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点餐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4223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助点餐机,涉及自助点餐技术领域,包括点餐机主体、显示屏和连接座,所述点餐机主体的一端位于显示屏的两端设置有延伸贯穿至点餐机主体内部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座、毛刷座、按压块、卡块和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实现对毛刷座拆卸的功能,往复丝杆转动使固定座移动至连接座的底端,挤压块对卡块进行挤压,卡块缩回毛刷座的内部,卡块解除与固定座的卡住状态,按压两个按压块,按压块移动并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按压块移动使固定块移动,固定块从长形槽内部的固定槽内移出,固定块解除与固定槽的卡住状态,此时可向外侧拉动毛刷座使毛刷座与固定座分离,从而实现对毛刷座拆卸的功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助点餐机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助点餐
,具体是自助点餐机。

技术介绍

[0002]自助点餐是指顾客通过自助点餐终端自助点餐下单,就座后将打印的小票给服务员,通过服务员直接下单,从而解放大量点餐人力需求的新型点餐方式,目前餐饮业面临用人荒、人力成本急剧上升的局面,并且日趋严重,用机器部分替代服务员的点餐工作,降低服务员的需求量,减少服务员的工作量,避免错单,漏单,提高点餐、送餐的效率,避免顾客在等位期间焦躁不安,“无事可做”,提升用餐体验。
[0003]目前的自助点餐机在使用时,需要使用者接触点餐机的显示屏屏幕,使用较多次数后,显示屏屏幕的表面会粘附较多的杂质,需要定期对显示屏的屏幕表面的杂质进行清理,但是清理毛刷长时间使用后,清理毛刷表面会粘附杂质,需要对清理毛刷进行拆卸清洗,但是目前的毛刷装置大多与设备通过螺栓固定,对毛刷装置拆卸时需要拧松多个螺栓,不便于对清理毛刷进行快速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不便于对清理毛刷进行快速拆卸的问题,提供自助点餐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助点餐机,包括点餐机主体、显示屏和连接座,所述显示屏设置在点餐机主体的一端,所述连接座通过螺栓固定于点餐机主体的一端且位于显示屏的上方,所述点餐机主体的一端位于显示屏的两端设置有延伸贯穿至点餐机主体内部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座、毛刷座、按压块、卡块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显示屏的一侧,且从点餐机主体的外壁延伸贯穿至点餐机主体的内部,所述毛刷座设置在固定座的内部,所述按压块对称设置在毛刷座的内部,所述卡块对称设置在毛刷座的上端,且从毛刷座的上端延伸贯穿至毛刷座的内部,所述固定块注塑成形于按压块的上端,且从毛刷座的内部延伸贯穿至毛刷座的上方。
[0006]如此,通过设置显示屏便于使用者通过显示屏触屏点餐,通过设置连接座便于对卡块进行挤压,从而使卡块与固定座解除卡住状态,通过设置固定机构便于对毛刷座进行固定,便于对毛刷座进行拆卸,通过设置毛刷座便于毛刷座与显示屏接触并对显示屏进行刮擦。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有往复丝杆、滑动杆、传动电机、挤压块、贯穿槽、长形槽、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往复丝杆位于点餐机主体的内部且位于显示屏的一端,所述传动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点餐机主体的内部,且位于往复丝杆的底端,所述滑动杆位于显示屏远离往复丝杆的一端,所述挤压块注塑成形于连接座的底端,所述贯穿槽对称开设在固定座的上端,所述长形槽开设在固定座的内部上端,且位于两个贯穿槽之间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按压块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位于卡块的底端。
[0008]如此,自助点餐机使用时,使用者可通过显示屏触屏进行点餐,当点餐机长时间使用后,显示屏表面会粘附较多的杂质,当需要对显示屏表面进行清洁时,通过控制器控制传动电机运行,传动电机运行使往复丝杆转动,往复丝杆转动使固定座移动,固定座移动使毛刷座移动,毛刷座移动并与显示屏的表面接触,毛刷座对显示屏的表面进行刮擦,从而实现对显示屏表面杂质清理的功能,通过设置往复丝杆便于固定座和毛刷座往复移动,从而便于对显示屏进行往复刮擦,当毛刷座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毛刷座进行拆卸清理,可通过控制器控制传动电机运行,传动电机运行往复丝杆转动转动,往复丝杆转动使固定座移动至连接座的底端,连接座底端的挤压块与卡块接触并对卡块进行挤压,卡块缩回毛刷座的内部,卡块下移并对第二弹簧进行压缩,此时卡块解除与固定座的卡住状态,此时使用者同时按压两个按压块,按压块移动并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按压块移动使固定块移动,固定块从长形槽内部的固定槽内移出,固定块解除与固定槽的卡住状态,此时可向外侧拉动毛刷座使毛刷座与固定座分离,从而实现对毛刷座拆卸的功能,当清洗后,需要安装毛刷座时,使毛刷座进入固定座的内部,固定座内壁对卡块进行挤压,卡块下移并对第二弹簧进行压缩,当毛刷座完全进入固定座内部时,此时卡块移动至贯穿槽位置处,由于挤压块位于贯穿槽的内壁,挤压块对卡块保持挤压状态,此时松开对按压块的按压,第一弹簧回弹,按压块移动至初始位置,按压块移动使固定块移动,固定块移动并进入固定槽内,固定块与固定槽保持卡住状态,从而实现对毛刷座安装的功能,此时可通过控制器控制传动电机运行,传动电机运行使往复丝杆转动,往复丝杆转动使固定座和毛刷座下移,毛刷座下移使挤压块解除对卡块的挤压,第二弹簧回弹,卡块上移并贯穿至贯穿槽的上方,从而实现加强对毛刷座固定的功能,由于卡块与贯穿槽保持卡住状态,此时无法再通过按压按压块对毛刷座进行拆卸。