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和镜头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344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摄像装置,包括对焦组件、包括底座及扣合在底座上的上壳的外壳、用于将对焦组件悬架支撑在外壳内的支撑组件、和用于驱动对焦组件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对焦组件和外壳之间的多组滚珠组。每组滚珠组包括至少三颗用于支撑的滚珠和一颗用于滚动的滚珠,所述对焦组件和外壳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多组滚珠组的凹槽。用于滚动的滚珠可在任意方向自由滚动,保证镜头在需要的方向移动,实现抖动补偿。滚珠的外形使得用于滚动的滚珠的相对位置非常稳定,不会出现与其他部品发生干涉和碰撞问题。滚珠与滚珠之间单点接触,摩擦力小,从而驱动时需要的电流小,功耗低,更环保。保。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装置和镜头驱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摄像装置,特别的,涉及一种摄像装置、镜头驱动装置和镜头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几乎所有的便携式电子设备都配置有摄像装置。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摄像装置拍摄时,容易因为手部动作或手抖产生抖动,导致拍摄到的图像模糊。因此出现了具有抖动矫正功能的摄像装置。其中一种具有抖动矫正功能的摄像装置通过直线弹簧支撑对焦组件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实现抖动矫正。然而随着对焦组件的镜头越来越大,直线弹簧已不能很好地支撑对焦组件实现理想的移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或形变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加油抖动矫正功能的摄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支撑大尺寸、大重量对焦组件的摄像装置和镜头驱动装置。
[0004]一种摄像装置,包括:用于在拍摄过程中实现自动对焦功能的对焦组件;包括底座及扣合在底座上的上壳的外壳;用于将所述对焦组件悬架支撑在外壳内的支撑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对焦组件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对焦组件和外壳之间的多组滚珠组;每组滚珠组包括至少三颗用于支撑的滚珠和一颗用于滚动的滚珠,所述对焦组件和外壳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多组滚珠组的凹槽;所述多组滚珠组的设置允许对焦组件相对外壳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
[000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对焦组件包括中部形成通孔的磁铁支架、位于磁铁支架内侧的透镜支架以及弹性连接透镜之间和磁铁支架的连接件;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板弹簧;所述板弹簧一端与磁铁支架的后端相连,另外一端与底座相连;所述凹槽形成在磁铁支架的前端,所述滚珠中的用于滚动的滚珠与上壳接触,其余滚珠与凹槽底部和内壁接触。
[000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对焦组件包括中部形成通孔的磁铁支架、位于磁铁支架内侧的透镜支架以及弹性连接透镜之间和磁铁支架的连接件;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板弹簧;所述板弹簧一端与磁铁支架的前端相连,另一端与底座上垂直延伸而出的凸台相连;所述凹槽形成在底座上,所述滚珠中的用于滚动的滚珠与磁铁支架的后端接触,其余滚珠与凹槽底部或内壁接触。
[000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凹槽靠近所述凸台的内侧。
[0008]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包括:用于在拍摄过程中实现自动对焦功能的对焦组件;包括底座及扣合在底座上的上壳的外壳;用于将所述对焦组件悬架支撑在外壳内的支撑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对焦组件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在对焦组件和外壳之间的板弹簧和多组滚珠组;每组滚珠组包括至少三颗用于支撑的滚珠和一颗用于滚动的滚珠,所述对焦组件和外壳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多组滚珠
组的凹槽。
[000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对焦组件包括中部形成通孔的磁铁支架、位于磁铁支架内侧的透镜支架以及弹性连接透镜之间和磁铁支架的连接件;所述板弹簧的一端与磁铁支架的后端相连,另一端与底座相连;所述凹槽形成在磁铁支架的前端,所述滚珠中用于滚动的滚珠与上壳接触,其余滚珠与凹槽底部或内壁接触。
[001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对焦组件包括中部形成通孔的磁铁支架、位于磁铁支架内侧的透镜支架以及弹性连接透镜之间和磁铁支架的连接件;所述板弹簧的一端与磁铁支架的前端相连,另一端与底座上垂直延伸而出的凸台相连;所述凹槽形成在底座上,所述滚珠中用于滚动的滚珠与磁铁支架的后端接触,其余滚珠与凹槽底部或内壁接触。
