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用磁珠试剂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397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外诊断用磁珠试剂瓶,包括瓶体,具有一上开口的承载腔,承载腔的腔底上设置有中间高四周低的弧形凸起,承载腔内盛装有多个磁珠;瓶盖,适配扣合于瓶体上,用于密封承载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瓶体的承载腔底部设置中间高四周低的弧形凸起,从而使盛装其内的磁珠向弧形凸起的四周滚动,避免所有磁珠都聚集在一起,增大磁珠分布的面积,减少聚集,有效降低磁珠凝集的风险;并且还使磁珠尽可能的远离瓶体的中轴线,使磁珠的离心半径尽可能大,从而保证瓶体沿中轴线转动进行混匀操作时磁珠能够获得更大的离心力,降低混匀难度,保证混匀效果。保证混匀效果。保证混匀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体外诊断用磁珠试剂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检测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体外诊断用磁珠试剂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磁珠试剂瓶内腔底部均采用凹面设计,磁珠在自然沉降之后会聚集在磁珠试剂瓶的内腔底部中心处,在试剂存储过程中,会进一步增加磁珠凝集的风险,从而提升磁珠的混匀难度;另外,磁珠聚集在磁珠试剂瓶内腔底部中心处,还会导致磁珠的离心半径(即磁珠到磁珠试剂瓶内腔底部圆心的距离)很小,而磁珠混匀主要是通过磁珠试剂瓶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完成的,磁珠的离心半径越小,受到的离心力越小,混匀的难度也就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外诊断用磁珠试剂瓶。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所述的体外诊断用磁珠试剂瓶,包括:
[0006]瓶体,具有一上开口的承载腔,所述承载腔的腔底上设置有中间高四周低的弧形凸起,承载腔内盛装有多个磁珠;及
[0007]瓶盖,适配扣合于所述瓶体上,用于密封所述承载腔。
[0008]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瓶体的承载腔底部设置中间高四周低的弧形凸起,从而使盛装其内的磁珠向弧形凸起的四周滚动,避免所有磁珠都聚集在一起,增大磁珠分布的面积,减少聚集,有效降低磁珠凝集的风险;并且还使磁珠尽可能的远离瓶体的中轴线,使磁珠的离心半径尽可能大,从而保证瓶体沿中轴线转动进行混匀操作时磁珠能够获得更大的离心力,降低混匀难度,保证混匀效果。
[0009]进一步的,为了避免试剂针在抽取盛装于瓶体内的样本液时弧形凸起的外沿周围残留较多的死体积液体,一般弧形凸起中心与四周边沿之间的高度差不宜过高,保持弧形凸起中心处的高度h为0.5~5mm即可。
[0010]进一步的,在所述弧形凸起上沿周向均布有多条凸肋,所述凸肋紧贴弧形凸起的弧面设置,并呈发散状分布;凸肋的设置能够在弧形凸起上均匀的分割出多个区域,从而能够更好的打散磁珠,防止磁珠聚集。
[0011]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凸起位于所述承载腔的腔底中心处,使弧形凸起外侧的承载腔腔底形成一环形承托平面,所述环形承托平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磁珠的直径,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磁珠在离心时的转动。
[0012]进一步的,在所述瓶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对扰动拨板,两所述扰动拨板对称设置于所述承载腔的左右两侧,扰动拨板的长度方向与瓶体的高度方向一致;扰动拨板能够在盛装于瓶体内的试剂进行混匀操作时对试剂进行扰动,从而加强混匀效果。
[0013]进一步的,为了能够与现有的全自动检测分析仪器配合使用,确保仪器的试剂针能够轻松穿过瓶盖伸入瓶体内,在所述瓶盖中心处开设有一用于试剂针穿入的穿孔,所述穿孔内沿周向设置有一环形卡台,所述环形卡台上方热压有一用于封盖穿孔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可为橡胶垫或硅胶垫,所述密封垫的正对环形卡台内圆中心处下凹形成一弧形凹陷部,所述弧形凹陷部上开设有便于所述试剂针的针尖穿过的切口,所述切口呈十字型结构、Y型结构或米字型结构;另外,为保证瓶体在使用前的存储及密封,还在位于所述穿孔上方的所述瓶盖顶面上封盖有易撕膜。
