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种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308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种植盆立体种植装置,包括水箱、由多个种植盆堆叠后形成的竖直立体架;种植盆具有滤水沟槽、排水孔,且分为A/B/C三种型号,能根据种植需要选择对应的型号;竖直立体架,能让A、B、C三性型号的种植盆进行自由组合,从而能根据需要实现种植袋不与营养液接触、种植袋与营养液接触、营养液呈潮汐地与种植袋接触的种植方式,满足不同植物的混合种植,从而实现互利共生的种植,提高种植产量;还基于种植盆、立体种植装置,公开了相应的种植方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能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种植形式、实现互利共生种植、简化了种植过程、提高了种植产量、提高了应用场景、让不同植物同时实现良好生长。让不同植物同时实现良好生长。让不同植物同时实现良好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种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室内栽培
,特别是一种立体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植物的种植,正常情况下,通过农村土地栽培即可完成。
[0003]但在特殊情况下,无法进行室外栽培的特殊情形时,只有通过室内栽培来满足要求,例如城市室内栽培、南极可靠、以及其他特殊情况。
[0004]目前室内的栽培,要想达到良好的种植效果,多是采用营养液进行的。但是,在栽培时,植物品种很单一,无法进行多品种一起栽培;即便多品种一起栽培,由于营养液供给的程度不同,导致有的出现烂根、有的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0005]基于此,本公司经一种新的植物栽培方法。
[0006]为了充分保护,本方案着重对立体种植装置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立体种植装置,其能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种植形式、实现互利共生种植、简化了种植过程、提高了种植产量、提高了应用场景、让不同植物同时实现良好生长。
[0008]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一种立体种植装置,包括:
[0010]竖直立体架,其由于多个种植盆堆叠后形成;种植盆具有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穴;
[0011]水箱,其置于竖直立体架的底部;
[0012]所述多个种植盆,开有相应不同高度的排水孔,让种植穴底部有被营养液浸没的情形、无营养液浸没的情形、呈潮汐状被以营养液浸没的情形;
[0013]所述水箱中装有营养液,竖直立体架沿中心孔穿有中间导流管;
[0014]所述水箱中的营养液经中间导流管引至竖直立体架顶部;竖直立体架顶部的营养液经相应排水孔逐层向下流,并且会进入滤水沟槽内。
[0015]可选地,所述种植盆,包括:
[0016]盆体,其内底面中心处具有向上凸起的壳台,其外底面具有向上凹陷形成的环形底槽,且环形底槽环绕壳台设置;
[0017]种植穴,其沿盆体周向设置且两者相连通,其底部为支撑台,其内种植有植株;
[0018]所述支撑台,其上具有滤水沟槽;
[0019]所述壳台,其顶部具有中心孔,其侧面具有排水孔。
[0020]进一步地,所述种植盆,分为:A型种植盆,其排水孔为低于支撑台的低水位排水孔;C型种植盆,其排水孔为高于支撑台的高水位排水孔;B型种植盆,其排水孔分别有高于支撑台的高水位排水孔、以及低于支撑台低水位排水孔;
[0021]所述竖直立体架为A型种植盆、B型种植盆、C型种植盆自由搭配堆叠形成;根据种
植植物的品种,选择相应类型的种植盆。
[0022]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种植盆中的种植穴,放置有可降解的种植袋;所述种植袋,其内嵌有吸水绳,其内装有用于栽培植株的基质。
[0023]可选地,所述的水箱内设有水泵,水泵经柔软弯折管与中间导流管的下端相连;所述中间导流管,其上端穿过立体种植架最上层的种植盆后安装有排水头;所述排水头上端还通过固定螺母固定有定盖,顶盖将最上层的种植盆的蓄处遮盖。
[0024]进一步地,所述的水箱,其侧壁上部位置开有侧水孔;多个立体种植装置能通过水箱串联,形成立体种植组合装置;各水箱经侧水孔相连。
[0025]可选地,所述的水箱具有水箱盖,水箱盖中心具有向下的凹陷;所述凹陷,与竖直立体架的底部形状适配且两者适配安装;所述凹陷,其正面具有加强筋;所述凹陷,其中心开有孔M。
[0026]进一步地,所述的凹陷,的背面具有一体的阶梯圆台;所述阶梯圆台与支撑管的上端配合安装;所述水箱的内底部设置有定位环形座,支撑管的下端插入环形定位座内;支撑管将凹陷以及相应的竖直立体架支撑;所述支撑管上还开有多个水孔。
[0027]可选地,所述的水箱内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PH值传感器、EC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立体种植装置,还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相应传感器、泵进行电连接。
