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穿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4340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电动穿刺器,它包括穿刺器本体,内设摄像机构、驱动机构的可控式手持终端;无菌外壳以及穿刺器;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正反转电机;或所述驱动机构与穿刺器之间通过正反转机构连接;从而使穿刺器实现正/反向的往复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改变了现有穿刺器的前进模式,将原来的单项螺旋式前进变化为正/反向的往复旋转,从而使穿刺过程更加安全。更加安全。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穿刺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动穿刺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手动使用的穿刺器,需要人力进行穿刺,费时费力,并且穿刺过程中,不容易把控力度,容易过度穿刺造成内部器官受损。
[0003]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包括202110963212.X在内的穿刺器(如图12所示),通过搭配摄像头以及电机驱动的方式进行穿刺,另外搭配了多种防止过度穿刺的手段,例如图像识别等方式,防止过度穿刺。而传统的穿刺器螺纹进给方式,无论是人为控制电机启停,还是图像识别控制启停,一方面存在误判的情况,另一方面不能做到及时反应,实验过程中依然会出现对体内组织误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在于提供一种电动穿刺器,它通过模拟医生的穿刺手法进行穿刺,进一步减少过度穿刺的情况发生,减少手术过程中对体内组织误伤的情况。
[0005]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1.一种电动穿刺器,它包括
[0006]穿刺器本体1,内设摄像机构4、驱动机构5的可控式手持终端;
[0007]无菌外壳2,包覆于穿刺器本体1外;以及
[0008]穿刺器3,包括底座31、鞘管32以及针芯33,其中针芯33尾部与穿刺器本体1联动连接;同时无菌外壳2与穿刺器3为拆合式转动连接配合;
[0009]摄像机构4延伸入针芯33内且所述针芯33前端透明;
[0010]其中,所述驱动机构5为正反转电机;或
[0011]所述驱动机构5与穿刺器3之间通过正反转机构连接;从而使穿刺器3实现正/反向的往复旋转。
[0012]较之前技术而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改变了现有穿刺器的前进模式,将原来的单项螺旋式前进变化为正/反向的往复旋转,从而使穿刺过程更加安全。
[0014]2、保留了摄像头,确保摄像头可实时监测前端穿刺过程,方便施术者或系统在穿刺完成的时候,及时停止穿刺。
[0015]3、针芯、鞘管与穿刺器本体均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在完成穿刺后,进行手续手术操作。
[0016]4、穿刺器本体外侧套有无菌外壳,从而实现穿刺器本体的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所述方法的原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所述结构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所述结构的使用效果图;
[0020]图4为底座与穿刺器为卡扣式连接的示意图;
[0021]图5为穿刺器与无菌外壳为拆合式转动连接处的示意图;
[0022]图6为穿刺器本体的剖视图;
[0023]图7为正反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正反转机构处的放大图;
[0025]图9为电机齿轮与驱动机构连接的关系图;
[0026]图10为中转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穿刺器带有针芯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为现有技术的外形图。
[0029]标号说明:1穿刺器本体、2无菌外壳、21手动卡扣、3穿刺器、31底座、32鞘管、331环形凹槽、33针芯、4摄像机构、5驱动机构、61电机齿轮、62中转齿轮、63针芯齿轮、64第一拨动杆、65第二拨动杆、71显示屏、72控制板、73急停装置、74电源供给机构、75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
