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终端的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9781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身份数据识别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基于移动终端的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包括盒体和铰接在盒体顶部靠后的上盖,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中控模块,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无线识别区,无线识别区顶部设置有安装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无线识别区、人脸识别区,可采用人脸识别、刷身份证的方式进行身份识别,也可以利用具有NFC功能的手机等移动终端,将会员卡直接在手机中生成虚拟卡采用手机公交卡的技术,人员进行刷卡时,移动终端直接靠近无线识别区上方,即可进行识别,人员无需再携带实体会员卡,且本功能直接利用手机的NFC功能,无需再进行实体会员卡制作等硬件设备的投入,只需进行手机端的软件日常更新维护即可。手机端的软件日常更新维护即可。手机端的软件日常更新维护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移动终端的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身份数据识别
,特别涉及基于移动终端的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支付已经成为了非常普遍的支付方式。网络支付是指电子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使用安全电子支付手段通过网络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主要包括有电子货币类,电子信用卡类,电子支票类。网络支付可以使用POS终端,移动终端和计算机终端等,而支付时通常采用人脸识别或刷卡的方式进行。
[0003]在进行身份识别时,采用的方式单一,采用刷卡的方式时,办理的实体卡片容易丢失,无法很好的结合现有的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身份识别,避免上述问题。
[0004]因此,专利技术基于移动终端的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移动终端的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移动终端的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移动终端的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包括盒体(1)和铰接在盒体(1)顶部靠后的上盖(2),所述盒体(1)内部设置有中控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部设置有无线识别区(4),无线识别区(4)顶部设置有安装架(5),安装架(5)呈平放的U型结构,U型结构的底端处固定连接有竖移杆(6),盒体(1)内壁两侧靠后的位置处开设有供竖移杆(6)导向的竖移槽(7),U型结构的两端之间设置有沿其内侧横向滑动的人脸识别区(8),人脸识别区(8)两侧均设置有横移杆(9),U型结构的内侧开设有供横移杆(9)后移的横移槽,安装架(5)的底面设置有插入孔,无线识别区(4)顶部设置有插入杆(10),插入杆(10)顶端呈球体,且整体为橡胶材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识别区(4)包括身份证识别器(41)和会员卡识别器(42),会员卡识别器(42)包括近场感应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指示灯模块,近场感应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均与中控模块(3)电性连接,近场感应模块包括NFC驱动电路以及与所述NFC驱动电路电连接的NFC天线电路,所述NFC驱动电路用于驱动NFC天线电路感应并读取NFC标签,所述NFC标签利用带有NFC功能的手机生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区(8)包括壳体(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银通物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