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槽形种植盆形成的种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376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58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槽形种植盆形成的种植架,包括种植盆,排水孔,蓄水槽,固定中空支撑柱和底座,种植盆上设有六个种植穴,其中,种植穴开口斜向上,种植穴与蓄水槽相通;蓄水槽为长条形状,蓄水槽内靠近种植穴一侧设有阶梯,阶梯上设有六个排水孔,其中六个排水孔对应每一种植穴分布,排水孔与底部贯通;种植盆的两端分别有两个固定中空支撑柱;固定中空支撑柱内部为上下贯通;种植盆底部内层有10mm凸出侧沿;凸出侧沿与底部下一级种植盆重叠;种植盆还配有底座,重叠的种植盆放置于底座之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大规模种植植物并且可对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和光照,并且提供了一定的生长空间。并且提供了一定的生长空间。并且提供了一定的生长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槽形种植盆形成的种植架


[0001]本实用涉及植物培养领域,特别是一种长槽形种植盆形成的种植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土地的多方面利用,植物种植也有了新的种法,比如通过大棚蔬菜海水稻等,植物的种植方式呈现多样化发展,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特性,如高秆与矮秆、富光与耐荫、早熟与晚熟、深根与浅根、豆科与禾本科,利用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时空差,合理地实行科学的间种、套种、混种、复种、轮种等配套种植,形成多种作物、多层次、多时序的立体多层交叉种植结构,现有最多的种植方式就是通过大棚来培育蔬菜、瓜果和花卉等植物。
[0003]但现有技术种植仍需要大面积的进空间和人工的精心照料,针对花卉等植物面临节省人工、提高产量,种植方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可循环利用营养液并大规模种植植物的一种长槽形种植盆形成的种植架。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长槽形种植盆形成的种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盆,排水孔,蓄水槽,固定中空支撑柱和底座,所述种植盆上设有六个种植穴,其中,所述种植穴开口斜向上,所述种植穴与所述蓄水槽相通;
[0006]所述蓄水槽为长条形状,所述蓄水槽内靠近种植穴一侧设有阶梯,所述阶梯上设有六个排水孔,其中所述六个排水孔对应每一种植穴分布,所述排水孔与底部贯通;
[0007]所述种植盆的两端分别有两个固定中空支撑柱;所述固定中空支撑柱内部为上下贯通;
[0008]所述种植盆底部内层有10mm凸出侧沿;所述凸出侧沿与底部下一级种植盆重叠;
[0009]所述种植盆还配有底座,所述重叠的种植盆放置于所述底座之上。
[0010]优选的,两个种植穴之间设有一个凹槽。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中空支撑柱通过层层叠加形成了输水管道。
[0012]优选的,最底层输水管道与所述底座相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支撑底座和支撑管,所述支撑底座内径与所述支撑管外径相吻合。
[0014]优选的,所述支撑管上设有多个开孔。
[0015]优选的,所述底座还包括水泵,水箱;其中,所述水泵设置于水箱内部,所述水泵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水泵将所述水箱的水通过支撑管抽回到所述输水管道中。
[0016]优选的,所述底座还包括水箱盖,所述水箱盖设有四个方形槽,所述四个方形槽放置培养盆。
[0017]优选的,所述的种植架顶端设有照明支撑管,所述照明支撑管头部连接有灯管,所述种植架顶部还设有盖子。
[0018]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1)本技术通过多层种植盆的叠加,实现大规模植物种植,提高了产量;
[0020](2)通过设置排水孔和蓄水槽,实现对多个种植盆补充营养液并存储一定的营养液,保证种植盆中植物生长的养分充足,节省了人工;
[0021](3)通过设置固定中空支撑柱和内层有10mm凸出侧沿,实现种植盆的层层连接并牢固地固定种植盆,固定中空支撑柱内部形成了输水管道,为营养液的循环利用提供了重要途径。
[0022](4)本技术还提供了照明支撑管和灯管,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所需要得光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种植盆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带凹槽种植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支撑管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种植底座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

