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重术后患者专用智能管控饮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3525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重术后患者专用智能管控饮水杯,首先当吸注筒内部产生吸力时,利于第二单向阀打开,使得杯体内部的水杯吸入到吸注筒,当吸注筒内部产生挤压时,利于第一单向阀打开,即便于水排出,方便了患者的饮水,借助微型电动推杆的循环往复运动,能每一次定量的实现患者饮水,有效避免患者饮水过多,无法准确控制的问题,其次检测管内部的反射浮块能跟随杯体内部的水位高低进行上下浮动,同时红外测距传感器能发出一束红外光,在照射到反射浮块后形成一个反射的过程,通过分析发射和接收时间差的数据,继而能换算出对应的距离,最终便于确定水位高低的增加情况,实现对患者饮水量的推算目的。现对患者饮水量的推算目的。现对患者饮水量的推算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重术后患者专用智能管控饮水杯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减重术后患者专用智能管控饮水杯。

技术介绍

[0002]减肥手术,又称肥胖症手术,指针对严重肥胖人类,以减肥为目的的一系列医疗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上通常通过减重手术控制胃容量,例如:袖壮胃、胃旁路、胃折叠;术后一段时间内,患者只能进食流质,直到患者的消化道全面恢复。减重术后患者每天的饮水总量、每次的饮水定量、每口的饮水量等也有较严格的要求,具体为每天饮水总量控制在2000ml左右,每次控制在50ml左右,每口要控制在5ml左右。
[0003]根据上述,目前术后许多患者依从性较差,饮水量未得到良好的控制,许多患者饮水不能满足定量原则;术后1

2天内,每次饮水量过大或每口饮水量过大很容易引发胃部疼痛、恶心呕吐等严重问题。故而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减重术后患者专用智能管控饮水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减重术后患者专用智能管控饮水杯,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重术后患者专用智能管控饮水杯,包括杯体,还包括杯盖、吸注筒、微型电动推杆、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检测管、红外测距传感器、反射浮块、控制面板,所述的杯盖安装于杯体顶部,所述的杯盖与杯体采用内外螺纹连接,所述的吸注筒固设于杯盖底部左侧,所述的吸注筒与杯盖一体成型,所述的微型电动推杆固设于吸注筒内部右侧,所述的微型电动推杆与吸注筒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第一单向阀固设于吸注筒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单向阀与吸注筒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第二单向阀固设于吸注筒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二单向阀与吸注筒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检测管固设于吸注筒底部右侧,所述的检测管与吸注筒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红外测距传感器固设于检测管内部上端,所述的红外测距传感器与检测管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反射浮块滑设于检测管内部,所述的反射浮块与检测管采用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的控制面板固设于杯盖内部右侧,所述的控制面板与杯盖采用热熔连接,且所述的控制面板分别与微型电动推杆和红外测距传感器采用电性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的杯盖顶部左侧还固设有硅胶嘴,所述的硅胶嘴与杯盖采用热熔连接,且所述的硅胶嘴与第一单向阀采用热熔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的微型电动推杆左侧还固设有活塞,所述的活塞与微型电动推杆采用热熔连接,且所述的活塞与吸注筒采用左右滑动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单向阀底部还固设有吸水管,所述的吸水管与第二单向阀采用热熔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的检测管内部从上至下还设有若干数量的导流孔,所述的导流孔为圆形通孔。
[0010]进一步,所述的控制面板内部左侧还固设有微处理器模块,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与控制面板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分别与微型电动推杆和红外测距传感器采用电性连接,所述的控制面板内部中端下侧还固设有报警器,所述的报警器与控制面板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报警器与微处理器模块采用电性连接,所述的控制面板内部中端上侧还固设有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与控制面板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与微处理器模块采用电性连接,所述的控制面板内部右侧还固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控制面板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蓄电池分别与微型电动推杆、红外测距传感器、控制面板、微处理器模块、报警器和无线传输模块采用电性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减重术后患者专用智能管控饮水杯具有以下优点:
[0012]1、首先当吸注筒内部产生吸力时,利于第二单向阀打开,使得杯体内部的水杯吸入到吸注筒,当吸注筒内部产生挤压时,利于第一单向阀打开,即便于水排出,方便了患者的饮水,借助微型电动推杆的循环往复运动,能每一次定量的实现患者饮水,有效避免患者饮水过多,无法准确控制的问题。
[0013]2、其次检测管内部的反射浮块能跟随杯体内部的水位高低进行上下浮动,同时红外测距传感器能发出一束红外光,在照射到反射浮块后形成一个反射的过程,通过分析发射和接收时间差的数据,继而能换算出对应的距离,最终便于确定水位高低的增加情况,实现对患者饮水量的推算目的。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一种减重术后患者专用智能管控饮水杯的主视图;
[0016]图2是一种减重术后患者专用智能管控饮水杯的俯视图;
[0017]图3是一种减重术后患者专用智能管控饮水杯的A向剖视图;
[0018]图4是一种减重术后患者专用智能管控饮水杯的立体图1;
[0019]图5是一种减重术后患者专用智能管控饮水杯的立体图2;
[0020]图6是一种减重术后患者专用智能管控饮水杯的分离状态立体图。
[0021]杯体1、杯盖2、吸注筒3、微型电动推杆4、第一单向阀5、第二单向阀6、检测管7、红外测距传感器8、反射浮块9、控制面板10、硅胶嘴201、活塞401、吸水管601、导流孔701、微处理器模块1001、报警器1002、无线传输模块1003、蓄电池1004。
[002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
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0024]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
[0025]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减重术后患者专用智能管控饮水杯,包括杯体1、杯盖2、吸注筒3、微型电动推杆4、第一单向阀5、第二单向阀6、检测管7、红外测距传感器8、反射浮块9、控制面板10,所述的杯盖2安装于杯体1顶部,所述的杯盖2与杯体1采用内外螺纹连接,所述的吸注筒3固设于杯盖2底部左侧,所述的吸注筒3与杯盖2一体成型,所述的微型电动推杆4固设于吸注筒3内部右侧,所述的微型电动推杆4与吸注筒3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第一单向阀5固设于吸注筒3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单向阀5与吸注筒3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第二单向阀6固设于吸注筒3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二单向阀6与吸注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重术后患者专用智能管控饮水杯,包括杯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杯盖、吸注筒、微型电动推杆、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检测管、红外测距传感器、反射浮块、控制面板,所述的杯盖安装于杯体顶部,所述的杯盖与杯体采用内外螺纹连接,所述的吸注筒固设于杯盖底部左侧,所述的吸注筒与杯盖一体成型,所述的微型电动推杆固设于吸注筒内部右侧,所述的微型电动推杆与吸注筒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第一单向阀固设于吸注筒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单向阀与吸注筒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第二单向阀固设于吸注筒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二单向阀与吸注筒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检测管固设于吸注筒底部右侧,所述的检测管与吸注筒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红外测距传感器固设于检测管内部上端,所述的红外测距传感器与检测管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反射浮块滑设于检测管内部,所述的反射浮块与检测管采用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的控制面板固设于杯盖内部右侧,所述的控制面板与杯盖采用热熔连接,且所述的控制面板分别与微型电动推杆和红外测距传感器采用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减重术后患者专用智能管控饮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盖顶部左侧还固设有硅胶嘴,所述的硅胶嘴与杯盖采用热熔连接,且所述的硅胶嘴与第一单向阀采用热熔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减重术后患者专用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娟季刚李晓华靳雁韩睿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