[0028]更进一步地,水箱盖,具有可拆卸的小盖,小盖上安装有液位传感器、PH值传感器、EC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通过数据采集器自动采集水箱内影响液相关数据,通过控制软件实现自动加水、加肥、营养液循环等。
[0029]一种种植方法,其步骤为:
[0030]S1、准备
[0031]根据种植植物的喜水情况,选择A型种植盆、B型种植盆、C型种植盆进行自由组合,形成竖直立体种植架;
[0032]将竖直立体种植架置于水箱上安装,并让水箱中的营养液在竖直立体种植架上循环;
[0033]S2、种植
[0034]将植株幼苗置于种植袋内,将种植袋置于种植穴的支撑台上;
[0035]让吸水绳经滤水沟槽与盆体内的营养液接触,营养液经吸水绳与植株幼苗根系接触;
[0036]S3、栽培
[0037]随着植株幼苗的生长,植株的根系穿过种植袋与营养液直接接触,并且种植袋逐渐分解。
[0038]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1、S2和S3中,营养液循环时:
[0039]①
若种植的植物,其根系不需要浸泡在营养液中,则选用A型种植盆进行种植;
[0040]种植时,通过对排水孔的孔径进行设计,让低水位排水孔的排水速度大于进水速度,从而让盆体内的营养液不与种植袋接触;
[0041]②
若种植的植物,其根系需要与营养液接触,但不能长时间浸泡,则选用B型种植盆进行种植;
[0042]种植时,通过对排水孔的孔径进行设计,让高水位排水孔的排水速度大于进水速
度,然低水位排水孔的速度小于进水速度,让盆体内的营养液呈潮汐状地与种植袋接触;
[0043]③
若种植的植物,其根系需要长时间浸泡在营养液中,则选用C型种植盆进行种植;
[0044]种植时,通过对排水孔的孔径进行设计,让高水位排水孔的排水小于进水速度,让种植袋的底部浸泡在营养液中。
[0045]进一步地,所述的S1中,将多个立体种植装置对应的水箱经管道连接起来,形成栽培系统;
[0046]所述的S2中,在种植植物时,选择互相处境生长的植物进行栽培;
[0047]所述的种植穴的支撑台处,还涂抹有光触媒;光触媒将根的部分分泌物进行分解;
[0048]所述的种植穴的支撑台处,还聚集有发光物质;发光物质经激发后,从而促进光触媒进行工作;
[0049]所述的盆体边缘设置有加压软管,加压软管上具有多个喷嘴,加压软管内装有过氧化氢。
[0050]需要说明的是,根系对于植物来说是最重要的部分,常言难根深叶茂,只有根系发育良好,才有地上部份正常快速之生长。烂根现象是水培技术中最为普遍也是最为头痛的情况,烂根会造成叶片变小,分枝萌芽变少,生长量缓慢的现象,严重的会造成植物死亡。
[0051]当植物的根系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如果根部处出现变黄、黑、软且有臭味,说明植物根部已经腐烂了。
[0052]引起烂根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愿意是:根自身分泌产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立体架(10),其由于多个种植盆(1)堆叠后形成;种植盆(1)具有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穴(3);水箱(11),其置于竖直立体架(10)的底部;所述多个种植盆(1),开有相应不同高度的排水孔,让种植穴(3)底部有被营养液浸没的情形、无营养液浸没的情形、呈潮汐状被以营养液浸没的情形;所述水箱(11)中装有营养液,竖直立体架(10)沿中心孔(401)穿有中间导流管(12);所述水箱(11)中的营养液经中间导流管(12)引至竖直立体架(10)顶部;竖直立体架(10)顶部的营养液经相应排水孔逐层向下流,并且会进入滤水沟槽(50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盆(1),包括:盆体(2),其内底面中心处具有向上凸起的壳台(4),其外底面具有向上凹陷形成的环形底槽(203),且环形底槽(203)环绕壳台(4)设置;种植穴(3),其沿盆体(2)周向设置且两者相连通,其底部为支撑台(5),其内种植有植株;所述支撑台(5),其上具有滤水沟槽(501);所述壳台(4),其顶部具有中心孔(401),其侧面具有排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盆(1),分为:A型种植盆,其排水孔为低于支撑台(5)的低水位排水孔(402);C型种植盆,其排水孔为高于支撑台(5)的高水位排水孔(403);B型种植盆,其排水孔分别有高于支撑台(5)的高水位排水孔(403)、以及低于支撑台(5)低水位排水孔(402);所述竖直立体架(10)为A型种植盆、B型种植盆、C型种植盆自由搭配堆叠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盆(1)中的种植穴(3),放置有可降解的种植袋(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漆长松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菜可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