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近海养殖的坐底式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295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38
一种用于近海养殖的坐底式网箱,包括系泊机构、网箱框架、网体系统、水面浮框、升降动力机构;系泊机构包括吸力桩、立柱,立柱下端与吸力桩上端固定连接;网箱框架包括用于维持网体系统整体形状的框架主体,框架主体端部设有导向管,导向管活动套设于立柱上并通过上限位锥台形成上限位;网体系统包括设于框架主体底部的底网、设于框架主体侧部的侧网、设于框架主体顶部的顶网、以及设于框架主体和水面浮框之间的柔性网囊;框架主体为中空管状结构并且内部连通后形成压排载系统,导向管上部连接升降动力机构,压排载系统和升降动力机构相互配合实现网箱的升降过程,使得网箱实际的升降兼顾平稳与高效两个方面。平稳与高效两个方面。平稳与高效两个方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近海养殖的坐底式网箱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近海养殖的坐底式网箱。

技术介绍

[0002]长期滥捕导致了海上捕鱼量逐渐减少,为了保证渔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海湾养殖成为渔业生产的重要内容。网箱养殖包括浮动式结构和坐底式结构,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8175773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底层水体养殖的坐底网箱,包括阻滑基础、网箱框架、网体系统和水面浮体系统,阻滑基础由筒型基础和立柱组成,网箱框架主体为能独立承受荷载作用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底部两侧为两根浮管,浮管可通过注水和排水实现下潜和上浮,框架结构四个角设有阻滑基础的支撑结构,包括阻滑限位结构和阻滑导向结构,筒型基础在垂直方向穿过网箱框架上的阻滑限位结构,实现约束水平位移达到阻滑的目的;立柱在垂直方向上穿过阻滑导向结构,并在阻滑导向结构内上下滑动,网衣更换、维护方便,可将作业面设计到水面以上,节省水下作业增加的成本。该专利中通过浮管的注水和排水来实现网箱的下潜和上浮,网箱的升降虽然比较平稳,但是速度缓慢,大大增加了作业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近海养殖的坐底式网箱。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近海养殖的坐底式网箱,包括系泊机构、网箱框架、网体系统、水面浮框、升降动力机构;
[0005]所述系泊机构包括吸力桩、立柱,所述立柱下端与所述吸力桩上端固定连接;
[0006]所述网箱框架包括用于维持所述网体系统整体形状的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端部设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活动套设于所述立柱上并通过上限位锥台形成上限位;
[0007]所述网体系统包括设于所述框架主体底部的底网、设于所述框架主体侧部的侧网、设于所述框架主体顶部的顶网、以及设于所述框架主体和所述水面浮框之间的柔性网囊;
[0008]所述框架主体为中空管状结构并且内部连通后形成压排载系统,所述导向管上部连接所述升降动力机构,所述压排载系统和所述升降动力机构相互配合实现网箱的升降过程。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柱与所述吸力桩连接处设有下限位锥台,所述导向管下部抵靠在所述下限位锥台上。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限位锥台上部均设有三个锁柱销,通过所述锁柱销的插拔实现所述上限位锥台与所述立柱的固定。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限位锥台沿圆周方向均匀加工有销孔与所述锁柱销匹配,所述立柱上相应设有限位孔,所述锁柱销穿过所述销孔后伸入所述限位孔。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动力机构包括卷扬机、钢丝绳,所述立柱上部设有操作平台,所述卷扬机安装于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卷扬机通过所述钢丝绳连接所述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上部相应设有吊装耳板连接所述钢丝绳。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水面浮框设于所述框架主体正上方并浮于海面上,所述水面浮框通过限位缆与所述立柱上部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力桩下部伸入海床。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方案中通过压排载系统和升降动力机构配合实现网箱的提升和下沉,使得网箱实际的升降兼顾平稳与高效两个方面;网箱上部呈悬浮式结构,水面浮框随潮汐及波浪运动,水平运动由框架主体及限位缆共同限制,从而使网箱上部结构整体更具柔性,受力更小,网箱下部则为固定式结构,悬浮式结构和固定式结构相结合,网箱整体结构稳定,抗风浪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近海养殖的坐底式网箱的主视图;