种植盆,2

排水孔,3

蓄水槽,4

固定中空支撑柱,5

种植穴,6

阶梯,7

底座,8

侧沿,9

凹槽,10

输水管道,11

支撑管,12

支撑底座,13

开孔,14

方形槽,15

照明支撑管,16

灯管,17

盖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
[0030]如图1—图5所示,一种长槽型种植盆1及其形成的种植架,包括种植盆1,排水孔2,蓄水槽3,固定中空支撑柱4和底座7,种植盆1上设有六个种植穴5,其中,种植穴5开口斜向上,种植穴5与蓄水槽3相通;蓄水槽3为长条形状,蓄水槽3内靠近种植穴5一侧设有阶梯6,阶梯6上设有六个排水孔2,其中六个排水孔2对应每一种植穴5分布,排水孔2与底部贯通;种植盆1的两端分别有两个固定中空支撑柱4;固定中空支撑柱4内部为上下贯通;种植盆1底部内层有10mm凸出侧沿8;凸出侧沿8与底部下一级种植盆1重叠;种植盆1还配有底座7,重叠的种植盆1放置于底座7之上。
[0031]具体来说,种植盆1分为多层,种植盆1上设有六个种植穴5,种植穴5开口斜向上,种植盆1上设有长条形蓄水槽3,种植穴5的底部与蓄水槽3连通,种植穴5设置在蓄水槽3的外侧,其中在种植穴5与蓄水槽3连接出设有台阶,台阶呈长条形状,台阶上设有与种植穴5相对应的六个排水孔2,排水孔2为底部贯通的孔,通过排水孔2可以把营养液直接输送到下一层,种植盆1将上层种植盆1多余的营养液排到下层去,为下一层提供营养液;在种植盆1的两侧设有两个固定中空支撑柱4,其中,固定中空支撑柱4与种植盆1的侧壁融为一体,固定中空支柱可以将每一层种植盆1重叠起来,固定中空支撑柱4底部可以套在下一层种植盆1的顶部,实现将种植盆1重叠起来;固定中空支柱中间为中空管道,当种植盆1重叠起来后,固定中空支柱内部可以形成输水管道10。输水管道10用于将底部水箱的水抽到最顶端再一
次从上到下灌溉,另一方面,种植盆1底部内层设有10mm凸出侧沿8,凸出侧沿8凸出方向是向下,凸出侧沿8相对于种植盆1底部要小但可以与种植盆1底部相吻合,凸出侧沿8与下一层种植盆1的叠加使种植盆1更加牢固。种植盆1的叠加形成种植架,种植架底部配有底座7。
[0032]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两个种植穴5之间设有一个凹槽9。固定中空支撑柱4通过层层叠加形成了输水管道10。最底层输水管道10与底座7相连通。
[0033]具体地,每两个种植穴5之间设有一个凹槽9,凹槽9可以将种植盆1内部的空间缩小,将凹槽9凹进去部分转换成外部的空间,从而使得种植穴5两侧的空间更大,使植物生长空间更开阔,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固定中空支撑柱4通过层层叠加形成了输水管道10;最底层输水管道10与底座7相连通。
[0034]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底座7,包括支撑底座12和支撑管11,支撑底座1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槽形种植盆形成的种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盆(1),排水孔(2),蓄水槽(3),固定中空支撑柱(4)和底座(7),所述种植盆(1)上设有六个种植穴(5),其中,所述种植穴(5)开口斜向上,所述种植穴(5)与所述蓄水槽(3)相通;所述蓄水槽(3)为长条形状,所述蓄水槽(3)内靠近种植穴(5)一侧设有阶梯(6),所述阶梯(6)上设有六个排水孔(2),其中所述六个排水孔(2)对应每一种植穴(5)分布,所述排水孔(2)与底部贯通;所述种植盆(1)的两端分别有两个固定中空支撑柱(4);所述固定中空支撑柱(4)内部为上下贯通;所述种植盆(1)底部内层有10mm凸出侧沿(8);所述凸出侧沿(8)与底部下一级种植盆(1)重叠;所述种植盆(1)还设有底座(7),所述重叠的种植盆(1)放置于所述底座(7)之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槽形种植盆形成的种植架,其特征在于:两个种植穴(5)之间设有一个凹槽(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槽形种植盆形成的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中空支撑柱(4)通过层层叠加形成了输水管道(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漆长松李勇郝鑫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菜可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