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行李箱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413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行李箱盖板,所述汽车行李箱盖板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层、带孔平板层、蜂窝夹心层、无孔平板层和底布层;所述带孔平板层中的孔与所述蜂窝夹心层中的蜂窝空腔互相贯通;所述汽车行李箱盖板利用亥姆霍兹共振吸声原理,在特定的频段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吸声性能,进而可以降低车内噪声,提升驾乘人员乘坐舒适度,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行李箱盖板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行李箱盖板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行李箱盖板。

技术介绍

[0002]行李箱盖板是车辆行李箱中的内饰之一,具有承载物品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车内噪声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车辆后部的轮胎噪声、排气管噪声、后电机噪声等会通过行李箱传递到人耳处,特别是两厢轿车和SUV车型,相较于三厢轿车,通过行李箱传递的噪声更为明显。
[0003]现有的行李箱盖板多采用PU喷涂纸蜂窝板或PP蜂窝板等方案。CN214220033U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吸音板,包括上层金属板和下层金属板,所述上层金属板与下层金属板之间均匀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上层金属板与下层金属板上,相邻所述隔板之间设有吸音棉、固定面板与蜂窝夹心层,所述固定面板设在蜂窝夹心层的两侧面,所述吸音棉设在蜂窝夹心层的外侧面,吸音板的两端设有第一连接端口与第二连接端口,相邻吸音板通过第一连接端口与第二连接端口插接配合连接;该新型复合吸音板便于装配拼接,结构稳定,具有良好的吸音效果,适合推广使用。CN212765638U公开了一种车门防撞加强板,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缓冲层、防撞夹心层和下缓冲层,所述防撞夹心层包括上侧板、下侧板和设置于上侧板和下侧板之间的蜂窝骨架,所述下缓冲层与下侧板贴合设置,并包绕至上侧板的表面形成包边,所述上缓冲层贴合包边设置,所述上侧板上开设有多个微孔,所述蜂窝骨架为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蜂窝结构,所述蜂窝骨架由多个截面呈内凹六边形的胞元衔接构成,所述胞元的轴线与上侧板和下侧板平行,所述蜂窝骨架中填充有泡沫铝。该技术的车门防撞加强板质轻且具有优异的防撞击性能和吸音降噪性能。
[0004]上述吸音板在开发过程中比较重视承载性能,对声学性能的要求不高,导致现有行李箱盖板对车辆后部噪声降低的贡献很小。
[0005]因此,开发一种具有高吸声性能的行李箱盖板,以降低车内噪声,提升驾乘人员乘坐舒适度,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行李箱盖板,所述汽车行李箱盖板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层、带孔平板层、蜂窝夹心层、无孔平板层和底布层;所述带孔平板层中的孔与所述蜂窝夹心层中的蜂窝空腔互相贯通。所述汽车行李箱盖板具有较高的吸声性能,可以降低车内噪声,提升驾乘人员乘坐舒适度,同时还具有其工艺可实现性和较高的承载性能。
[0007]为达到此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行李箱盖板,所述汽车行李箱盖板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层、带孔平板层、蜂窝夹心层、无孔平板层和底布层;
[0009]所述带孔平板层中的孔和所述蜂窝夹心层中的蜂窝空腔互相贯通。
[0010]本技术提供的汽车行李箱盖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和剖面结构示意图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1和图2中,1代表面层,2代表带孔平板层,面层1的一侧直接与空气接触,另外一侧与带孔平板层2接触,面层1和带孔平板层2通过粘结剂粘结在一起,6代表带孔平板层中的孔,3代表蜂窝夹芯层,带孔平板层2中设置有孔,孔的位置是根据蜂窝夹芯层3的蜂窝空腔的位置进行设置的,需要使带孔平板层2中的孔和蜂窝夹心层3中的蜂窝空腔互相贯通,而对于带孔平板层2中孔的具体分布方式其实不做特殊限定,4代表无孔平板层,带孔平板层2、蜂窝夹心层3和无孔平板层4的材料可以相同,进而可以一体成型,而无需使用粘结剂;5代表底布层,底布层5的一侧与无孔平板层4粘结在一起,另一侧与汽车底板接触。
[0011]优选地,所述面层为PET面毯。