[0031]如图1

11所示:一种电动穿刺器,它包括
[0032]穿刺器本体1,内设摄像机构4、驱动机构5的可控式手持终端;
[0033]无菌外壳2,包覆于穿刺器本体1外;以及
[0034]穿刺器3,包括底座31、鞘管32以及针芯33,其中针芯33尾部与穿刺器本体1联动连接;同时无菌外壳2与穿刺器3为拆合式转动连接配合;
[0035]摄像机构4延伸入针芯33内且所述针芯33前端透明;
[0036]其中,所述驱动机构5为正反转电机;或
[0037]所述驱动机构5与穿刺器3之间通过正反转机构连接;从而使穿刺器3实现正/反向的往复旋转。
[0038]本技术中,穿刺器本体内部的摄像机构4、驱动机构5在专利号202110963212.X均已公开,且基本功能无太大差异,同样的无菌外壳2和穿刺器3本身的机构也并无太大差异,具体的拆装、使用方式均可以参考上述专利。主要区别在于电机的选择或正反转机构的增设,该区别机构最终会带来穿刺器的最终运行方式有别于现有技术。
[0039]具体的说,通过选择正反转电机或正反转机构,最终会实现穿刺器3实现正/反向的往复旋转。需要说明的是正反转电机的正反转频率可以通过程序进行控制,同样正反转机构的结构调整以及电机的转速,也能影响正反转频率。
[0040]而在其它使用方式上,和现有技术并无太大差别,通过将针芯33和无菌外壳2转动连接,其中针芯33穿过底座31和鞘管32,并且针芯33与穿刺器内软胶密封结构紧配。如图4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上,针芯33和底座31通过卡扣结构进行连接,即底座上设有卡扣,在针芯33上设有限位槽,通过卡扣对针芯33加以限位实现二者的固定连接。卡扣结构能够从图4中看出且为常规结构,故此处不再赘述。通过控制穿刺器的往复转动以模仿医生穿刺手法往复旋转进行穿刺,该过程同时被摄像机构记录并实时反馈或监控。当穿刺器穿过表层组织时,显示屏明显看出穿透腹部,而将针芯33抽离,将带底座31的鞘管32单独固定在表层组
织上,再通过鞘管进出不同的手术器械进行手术。需要说明的是,图4对应的实施例,为将针芯与底座31抽离,鞘管32单独固定在表层组织,再通过鞘管进出不同的手术器械进行手术。
[0041]这里的往复转动指的是穿刺器3正转一定角度而后反转相同的角度回原来的位置。
[0042]如图5所示:所述无菌外壳2前端设有手动卡扣21,针芯33尾部设有与手动卡扣21配合的环状卡槽331,实现无菌外壳2与穿刺器3为拆合式转动连接。
[0043]这里的手动卡扣21为按压式卡扣;将穿刺器插入指定端头,当环状卡槽331和手动卡扣21对接配合时,手动卡扣21会卡住环形卡槽331实现穿刺器3和无菌外壳2的转动连接。而通过按压手动卡扣21,可以实现按压式卡扣和环状卡槽331的分离,进而实现穿刺器3和无菌外壳2的分离。
[0044]这里穿刺器3实现正/反向的往复旋转,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0045]实施例1
[0046]驱动机构采用正反转电机,当驱动机构5为正反转电机时,针芯33的尾部设有从动齿轮,电机的输出轴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互啮合。
[0047]这里的正反转电机,可以通过预设的程序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具体可以控制电机正反转的角度,速率等参数。
[0048]实施例2
[0049]如图7

11所示:增设了正反转机构,所述正反转机构包括电机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穿刺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穿刺器本体(1),内设摄像机构(4)、驱动机构(5)的可控式手持终端;无菌外壳(2),包覆于穿刺器本体(1)外;以及穿刺器(3),包括底座(31)、鞘管(32)以及针芯(33),其中针芯(33)尾部与穿刺器本体(1)联动连接;同时无菌外壳(2)与穿刺器(3)为拆合式转动连接配合;摄像机构(4)延伸入针芯(33)内且所述针芯(33)前端透明;其中,所述驱动机构(5)为正反转电机;或所述驱动机构(5)与穿刺器(3)之间通过正反转机构连接;从而使穿刺器(3)实现正/反向的往复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外壳(2)前端设有手动卡扣(21),针芯(33)尾部设有与手动卡扣(21)配合的环状卡槽(331),实现无菌外壳(2)与穿刺器(3)为拆合式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穿刺器,其特征在于:当驱动机构(5)为正反转电机时,针芯(33)的尾部设有从动齿轮,电机的输出轴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博泽朱丽珊许得坤胡林锋杨彬彬罗燕兰林聪杰
申请(专利权)人: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