[001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凹槽靠近所述凸台的内侧。
[0012]本技术的摄像装置利用板弹簧搭配滚珠组支撑对焦组件沿垂直于镜头光轴的方向移动,可支撑大尺寸、大重量的对焦组件。由于每组滚珠组包括至少三颗滚珠,在移动的过程中减小滚动球的摩擦,移动过程平稳、顺滑,使用寿命久,且对滚珠的硬度及强度的要求较低,有利于市场化。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实施例一的摄像装置的镜头驱动装置的爆炸图。
[0014]图2为图1中摄像装置的后侧板弹簧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实施例二的摄像装置的镜头驱动装置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摄像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为了方便描述,定义镜头光轴平行于空间直角坐标系XYZ的Z轴,定义被摄物体位于摄像装置/镜头驱动装置的前方,也即Z轴方向前方(+Z方向)。以下涉及的部件中,位于+Z方向的一端/表面称为该部件的前端/前表面,位于

Z方向的一端/表面称为该部件的后端/后表面等。
[0017]实施例一:
[0018]请参考图1所示,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摄像装置主要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镜头、用于实现对焦功能的对焦组件、用于实现抖动补偿功能的防抖组件以及设置在壳体后方的影像传感器及影像处理电路。本实施例中,对焦组件和防抖组件均是通过驱动包括镜头在内的可动部移动实现对焦和防抖功能的,为了便于观察,图中省略了镜头和影像传感器。同时,当对焦组件和防抖组件是驱动镜头移动实现功能时,外壳、对焦组件和防抖组件构成的装置又被称为镜头驱动装置。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镜头驱动装置。
[0019]其中,外壳包括底座10和扣合在底座上10的上壳20。底座10包括大体呈方形板状的基板11以及从基板11的四角处垂直向上延伸而出的四个凸台12。凸台12上端面上形成有固定柱121。基板11垂直于光轴设置,其中部形成有通孔111,使镜头与影像传感器可隔空对置。上壳20包括大体呈方形板状的顶板21及从顶板21周边垂直延伸而出的侧边22。顶板21的中部也形成有通孔211,允许外部的光线射入镜头。底座10与上壳20内形成一容纳空间,将镜头、对焦组件和防抖组件容纳其中。底座10为绝缘材质,例如塑料制成,上壳20可为绝缘材料制成,也可为导磁材料制成。当上壳20为导磁材料制成时,其可同时实现导磁的作
用。
[0020]对焦组件作为可动部的一部分,主要包括用于固持镜头的镜头支架31、用于固定磁铁40的呈环形的磁铁支架32、用于将镜头支架31悬架支撑在磁铁支架32内侧的弹性连接件、以及用于驱动镜头支架31相对于磁铁支架32沿光轴(本文中的光轴均指镜头的光轴,也即镜头驱动装置的光轴)方向移动的对焦驱动装置。
[0021]镜头支架31中部也形成有可容纳和固定镜头的通孔31。从光轴的方向观察,磁铁支架32外周大体呈方形,其前端面321的四角处形成有凹槽322,凹槽322旁形成有固定柱323。本实施例中,凹槽322底部呈圆形,内壁呈柱形。镜头支架31和磁铁支架32均为非导电材料制成。
[0022]本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包括前侧板弹簧331和后侧板弹簧332。前侧板弹簧331包括内侧连接部、外侧连接部及连接在内侧连接部和外侧连接部之间并蜿蜒延伸的腕部。其中内侧连接部大体呈圆环形,与镜头支架31的前端相连,外侧连接部有四个,分别与磁铁支架的前端面321上的四个固定柱323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装置,包括:用于在拍摄过程中实现自动对焦功能的对焦组件;包括底座及扣合在底座上的上壳的外壳;用于将所述对焦组件悬架支撑在外壳内的支撑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对焦组件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对焦组件和外壳之间的多组滚珠组;每组滚珠组包括至少三颗用于支撑的滚珠和一颗用于滚动的滚珠,所述对焦组件和外壳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多组滚珠组的凹槽;所述多组滚珠组的设置允许对焦组件相对外壳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组件包括中部形成通孔的磁铁支架、位于磁铁支架内侧的透镜支架以及弹性连接透镜之间和磁铁支架的连接件;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板弹簧;所述板弹簧一端与磁铁支架的后端相连,另外一端与底座相连;所述凹槽形成在磁铁支架的前端,所述滚珠中的用于滚动的滚珠与上壳接触,其余滚珠与凹槽底部和内壁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组件包括中部形成通孔的磁铁支架、位于磁铁支架内侧的透镜支架以及弹性连接透镜之间和磁铁支架的连接件;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板弹簧;所述板弹簧一端与磁铁支架的前端相连,另一端与底座上垂直延伸而出的凸台相连;所述凹槽形成在底座上,所述滚珠中的用于滚动的滚珠与磁铁支架的后端接触,其余滚珠与凹槽底部或内壁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寿春杨咏平凡路李景舒
申请(专利权)人:珲春兆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