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3923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茶具,其包括第一金属杯和第二金属杯,第一金属杯具有上部开口的第一容腔,第二金属杯具有上部开口的第二容腔,第二金属杯的下部设有多个过滤孔,第二金属杯的下部能够放入至第一容腔中,第二容腔能够通过过滤孔与第一容腔连通,第二金属杯能够与第一金属杯拆卸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外出时,可将第二金属杯的下部可放入至第一容腔中,体积较小,便于外出携带,第一金属杯和第二金属杯可重复使用,较为环保,装有热水时,有利于避免杯体的软化或产生异味,通过设置有过滤孔过滤茶叶,便于提升使用者的喝茶体验。茶体验。茶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茶具


[0001]本技术涉及饮用器具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茶具。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喝茶使用的茶具多为陶瓷或玻璃等材质,其一般包括有茶壶、盖置、茶滤、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等器具,其工具多样,在外出时携带较为不便,且容易破碎,由此,也诞生了如使用一次性纸杯或一次性塑料杯等杯具喝茶的方式,但使用一次性纸杯或一次性塑料杯进行喝茶,一方面,其较为不环保,另一方面,这些杯具较为简单,茶叶无法过滤,以及纸杯和塑料装有热水时易软化或产生异味,这些都大大地影响使用者的喝茶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便携式茶具,第二金属杯的下部可放入至第一容腔中,便于外出携带,第一金属杯和第二金属杯可重复使用,较为环保,装有热水时,有利于避免杯体的软化或产生异味,通过设置有过滤孔过滤茶叶,便于提升使用者的喝茶体验。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茶具,其包括第一金属杯和第二金属杯,所述第一金属杯具有上部开口的第一容腔,所述第二金属杯具有上部开口的第二容腔,所述第二金属杯的下部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第二金属杯的下部能够放入至所述第一容腔中,所述第二容腔能够通过所述过滤孔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所述第二金属杯能够与所述第一金属杯拆卸分离。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茶具,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将茶叶放入第一金属杯的第一容腔中,随后将第二金属杯的下部放入第一容置腔,往第二容腔中加入热水,热水通过第二金属杯下部的过滤孔进入第一容腔,以冲泡茶叶,通过第二金属杯的下部过滤茶叶,避免茶叶进入第二容腔,以方便提升使用者的喝茶体验;或者,将茶叶放入第二金属杯的第二容腔中,随后将第二金属杯的下部放入第一容置腔,往第二容腔中加入热水,热水通过第二金属杯下部的过滤孔进入第一容腔,以冲泡茶叶,喝茶时,将第一金属杯与第二金属杯分离,通过第二金属杯的下部过滤茶叶,茶叶留在第二容腔中,茶液留在第一容腔中,以方便提升使用者的喝茶体验。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外出时,可将第二金属杯的下部可放入至第一容腔中,体积较小,便于外出携带,第一金属杯和第二金属杯可重复使用,较为环保,装有热水时,有利于避免杯体的软化或产生异味,能够令使用者获得较好的喝茶体验。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金属杯的下部置于所述第一容腔中时,所述第二金属杯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容腔的内壁抵接。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金属杯设有第一阶梯部,所述第一阶梯部将所述第一金属杯分为第一上杯部和第一下杯部,所述第二金属杯设有第二阶梯部,所述第二阶梯部将所述第二金属杯分为第二上杯部和第二下杯部,所述第二金属杯的下部置
于所述第一容腔中时,所述第二下杯部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下杯部的内侧壁之间抵接,所述第二下杯部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上杯部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上杯部位于所述第一上杯部的上侧。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金属杯外侧设有第一防烫带。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防烫带为柔性带,所述第一防烫带的一端设有第一燕尾部,所述第一防烫带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燕尾部相适配的第一燕尾槽,所述第一燕尾部能够卡入所述第一燕尾槽,以使所述第一防烫带围成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所述第一防烫带套设于所述第一金属杯且与所述第一金属杯过盈配合。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金属杯外侧设有第二防烫带,所述第二防烫带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金属杯的上侧。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防烫带为柔性带,所述第二防烫带的一端设有第二燕尾部,所述第二防烫带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燕尾部相适配的第二燕尾槽,所述第二燕尾部能够卡入所述第二燕尾槽,以使所述第二防烫带围成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所述第二防烫带套设于所述第二金属杯且与所述第二金属杯过盈配合。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金属杯的上侧设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二金属杯的上侧设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防烫带位于所述第二凸缘的下侧,所述第二金属杯的下部置于所述第一容腔中时,所述第二防烫带抵接于所述第一凸缘的上侧。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金属杯的材质为铝或铝合金,所述第二金属杯的材质为铝或铝合金。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便携式茶具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能够盖设于所述第一金属杯的上侧并能够遮蔽所述第一容腔的上部开口,所述盖体能够盖设于所述第二金属杯的上侧并能够遮蔽所述第二容腔的上部开口。
[00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便携式茶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便携式茶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便携式茶具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中第一防烫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1中第二防烫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第一金属杯100、第一容腔101、第一阶梯部110、第一上杯部120、第一凸缘121、第一下杯部130、第一防烫带140、第一燕尾部141、第一燕尾槽142;
[0024]第二金属杯200、第二容腔201、过滤孔202、第二阶梯部210、第二上杯部220、第二凸缘221、第二下杯部230、第二防烫带240、第二燕尾部241、第二燕尾槽242;
[0025]盖体3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9]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参照图1、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杯(100),所述第一金属杯(100)具有上部开口的第一容腔(101);第二金属杯(200),所述第二金属杯(200)具有上部开口的第二容腔(201),所述第二金属杯(200)的下部设有多个过滤孔(202),所述第二金属杯(200)的下部能够放入至所述第一容腔(101)中,所述第二容腔(201)能够通过所述过滤孔(202)与所述第一容腔(101)连通,所述第二金属杯(200)能够与所述第一金属杯(100)拆卸分离,所述第二金属杯(200)外侧设有第二防烫带(240),所述第二防烫带(240)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金属杯(100)的上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杯(200)的下部置于所述第一容腔(101)中时,所述第二金属杯(200)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容腔(101)的内壁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杯(100)设有第一阶梯部(110),所述第一阶梯部(110)将所述第一金属杯(100)分为第一上杯部(120)和第一下杯部(130),所述第二金属杯(200)设有第二阶梯部(210),所述第二阶梯部(210)将所述第二金属杯(200)分为第二上杯部(220)和第二下杯部(230),所述第二金属杯(200)的下部置于所述第一容腔(101)中时,所述第二下杯部(230)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下杯部(130)的内侧壁之间抵接,所述第二下杯部(230)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上杯部(120)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上杯部(220)位于所述第一上杯部(120)的上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杯(100)外侧设有第一防烫带(14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烫带(140)为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剑友文燕鸾文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茶青鸟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