[0012]优选地,所述面层的厚度为2~5mm,例如2.2mm、2.4mm、2.6mm、2.8mm、3mm、3.2mm、3.4mm、3.6mm、3.8mm、4.2mm、4.4mm、4.6mm或4.8mm等。
[0013]优选地,所述面层的面密度为200~1000gsm,例如300gsm、400gsm、500gsm、600gsm、700gsm、800gsm或900gsm等。
[0014]优选地,所述带孔平板层的厚度为0.5~3mm,例如0.7mm、0.9mm、1.1mm、1.3mm、1.5mm、1.7mm、1.9mm、2.1mm、2.3mm、2.5mm、2.7mm或2.9mm等。
[0015]优选地,所述带孔平板层的材料可以是塑料或PU喷涂玻纤板,优选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氯乙烯层中的任意一种。
[0016]优选地,所述带孔平板层中孔的孔径为0.2~3mm,例如0.4mm、0.6mm、0.8mm、1mm、1.2mm、1.4mm、1.6mm、1.8mm、2mm、2.2mm、2.4mm、2.6mm或2.8mm等。
[001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提供的汽车行李箱盖板中,带孔平板层中的孔的孔径不限于一种,可以设置多种孔径的孔,只要保证孔与蜂窝夹芯层的蜂窝空腔互相贯通即可。
[0018]优选地,所述蜂窝夹心层中的每一个蜂窝空腔均与带孔平板层中的至少一个孔互相贯通。
[001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蜂窝夹心层中的每一个蜂窝空腔均与带孔平板层中的至少一个孔相互贯通,优选为每一个蜂窝空腔均与带孔平板层中1~5个孔(例如2、3或4)相互贯通,具体可以根据蜂窝空腔的边长或直径以及孔的孔径来决定。
[0020]优选地,所述蜂窝夹芯层的厚度为2~50mm,例如5mm、10mm、15mm、20mm、25mm、30mm、35mm、40mm或45mm等。
[0021]优选地,所述蜂窝夹心层的材料可以是塑料或纸,优选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氯乙烯层中的任意一种。
[0022]优选地,所述蜂窝空腔为正多边形(可以为正方形、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等),所述正多边形的边长为10~50mm,例如15mm、20mm、25mm、30mm、35mm、40mm、45mm或50mm等;
[0023]或所述蜂窝空腔为圆形,所述圆形的直径为10~50mm,例如15mm、20mm、25mm、30mm、35mm、40mm、45mm或50mm等。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蜂窝空腔”泛指带空腔的结构,而并不仅仅局限于正六边形组成的蜂窝空腔。
[0025]优选地,所述无孔平板层的厚度为0.5~3mm,例如0.7mm、0.9mm、1.1mm、1.3mm、1.5mm、1.7mm、1.9mm、2.1mm、2.3mm、2.5mm、2.7mm或2.9mm等。
[0026]优选地,所述无孔平板层的材料可以是塑料或PU喷涂玻纤板,优选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氯乙烯层中的任意一种。
[0027]在本技术中,为了使得带孔平板层、蜂窝空腔层和无孔平板层方便加工一体成型,优选相同的材料。
[0028]优选地,所述底布层的厚度为1~3mm,例如1.2mm、1.4mm、1.6mm、1.8mm、2mm、2.2mm、2.4mm、2.6mm或2.8mm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行李箱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行李箱盖板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层、带孔平板层、蜂窝夹心层、无孔平板层和底布层;所述带孔平板层中的孔与所述蜂窝夹心层中的蜂窝空腔互相贯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行李箱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为PET面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行李箱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的厚度为2~5 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行李箱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平板层的厚度为0.5~3 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行李箱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孔径为0.2~3 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行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育莹田秀杰黄威朱可达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