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品放置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387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药品放置板,包括板主体,所述板主体的两侧设有把手,板主体上设有若干个排列设置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下端与板主体转动连接,板主体位于转动板的两侧设有滑动槽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下端设有对称设置的固定杆,固定杆的上端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杆的下端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滑动槽靠近转动板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端部与滑块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挪动药剂,操作更加便捷,同时避免药剂混淆,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品放置板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药品放置板。

技术介绍

[0002]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属于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在日常对患者进行输液时,医护人员需要先将药剂取出放置在校核台上,药剂上一般贴有标签,标签上记载了药剂的名称和需要输液的患者信息。医护人员需要一一对药剂进行清点和核对。
[0003]当输液患者较多时,需要准备的药剂也就更多,医护人员只能把校核台上核对过的药剂挪到旁边的桌子上暂放,医护人员在移动药剂时,为了避免药剂输液顺序混淆,需要将校核台上的药剂按原有的顺序摆放在旁边的桌子上,这样不仅操作繁琐,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还容易将药剂摆放错误,医护人员进行输液时需要进行再次核对,降低了输液效率。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解决方式主要将不同患者的药剂放置在不同的药剂框内部进行存放,但是当患者较多时也需要将放置好药剂的药剂框移动到旁边的桌子上,移动时药剂框也只能一个一个移动,操作过于繁琐,无法将桌面上的药剂同时移动至另一桌面上。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品放置板,能够方便挪动药剂,操作更加便捷,同时避免药剂混淆,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0007]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8]一种药品放置板,包括板主体,所述板主体的两侧设有把手,板主体上设有若干个排列设置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下端与板主体转动连接,板主体位于转动板的两侧设有滑动槽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下端设有对称设置的固定杆,固定杆的上端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杆的下端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滑动槽靠近转动板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端部与滑块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板的下端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下端设有转动圆台,板主体上设有供转动圆台嵌入的转动槽,转动槽的上端设有盖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与转动板通过螺纹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上套设有橡胶套。
[0012]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两端设有挂钩,所述滑动槽的侧壁和滑块的侧壁上设有卡环,所述挂钩与卡环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板主体上还设有容置袋。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使用时,可将袋装或者玻璃瓶装的药剂依
次放置在各个转动板上,转动板两侧的固定架能够夹持转动板上的药剂进行固定,避免药剂倾倒。当药剂需要挪动时,医护人员只需将板主体通过两侧的把手提起,即可将所有药剂按顺序从校核台移动至其他桌面上,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药剂搬运效率,同时避免排列好的药剂发生混淆。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外形结构立体图。
[0016]图2为转动板的安装结构剖视图。
[0017]图3为滑块连接结构的剖面正视图。
[0018]图4为滑块连接结构的剖面侧视图。
[0019]图中:
[0020]板主体

1;转动槽

11;盖板

12;把手

2;转动板

3;支撑柱

31;
[0021]转动圆台

32;滑动槽

4;固定架

5;固定杆

51;倾斜段

511;
[0022]连接杆

52;滑块

53;弹簧

6;挂钩

61;卡环

7;容置袋

8。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4]如图1

4所示,一种药品放置板,包括板主体1,板主体1的两侧设有把手2,板主体1上设有若干个转动板3,转动板3在板主体 1的上表面阵列排列设置,并且转动板3的侧边设有序号标记,方便医护人员按序放置药剂。转动板3的下端与板主体1转动连接,板主体1位于转动板3的两侧设有滑动槽4和固定架5,固定架5的下端设有对称设置的固定杆51,固定杆51的上端通过连接杆52连接,固定杆51的下端设有滑块53,滑块53与滑动槽4滑动连接,滑动槽4靠近转动板3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弹簧6,弹簧6的端部与滑块53 连接,弹簧6主要采用拉簧,采用上述结构后,固定杆51在弹簧6 的弹力作用下被拉动靠近转动板3,医护人员先将板主体1放置在校核台上,之后医护人员对药剂进行校核后将药剂由上至下放置在转动板3上,固定杆51受到抵顶向外侧移动,之后固定杆51在弹簧6的作用力下夹紧药剂从而将药剂固定在转动板3上,使药剂固定更加牢固,避免挪动板主体1时药剂发生倾倒。此外医护人员可通过转动转动板3上的药剂瓶,使得药剂瓶上的标签始终保持向前,方便医护人员清点和核对。
[0025]优选的,转动板3的下端设有支撑柱31,支撑柱31的下端设有转动圆台32,板主体1上设有供转动圆台32嵌入的转动槽11,转动槽11的上端设有盖板12。采用上述结构后,转动圆台32与转动槽 11配合使得转动板3能够更加平稳的转动,盖板12能过对转动槽11 内的转动圆台32进行固定,盖板12与转动槽11可通过螺纹连接。
[0026]优选的,支撑柱31的上端与转动板3通过螺纹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转动板3和支撑柱31拆装更加便捷,并且能够方便盖板12 的安装。
[0027]优选的,固定杆51上套设有橡胶套。采用上述结构后,橡胶套具有缓冲的效果,降低夹持时对玻璃瓶身产生压力,避免玻璃瓶药剂的瓶身损坏,同时橡胶套能够增加提高摩擦力,使药剂固定更加牢固。
[0028]优选的,弹簧6的两端设有挂钩61,滑动槽4的侧壁和滑块53 的侧壁上设有卡环7,挂钩61与卡环7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方便弹簧6安装与更换。
[0029]优选的,固定杆51的上端设有倾斜段511。倾斜段511由下至上逐渐向外侧方向倾斜。采用上述结构后,当药剂瓶由上至下放置在转动板3上时,倾斜段511能够起到过渡导向的作用。
[0030]优选的,板主体1上还设有容置袋8。容置袋8能够用于放置小型的瓶装药剂,方便对患者的输液药物进行整合。
[0031]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品放置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主体,所述板主体的两侧设有把手,板主体上设有若干个排列设置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下端与板主体转动连接,板主体位于转动板的两侧设有滑动槽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下端设有对称设置的固定杆,固定杆的上端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杆的下端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滑动槽靠近转动板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端部与滑块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品放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的下端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下端设有转动圆台,板主体上设有供转动圆台嵌入的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惠敏张秦豫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