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杆与点餐机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往复丝杆与点餐机主体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往复丝杆的外壁设置有往复螺纹,所述固定座的内壁设置有滚珠;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对称设置有连接槽,所述毛刷座的外壁对称设置有与连接槽相匹配的连接块,所述挤压块的外壁与贯穿槽的内壁相匹配。
[0010]如此,通过设置往复丝杆便于往复丝杆转动使固定座和毛刷座进行往复移动,通过设置滑动杆便于固定座沿着滑动杆的外壁移动,通过设置连接槽和连接块便于毛刷座和固定座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块的外壁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毛刷座的内部与卡块相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一限位槽,所述卡块的上端呈斜面状;所述按压块呈倒“L”形,所述按压块的外壁对称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毛刷座的内壁与按压块相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与第二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槽。
[0012]如此,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块和第一限位槽便于卡块受固定座挤压时沿着第一限位槽移动,通过设置按压块便于按压按压块使按压块沿着第二限位槽移动,通过按压块移动使固定块移动,从而使固定块与固定槽解除卡住状态。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长形槽的内壁两端设置有与固定块相匹配的固定槽,所述点餐机主体的外壁一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传动电机电性连接。
[0014]如此,通过设置固定槽便于固定块进入固定槽内与固定槽保持卡住状态,通过固
定块与固定槽保持卡住状态从而实现对毛刷座固定的功能,通过设置控制器便于通过控制器控制传动电机运行,通过传动电机运行实现往复丝杆转动的功能。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实现对毛刷座拆卸的功能,往复丝杆转动使固定座移动至连接座的底端,挤压块对卡块进行挤压,卡块缩回毛刷座的内部,卡块解除与固定座的卡住状态,此时使用者同时按压两个按压块,按压块移动并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按压块移动使固定块移动,固定块从长形槽内部的固定槽内移出,固定块解除与固定槽的卡住状态,此时可向外侧拉动毛刷座使毛刷座与固定座分离,从而实现对毛刷座拆卸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助点餐机,包括点餐机主体(1)、显示屏(2)和连接座(3),所述显示屏(2)设置在点餐机主体(1)的一端,所述连接座(3)位于显示屏(2)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点餐机主体(1)的一端位于显示屏(2)的两端设置有延伸贯穿至点餐机主体(1)内部的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有固定座(401)、毛刷座(408)、按压块(409)、卡块(411)和固定块(413),所述固定座(401)设置在显示屏(2)的一侧,所述毛刷座(408)设置在固定座(401)的内部,所述按压块(409)对称设置在毛刷座(408)的内部,所述卡块(411)对称设置在毛刷座(408)的上端,所述固定块(413)设置在按压块(409)的上端,且从毛刷座(408)的内部延伸贯穿至毛刷座(408)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点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还包括有往复丝杆(402)、滑动杆(403)、传动电机(404)、挤压块(405)、贯穿槽(406)、长形槽(407)、第一弹簧(410)和第二弹簧(412),所述往复丝杆(402)位于显示屏(2)的一端,所述传动电机(404)位于往复丝杆(402)的底端,所述滑动杆(403)位于显示屏(2)远离往复丝杆(402)的一端,所述挤压块(405)对称设置在连接座(3)的底端,所述贯穿槽(406)对称开设在固定座(401)的上端,所述长形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派客朴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