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油冷却槽高高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296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导热油冷却槽高高报装置,包括固定面,反应釜,固定面上设有支架、冷却槽,冷却槽内设有第一抽油泵、第二抽油泵、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支架与反应釜固定设置,反应釜上设有第一导热油腔、第二导热油腔、搅拌组、控制器、声光报警器,第一导热油腔上设有第一温控探头,第二导热油腔上设有第二温控探头,第一导热油腔上连接有第一抽油管、第一循环管,第二导热油腔上连接有第二抽油管、第二循环管。实现了对导热油腔内的导热油温度进行实时监控以及快速循环冷却降温,提高了针对反应釜内导热油温度的高报装置的工作效率,提高了针对导热油冷却的冷却槽的降温效率。了针对导热油冷却的冷却槽的降温效率。了针对导热油冷却的冷却槽的降温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热油冷却槽高高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导热油冷却
,具体为导热油冷却槽高高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是一种用于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它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涂料生产加工中反应釜的使用是非常常见的。
[0003]在公告号CN212663526U中公开了一种导热油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上端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搅拌轴并延伸至釜体内,所述釜体内上端设置有过滤板,且过滤板与釜体上端形成一个过滤仓,所述釜体还设置有夹套,且夹套上的进口和出口通过管道形成一个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上设置有加热管和电泵。
[0004]现有的反应釜,在反应釜上一般会设置高报装置,当反应釜侧壁内腔中的导热油的油温高于预设温度时,会进行报警,同时将导热油抽入进行冷却,而这个过程大多是人工进行操作的,过程繁琐,工作效率低下;
[0005]而且,针对导热油冷却的冷却槽的降温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导热油冷却槽高高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进行操作进行导热油冷却过程繁琐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针对导热油冷却的冷却槽的降温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导热油冷却槽高高报装置,包括固定面,反应釜,所述固定面上设有支架、冷却槽,所述冷却槽内设有第一抽油泵、第二抽油泵、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所述支架与反应釜固定设置,所述反应釜上设有第一导热油腔、第二导热油腔、搅拌组、控制器、声光报警器,所述第一导热油腔上设有第一温控探头,所述第二导热油腔上设有第二温控探头,所述第一导热油腔上连接有第一抽油管、第一循环管,所述第二导热油腔上连接有第二抽油管、第二循环管。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抽油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抽油管上设有第二阀门,两个阀门均为电控式管道阀门,型号为XH

D971XP

16,其电控装置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内PLC连接,进而实现被PLC控制进行起闭。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热油腔和第二导热油腔的俯视面为半弧状中空腔并以反应釜的圆截面俯视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实现对反应釜的整体包覆式加热。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抽油泵和第一抽油管连通,实现对第一导热油腔内的高温状态导热油进行针对式快速抽走并进行针对式冷却降温,提高了效率。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却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抽油泵和第二抽油管连通,实现对第二导热油腔内的高温状态导热油进行针对式快速抽走并进行针对式冷却降温,提高了效
率。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均为S形状结构并沉设于冷却槽内,S形状结构可大大提高导热油与冷却槽内冷却水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冷却效率。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温控探头设于反应釜的左侧外壁且探头部位插设于第一导热油腔内,所述第二温控探头设于反应釜的右侧外壁且探头部位插设于第二导热油腔内,声光报警器的型号为TGSG

01,可实现蜂鸣报警以及高光闪烁,提高了高温报警的效率。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电控式声光报警结构以及抽油循环冷却结构,实现了对导热油腔内的导热油温度进行实时监控以及快速循环冷却降温,有效提高了针对反应釜内导热油温度的高报装置的工作效率。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对称式针对性循环降温结构,并设置S形状的冷却管,提高了针对导热油冷却的冷却槽的降温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面剖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框图。
[0019]图中:1固定面、11支架、2反应釜、21搅拌组、22第一温控探头、23第二温控探头、3冷却槽、4第一导热油腔、41第一抽油管、411第一阀门、42第一冷却管、43第一抽油泵、44第一循环管、5第二导热油腔、51第二抽油管、511第二阀门、52第二冷却管、53第二抽油泵、54第二循环管、6控制器、7声光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请参阅图1、图2,图示中的导热油冷却槽高高报装置,包括固定面1,反应釜2,固定面1上设有支架11、冷却槽3,冷却槽3内设有第一抽油泵43、第二抽油泵53、第一冷却管42、第二冷却管52,支架11与反应釜2固定设置,反应釜2上设有第一导热油腔4、第二导热油腔5、搅拌组21、控制器6、声光报警器7,第一导热油腔4上设有第一温控探头22,第二导热油腔5上设有第二温控探头23,第一导热油腔4上连接有第一抽油管41、第一循环管44,第二导热油腔5上连接有第二抽油管51、第二循环管54,第一抽油泵43和第二抽油泵53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6内PLC连接,进而实现被PLC控制进行起闭。
[0023]第一抽油管41上设有第一阀门411,第二抽油管51上设有第二阀门511,两个阀门均为电控式管道阀门,型号为XH

D971XP

16,其电控装置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6内PLC连接,进而实现被PLC控制进行起闭。
[0024]第一导热油腔4和第二导热油腔5的俯视面为半弧状中空腔并以反应釜2的圆截面俯视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实现对反应釜2的整体包覆式加热。
[0025]第一冷却管4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抽油泵43和第一抽油管41连通,实现对第一导热油腔4内的高温状态导热油进行针对式快速抽走并进行针对式冷却降温,提高了效率。
[0026]第二冷却管5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抽油泵53和第二抽油管51连通,实现对第二导热油腔5内的高温状态导热油进行针对式快速抽走并进行针对式冷却降温,提高了效率。
[0027]第一冷却管42和第二冷却管52均为S形状结构并沉设于冷却槽3内,当将高温状态的导热油抽入到冷却管内时,S形状结构可大大提高导热油与冷却槽3内冷却水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冷却效率。
[0028]两个冷却管均采用黄铜材质,导热效率高。
[0029]第一温控探头22设于反应釜2的左侧外壁且探头部位插设于第一导热油腔4内,第二温控探头23设于反应釜2的右侧外壁且探头部位插设于第二导热油腔5内,两个温控探头分别对两侧导热油腔内的导热油的油温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油温实时传递给控制器6,提高了高报装置的工作效率。
[0030]第一温控探头22和第二温控探头23一般是热电偶或者热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导热油冷却槽高高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面(1),反应釜(2),所述固定面(1)上设有支架(11)、冷却槽(3),所述冷却槽(3)内设有第一抽油泵(43)、第二抽油泵(53)、第一冷却管(42)、第二冷却管(52),所述支架(11)与反应釜(2)固定设置,所述反应釜(2)上设有第一导热油腔(4)、第二导热油腔(5)、搅拌组(21)、控制器(6)、声光报警器(7),所述第一导热油腔(4)上设有第一温控探头(22),所述第二导热油腔(5)上设有第二温控探头(23),所述第一导热油腔(4)上连接有第一抽油管(41)、第一循环管(44),所述第二导热油腔(5)上连接有第二抽油管(51)、第二循环管(5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冷却槽高高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油管(41)上设有第一阀门(411),所述第二抽油管(51)上设有第二阀门(5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平彭文军李幸福黄海波韩志强钟赟夏宏卫吴春标陈凯
申请(专利权)人:银川庆丰丰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