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响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膜分离技术和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耐酸型电响应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酸性废水的主要来源有工业酸提取废液、食品行业酸性清洗液、电镀行业含酸废水、金属行业脱模后的废酸液、发酵酸性污水等。其酸性较强,若直接采用酸碱中和法对其处理,不仅会消耗大量资源,同时会产生无机盐副产物造成二次污染,使得处理成本增加。
[0003]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选择性强,绿色环保,易于控制等特点,已经被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然而,目前绝大部分的纳滤膜都是聚酰胺或聚酯类材质,在强酸性溶液中,酰胺键容易受到H+攻击而断裂,造成膜微观形貌的恶化,最终导致膜分离性能的严重下降。且在传统膜分离过程中,纳滤膜难以在运行过程中对其选择透过性进行调控,膜通量和截留率之间的“trade
‑
off”效应依旧存在。
[0004]因此,研发耐酸性强、可在线调控选择透过性的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响应膜,应用于酸性废水处理,所述电响应膜包括:支撑层、碳纳米管层和导电功能层;其中,所述碳纳米管层,负载于所述支撑层上;所述导电功能层,负载于所述碳纳米管层上,其中,所述导电功能层通过在所述碳纳米管层上原位负载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得到,所述导电高分子聚合物通过吸附到所述碳纳米管层上的导电聚合物的单体与引发剂发生氧化聚合反应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响应膜,其中,所述支撑层的材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聚偏氟乙烯、聚醚砜、酚酞型非磺化聚芳醚砜、聚丙烯腈或双酚A型聚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响应膜,其中,所述碳纳米管层,通过将碳纳米管以预设方式负载于所述支撑层上形成的;所述碳纳米管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双壁碳纳米管或多壁碳纳米管,所述碳纳米管的表面所带的基团包括:氨基基团、羟基基团或羧基基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响应膜,其中,所述导电聚合物包括以下之一:聚苯胺、聚苯胺衍生物、聚吡咯、聚吡咯衍生物、聚噻吩、聚噻吩衍生物;所述引发剂包括氧化剂,所述氧化剂包括:过硫酸铵、过氧化氢、重铬酸钾、碘酸钾、三氯化铁、四氯化铁、三氯化铝、二氧化锰或过氧化苯甲酰。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响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碳纳米管通过预设方式负载于支撑层上,形成碳纳米管层;将所述碳纳米管层按照预设顺序分别浸渍于导电高分子聚合物的单体溶液和引发剂溶液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莉莉,王军,张勇,李魁岭,侯得印,曹爱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