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线组件以及充电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3565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种引线组件及充电模组,包括导电层、绝缘层、导磁层以及保护层;所述绝缘层包覆在所述导电层的侧面;所述导磁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的侧面;所述保护层包覆在所述导磁层的侧面;所述导电层的长度大于所述绝缘层、导磁层以及保护层的长度;由导电层、绝缘层、导磁层以及保护层构成引线,通过在引线的导电层外层设置导磁层,使得导磁层在导电层的外侧形成磁屏蔽层,因此可以有效的防止电磁场进入引线内层,避免由于电磁场进入导电层引起涡流损耗,进而降低无线充电模组的损耗提高充电效率;同时,对涡流的良好控制可以减少无线充电模组的发热量,提升安全性与稳定性。提升安全性与稳定性。提升安全性与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线组件以及充电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引线组件以及充电模组。

技术介绍

[0002]无线充电技术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的一种能量无线传递的技术。无线充电相比与传统的有线充电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以及使用更方便等优势,因此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耳机及手表等消费电子产品之中。
[0003]随着市场对充电效率需求的不断提高,目前手机产品最高的无线充电功率已经达到100W。因此对无线充电模组的传输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即要求具有更低的能量损耗,更低的能量损耗预示着更少的发热,使用更安全。而为实现更低的能量损耗,现有的技术方法通常为优化线圈及屏蔽材料。但目前线圈及屏蔽材料的设计已经逐渐接近极限,提升成本越来越高,已无法满足现有低损耗设计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引线组件以及充电模组,降低无线充电过程中的损耗。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引线组件,包括导电层、绝缘层、导磁层以及保护层;
[0007]所述绝缘层包覆在所述导电层的侧面;
[0008]所述导磁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的侧面;
[0009]所述保护层包覆在所述导磁层的侧面;
[0010]所述导电层的长度大于所述绝缘层、导磁层以及保护层的长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层的端面为矩形;
[0012]所述导电层的两侧贴附有所述绝缘层,且所述绝缘层的宽度大于所述导电层的宽度;
[0013]所述绝缘层的表面贴附有所述导磁层,且所述导磁层的宽度与所述绝缘层的宽度相同。
[0014]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质的双面胶,厚度范围为5

6um;
[0015]所述保护层为聚酰亚胺材质的单面胶。
[0016]进一步地,所述导磁层的厚度范围为18um

25um,磁导率为在100KHz下为3000

5000。
[0017]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层的端面为圆形;
[0018]所述导电层、绝缘层、导磁层以及保护层在端面上的截面为同心圆。
[0019]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为环氧树脂材料,厚度范围为2.5

3.5um;
[0020]所述保护层为环氧树脂材料,厚度范围为4um

5um。
[0021]进一步地,所述导磁层包括纳米晶、非晶、铁氧体以及铁氧体粉体与环氧树脂的复合材料。
[002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0023]一种充电模组,包括权利上述的引线组件;还包括线圈和屏蔽材料;
[0024]所述引线的一端与所述线圈连接,另一端用于输入电信号;
[0025]所述屏蔽材料设置在所述引线以及线圈的一侧。
[00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导电层、绝缘层、导磁层以及保护层构成引线,通过在引线的导电层外层设置导磁层,使得导磁层在导电层的外侧形成磁屏蔽层,因此可以有效的防止电磁场进入引线内层,避免由于电磁场进入导电层引起涡流损耗,进而降低无线充电模组的损耗提高充电效率;同时,对涡流的良好控制可以减少无线充电模组的发热量,提升安全性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引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引线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的充电模组结构示意图;
[0030]标号说明:
[0031]1、线圈;2、引线;3、屏蔽材料;4、导电层;5、绝缘层;6、导磁层;7、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33]请参照图1,一种引线组件,包括导电层、绝缘层、导磁层以及保护层;
[0034]所述绝缘层包覆在所述导电层的侧面;
[0035]所述导磁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的侧面;
[0036]所述保护层包覆在所述导磁层的侧面;
[0037]所述导电层的长度大于所述绝缘层、导磁层以及保护层的长度。
[0038]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导电层、绝缘层、导磁层以及保护层构成引线,通过在引线的导电层外层设置导磁层,使得导磁层在导电层的外侧形成磁屏蔽层,因此可以有效的防止电磁场进入引线内层,避免由于电磁场进入导电层引起涡流损耗,进而降低无线充电模组的损耗提高充电效率;同时,对涡流的良好控制可以减少无线充电模组的发热量,提升安全性与稳定性。
[0039]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层的端面为矩形;
[0040]所述导电层的两侧贴附有所述绝缘层,且所述绝缘层的宽度大于所述导电层的宽度;
[0041]所述绝缘层的表面贴附有所述导磁层,且所述导磁层的宽度与所述绝缘层的宽度相同。
[0042]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采用端面为矩形的导电层,从而引线整体能够以柔性电路板的方式进行制作;并且,引线整体呈类矩形因此具有相对较低的剖面且连接面宽,使得引
线更容易与线圈等结构连接,提高充电模组整体的性能。
[0043]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质的双面胶,厚度范围为5

6um;
[0044]所述保护层为聚酰亚胺材质的单面胶。
[0045]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质的双面胶作为绝缘层,不仅能够贴附在导电层上,还能够与导磁层粘合,使得引线结构更加稳定。
[0046]进一步地,所述导磁层的厚度范围为18um

25um,磁导率为在100KHz下为3000

5000。
[0047]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将导磁层的厚度设置为18um

25um,且磁导率在100KHz下的范围为3000

5000,能够有效的起到起到屏蔽作用。
[0048]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层的端面为圆形;
[0049]所述导电层、绝缘层、导磁层以及保护层在端面上的截面为同心圆。
[0050]由上述描述可知,将导电层的端面设置为圆形,从而可以直接采用铜线等金属线导电材料作为导电层,再通过在导电层的表面包裹绝缘层、导磁层以及保护层制成条状引线,使引线方便与线圈等结构连接。
[0051]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为环氧树脂材料,厚度范围为2.5

3.5um;
[0052]所述保护层为环氧树脂材料,厚度范围为4um

5um。
[0053]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采用环氧树脂材料制成绝缘层以及保护层,且绝缘层厚度范围为2.5

3.5u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层、绝缘层、导磁层以及保护层;所述绝缘层包覆在所述导电层的侧面;所述导磁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的侧面;所述保护层包覆在所述导磁层的侧面;所述导电层的长度大于所述绝缘层、导磁层以及保护层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的端面为矩形;所述导电层的两侧贴附有所述绝缘层,且所述绝缘层的宽度大于所述导电层的宽度;所述绝缘层的表面贴附有所述导磁层,且所述导磁层的宽度与所述绝缘层的宽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质的双面胶,厚度范围为5

6um;所述保护层为聚酰亚胺材质的单面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泽琳姜桂君邹想王磊白露
申请(专利权)人:信维通信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