[0014]进一步的,在所述瓶体的底部设置有一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的外侧壁上沿周向均布有用于适配卡接在混匀设备上的配合齿板,通过配合部上的配合齿板能够轻松且适配的将瓶体卡装在全自动检测分析仪器的混匀设备,并尽可能的保证瓶体在旋转过程中不会掉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A

A向剖视图。
[0017]图3是图1中瓶盖的纵剖图(爆炸状态)。
[0018]图4是图3中密封垫的俯视图。
[0019]图5是图1中瓶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体外诊断用磁珠试剂瓶,包括瓶体1及瓶盖2;具体的,瓶体1具有一上开口的承载腔3,承载腔3的腔底设置有中间高四周低的弧形凸起4,承载腔3内盛装有多个磁珠5,瓶盖2适配扣合于瓶体1上,用于密封承载腔3的上开口;其中,承载腔3底部的弧形凸起4能够使盛装在瓶体1内的磁珠5自然沉降后,尽可能远离弧形凸起4的中心,避免所有磁珠5都聚集在一起,增大磁珠5分布的面积,减少聚集,有效降低磁珠5凝集的风险,并且还可使磁珠5尽可能的远离瓶体1的中轴线,使磁珠5的离心半径尽可能大,从而保证瓶体1沿中轴线转动进行混匀操作时磁珠5能够获得更大的离心力,降低混匀难度,保证混匀效果。
[0023]为了进一步的使磁珠5分散开,如图2所示,还可在弧形凸起4上沿周向均布多条凸肋6,凸肋6呈弧形结构,紧贴弧形凸起4弧面设置,并且所有的凸肋6均应以弧形凸起4的中心为基点,呈发散状分布;通过凸肋6能够将弧形凸起6分成多个区域,从而更好的打散磁珠5,有效防止磁珠5聚集。另外,为了避免试剂针在抽取盛装于瓶体1内的样本液时弧形凸起4
的外沿周围残留较多的死体积液体,一般弧形凸起4中心与四周边沿之间的高度差不宜过高,保持弧形凸起4中心处的高度h为0.5~5mm即可;当然,还可将弧形凸起4设置于承载腔的腔底中心处,从而使弧形凸起4外侧的承载腔3腔底形成一环形承托平面,保证该环形成托平面的宽度大于磁珠5的直径即可,从而使磁珠5自然沉降后落于环形成托平面上,能够更好的保证磁珠5在离心时的转动。
[0024]进一步的,为了提升盛装于瓶体1内的试剂的混匀效果,还可在瓶体1的内侧壁上设置一对扰动拨板7,两扰动拨板7对称设置于承载腔3的左右两侧,扰动拨板7的长度方向与瓶体1的高度方向一致;通过扰动拨板7能够在盛装于瓶体1内的试剂进行混匀操作时对试剂进行扰动,从而加强混匀效果。
[0025]进一步的,为了能够与现有的全自动检测分析仪器配合使用,确保仪器的试剂针能够轻松穿过瓶盖2伸入瓶体1内,如图3、4所示,还可在瓶盖2中心处开设一用于试剂针穿入的穿孔8,并在穿孔8内沿周向设置一环形卡台9,此时可在环形卡台9上表面热压一用于封盖穿孔8的密封垫10,该密封垫10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垫或硅胶垫,密封垫10正对环形卡台9的内圆中心处呈向下凹陷的弧形凹陷部11,弧形凹陷部11上开设有便于试剂针穿过的切口12,切口12可呈十字型结构、Y型结构或米字型结构;当弧形凹陷部11受到自上而下的力时会使切口12轻松打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外诊断用磁珠试剂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具有一上开口的承载腔,所述承载腔的腔底上设置有中间高四周低的弧形凸起,承载腔内盛装有多个磁珠;及瓶盖,适配扣合于所述瓶体上,用于密封所述承载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诊断用磁珠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中心处的高度h为0.5~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诊断用磁珠试剂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弧形凸起上沿周向均布有多条凸肋,所述凸肋紧贴弧形凸起的弧面设置,并呈发散状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诊断用磁珠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位于所述承载腔的腔底中心处,使弧形凸起外侧的承载腔腔底形成一环形承托平面,所述环形承托平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磁珠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诊断用磁珠试剂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瓶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对扰动拨板,两所述扰动拨板对称设置于所述承载腔的左右两侧,扰动拨板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刘功成渠文涛孙冯博周金龙韩冉冉万鹏郑迪文史小芹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