[0018]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近海养殖的坐底式网箱的俯视图;
[0020]图4为上限位锥台14、立柱13及锁柱销17的装配示意图;
[0021]图5为网箱整体提升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系泊机构;11、吸力桩;12、下限位锥台;13、立柱;131、限位孔;14、上限位锥台;141、销孔;15、操作平台;16、锁柱销;2、网箱框架;21、框架主体;22、导向管;23、吊装耳板;3、网体系统;31、底网;32、侧网;33、顶网;34、柔性网囊;4、水面浮框;5、限位缆;6、升降动力机构;61、卷扬机;62、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近海养殖的坐底式网箱,包括系泊机构1、网箱框架2、网体系统3、水面浮框4、升降动力机构6;
[0024]系泊机构1包括吸力桩11、立柱13,立柱13下端与吸力桩11上端固定连接,立柱13与吸力桩11连接处设有下限位锥台12,吸力桩11下部伸入海床;
[0025]网箱框架2包括用于维持网体系统3整体形状的框架主体21,框架主体21端部设有导向管22,导向管22活动套设于立柱13上并通过上限位锥台14形成上限位,上限位锥台14上部均设有三个锁柱销16,通过锁柱销16的插拔实现上限位锥台14与立柱13的固定,上限位锥台14沿圆周方向均匀加工有销孔141与锁柱销16匹配,立柱13上相应设有限位孔131,锁柱销16穿过销孔141后伸入限位孔131(参见图4),导向管22下部呈喇叭口并抵靠在下限位锥台12上,防止网箱水平和上下晃动;
[0026]网体系统3包括设于框架主体21底部的底网31、设于框架主体21侧部的侧网32、设于框架主体21顶部的顶网33、以及设于框架主体21和水面浮框4之间的柔性网囊34,水面浮框4设于框架主体21正上方并浮于海面上,水面浮框4通过限位缆5与立柱13上部连接;
[0027]框架主体21为中空管状结构并且内部连通后形成压排载系统,所述导向管22上部
连接升降动力机构6,压排载系统和升降动力机构6相互配合实现网箱的升降过程,升降动力机构6包括卷扬机61、钢丝绳62,立柱13上部设有操作平台16,卷扬机61安装于操作平台16上,操作平台16上各有两台卷扬机61,本方案中卷扬机61承重为15T,卷扬机61通过钢丝绳62连接导向管22,导向管22上部相应设有吊装耳板23连接钢丝绳62(参见图2),吊装耳板23与导向管22上部焊接固定,钢丝绳62通过卸扣连接吊装耳板23。
[0028]本方案中通过压排载系统和升降动力机构配合实现网箱的提升和下沉,使得网箱实际的升降兼顾平稳与高效两个方面;网箱上部呈悬浮式结构,水面浮框随潮汐及波浪运动,水平运动由框架主体及限位缆共同限制,从而使网箱上部结构整体更具柔性,受力更小,网箱下部则为固定式结构,悬浮式结构和固定式结构相结合,整体结构稳定,抗风浪能力更强。
[0029]具体使用时,为方便理解本技术,结合附图进行描述;
[0030]本方案利用中空的框架主体形成压排载系统,网箱通过压排载系统在水中处于微重力,用操作平台上的卷扬机提升网箱,压排载系统和卷扬机提升同步进行,防止卷扬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近海养殖的坐底式网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系泊机构(1)、网箱框架(2)、网体系统(3)、水面浮框(4)、升降动力机构(6);所述系泊机构(1)包括吸力桩(11)、立柱(13),所述立柱(13)下端与所述吸力桩(1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网箱框架(2)包括用于维持所述网体系统(3)整体形状的框架主体(21),所述框架主体(21)端部设有导向管(22),所述导向管(22)活动套设于所述立柱(13)上并通过上限位锥台(14)形成上限位;所述网体系统(3)包括设于所述框架主体(21)底部的底网(31)、设于所述框架主体(21)侧部的侧网(32)、设于所述框架主体(21)顶部的顶网(33)、以及设于所述框架主体(21)和所述水面浮框(4)之间的柔性网囊(34);所述框架主体(21)为中空管状结构并且内部连通后形成压排载系统,所述导向管(22)上部连接所述升降动力机构(6),所述压排载系统和所述升降动力机构(6)相互配合实现网箱的升降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近海养殖的坐底式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3)与所述吸力桩(11)连接处设有下限位锥台(12),所述导向管(22)下部抵靠在所述下限位锥台(1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近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致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舟山海王星蓝海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