穿出盖框顶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直角板朝向外侧的直角面内侧表面上设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与冷凝器板边角挤压接触,所述橡胶垫底部转动连接有螺杆,且螺杆啮合穿出直角板底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直角板与安装框的转轴连接处安装有扭力弹簧。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对应直角板竖直面设有竖板,且竖板与直角板的竖直面挤压接触,所述安装框和侧板对应竖板的位置开设有收纳槽,且收纳槽内部对称固定有两个
滑杆,且滑杆表面上对称滑动套接有两个滑套,所述滑套外侧表面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杆,且连杆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竖板背面,两个所述连杆呈交叉状与竖板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滑杆表面上位于收纳槽与滑套之间套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收纳槽内壁和滑套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更换的空调冷凝器左右侧板,包括冷凝器板;侧板;安装框;直角板;橡胶垫;螺杆;扭力弹簧;竖板;连杆;收纳槽;滑杆;第一弹簧;滑套;盖框;锁定螺栓;挤压板;第二弹簧;气囊。
[0014]1.该一种便于更换的空调冷凝器左右侧板通过直角板的作用下,对冷凝器板的四角进行包裹,配合安装框对冷凝器板起到了夹持限位作用,直角板通过扭力弹簧能够减小冷凝器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晃动。
[0015]2.该一种便于更换的空调冷凝器左右侧板通过挤压板和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减小冷凝器板上下的抖动,向气囊充气口内部注入气体,保持气囊膨胀后能与冷凝器板的两侧表面接触,减少冷凝器板所发生的前后的晃动。
[0016]3.该一种便于更换的空调冷凝器左右侧板当冷凝器产生左右的晃动时,直角板转动并挤压竖板,竖板朝向收纳槽移动,两个交叉设置的连杆转动带动各自的滑套沿着滑杆表面滑动并压缩第一弹簧,对冷凝器板所产生的横向晃动进行缓冲作用。
[0017]4.该一种便于更换的空调冷凝器左右侧板相对于现有技术,安装和拆卸省去大量螺栓的不便性,节约拆卸的时间,便于更换侧板,同时在没有较多固定安装作用下,噪音减小,且通过包裹的作用将冷凝器板进行安装,保证其安装时足够稳定。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更换的空调冷凝器左右侧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更换的空调冷凝器左右侧板的侧板与盖框连接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更换的空调冷凝器左右侧板的盖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更换的空调冷凝器左右侧板的安装框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2]图5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更换的空调冷凝器左右侧板的安装框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3]图中:1、冷凝器板;2、侧板;21、安装框;22、直角板;221、橡胶垫;222、螺杆;223、扭力弹簧;23、竖板;231、连杆;24、收纳槽;241、滑杆;242、第一弹簧;243、滑套;3、盖框;31、锁定螺栓;32、挤压板;33、第二弹簧;34、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5]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的空调冷凝器左右侧板,包括冷凝器板1,所述冷凝器板1两侧设有侧板2,且侧板2内表面上固定有两个安装框21,两个所述安装框 21顶部和底部内部转动安装有直角板22,且直角板22的直角内侧面
与冷凝器板1直角边外表面挤压接触,所述冷凝器板1一侧的两个安装框21顶部和底部均转动安装有盖框3,将两个侧板2安装在指定部位,随后打开盖框3,加工两组冷凝器板1安装在两个安装框21 内部,通过盖框3对冷凝器板1的顶部和底部进行覆盖,通过四个直角板22对冷凝器板1的四角夹持,代替原有的螺丝安装。
[0026]本实施例,所述盖框3另一端的两侧插接有锁定螺栓31,且冷凝器板1另一侧的两个安装框21顶部和底部表面开设有螺孔,且盖框3通过锁定螺栓31啮合安装在冷凝器板1另一侧的安装框21顶部和底部,所述盖框3内部对应两个冷凝器板1的位置设有挤压板32,且挤压板32与盖框3内壁之间等距固定有第二弹簧33,所述冷凝器板1顶部和底部与对应的挤压板32挤压接触,所述盖框3内部位于两个挤压板32的两侧固定有三个气囊34,三个所述气囊34分别与冷凝器板1顶部和底部的两侧表面挤压接触,且气囊34的充气口穿出盖框3顶部,在安装冷凝器板1之前,先将盖框3带有锁定螺栓 31的一端解锁,盖框3转动翻开,在冷凝器板1放入两个侧板2内部后,将盖框3转动覆盖在冷凝器板1顶部,并通过锁定螺栓31锁定,此时挤压板32与两个冷凝器板1的顶部和底部挤压接触,减小冷凝器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的空调冷凝器左右侧板,包括冷凝器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板(1)两侧设有侧板(2),且侧板(2)内表面上固定有两个安装框(21),两个所述安装框(21)顶部和底部内部转动安装有直角板(22),且直角板(22)的直角内侧面与冷凝器板(1)直角边外表面挤压接触,所述冷凝器板(1)一侧的两个安装框(21)顶部和底部均转动安装有盖框(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空调冷凝器左右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框(3)另一端的两侧插接有锁定螺栓(31),且冷凝器板(1)另一侧的两个安装框(21)顶部和底部表面开设有螺孔,且盖框(3)通过锁定螺栓(31)啮合安装在冷凝器板(1)另一侧的安装框(21)顶部和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空调冷凝器左右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框(3)内部对应两个冷凝器板(1)的位置设有挤压板(32),且挤压板(32)与盖框(3)内壁之间等距固定有第二弹簧(33),所述冷凝器板(1)顶部和底部与对应的挤压板(32)挤压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空调冷凝器左右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框(3)内部位于两个挤压板(32)的两侧固定有三个气囊(34),三个所述气囊(34)分别与冷凝器板(1)顶部和底部的两侧表面挤压接触,且气囊(34)的充气口穿出盖框(3)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孔贵,余雷,左军庭,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鼎欣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