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柱式浓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2796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心柱式浓密机,其包括桥架及耙架,桥架与槽体之间设置中心立柱,中心立柱外设有传动笼架,桥架下方还设有进料装置,进料装置包括内、外给料井,内给料井的底部为倾斜面,倾斜面的最底端与内给料井的外壁之间设有出料口,桥架下方设有进料管,进料管与内给料井连通设置,进料装置的上方设有若干絮凝剂进料管,所述外给料井的底部周向向中心轴方向倾斜延伸形成斜坡。物料通过进料管进入内给料井内,利用进料管进入时的较大流速,在内给料井内作周向运动,使絮凝剂与物料快速混合、并形成絮团,再由出料口流入外给料井,将物料由周向流转变为径向与周向流,在经外给料井底短锥折流进入沉降槽后,达到充分絮凝并快速沉降,从而实现固液高效分离的目的。从而实现固液高效分离的目的。从而实现固液高效分离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心柱式浓密机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中心柱式浓密机。

技术介绍

[0002]浓密机是基于重力沉降作用的固液分离设备,浓密机通过液压油泵驱动行走耙慢速运转,借助行走耙的运转,使增稠的底流矿浆由浓密机底部的底流口卸出,浓密机上部产生较清净的澄清液由顶部的环形溜槽排出。
[0003]现代高效浓密机主要是通过添加絮凝剂来促使物料快速沉降浓缩,而浓密机内的进料装置则起着絮凝剂的添加和与矿浆的混合作用,被认为是浓密机的关键技术。常规进料装置为一个伸入浓密机中部的圆筒,矿浆径向给入圆筒内,通过出料管无序自流入浓密机的沉降区或澄清区。
[0004]而采用上述技术,在实际中会存在以下问题:
[0005]1、絮凝剂定量添加至圆筒内,但是由于矿浆在圆筒内运动路径较短且简单,存在物料打旋现象,导致两者无法充分混合,影响矿浆絮凝沉降效果。
[0006]2、矿浆直接从圆筒底部进入浓密机的澄清区,冲击沉降区,导致沉降区内的矿浆受到冲击上升,使得澄清区的上清液变混浊。
[0007]以上两点问题均会导致浓密机的沉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心柱式浓密机。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中心柱式浓密机,其包括设置在槽体上方的桥架及设置在槽体内部的耙架,所述桥架与槽体之间设置中心立柱,所述中心立柱外设有与耙架联动设置的传动笼架,所述桥架上设有用于带动传动笼架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桥架下方还设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同中心轴设置的内给料井及外给料井,所述内给料井的底部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最底端与内给料井的外壁之间设有与外给料井连通的出料口,所述桥架下方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与内给料井连通设置,所述进料装置的上方设有若干絮凝剂进料管,所述絮凝剂进料管的出口分别设置于内给料井及外给料井内部,所述外给料井的底部周向向中心轴方向倾斜延伸形成斜坡。
[0011]所述进料管从内给料井的外筒切线方向进入内给料井内。
[0012]所述外给料井周向设有若干上清液稀释口。
[0013]所述上清液稀释口处设有可调节的稀释口调节板。
[0014]所述内给料井为环状结构。
[0015]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可调节堰板。
[0016]所述中心立柱内部设有用于耙架提升的提升机构。
[0017]所述中心立柱包括固定段及升降段,所述提升机构设置在固定段及升降段之间。
[0018]所述提升机构为液压提升机构。
[0019]所述固定段与升降段的配合处设有若干导向键。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物料通过进料管进入内给料井内,利用进料管进入时的较大流速,在内给料井内作周向运动,并在内给料井进料口处及内给料井内设置若干个絮凝剂添加口,使絮凝剂与物料快速混合、并形成絮团,再由内给料井的倾斜面的最底端与内给料井的外壁之间出料口流入外给料井,将物料由周向流转变为径向与周向流,并与外给料井上清液进料口流入的上清液进行充分混合,既提高混合、絮凝的效果,又实现了物料稀释至最佳沉降浓度要求,在经外给料井底短锥折流进入沉降槽后,达到充分絮凝并快速沉降,从而实现固液高效分离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中心立柱处的局部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进料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进料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7]如图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心柱式浓密机,其包括设置在槽体上方的桥架7及设置在槽体内部的耙架4,所述桥架与槽体之间设置中心立柱2,所述中心立柱2外设有与耙架联动设置的传动笼架3,所述桥架上设有用于带动传动笼架旋转的驱动机构1,所述中心立柱设置在槽体的中心轴处,且耙架在传动笼架的带动下可以中心立柱为中心周向旋转,所述耙架的底部还设有底锥刮料器8。
[0028]所述桥架下方还设有进料装置6,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同中心轴设置的内给料井64及外给料井65,两者均以中心立柱为中心轴设置,桥架下方设置井字吊架,内给料井及外给料井通过井字吊架63固定在桥架下侧。
[0029]内给料井及外给料井均采用分体式结构,其通过可拆卸连接板69,利用螺栓螺母来实现连接,便于装配。且内给料井的内外壁之间通过若干支撑杆610固定。
[0030]所述内给料井的底部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最底端与内给料井的外壁之间设有与外给料井连通的出料口,其中外给料井下侧与槽体连通,而内给料井的底部则设置成倾斜面,使得其不直接与槽体连通,而是利用出料口与外给料井连通,所述桥架下方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与内给料井连通设置,所述进料装置的上方设有若干絮凝剂进料管62,所述絮凝剂进料管的出口分别设置于内给料井及外给料井内部,所述外给料井的底部周向向中
心轴方向倾斜延伸形成斜坡。使得矿浆先经由进料管进入内给料井,并在内给料井中与絮凝剂进行充分反应,然后经由出料口进入外给料井,改变矿浆在进料装置中的运动路径,提高混合、絮凝效果。
[0031]所述进料管61从内给料井的外筒切线方向进入内给料井内,从切线方向进入,利用进料管送料的速度使得进入内给料井的矿浆实现周向运动,使得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能够与絮凝剂充分接触并反应,絮团会向下运动并经由出料口进入外给料井。
[0032]所述外给料井周向设有若干上清液稀释口66。所述上清液稀释口处设有可调节的稀释口调节板67。外给料井四周设有若个上清液进料口,上清液进料口上设有调节板,可调节进料口大小与上清液的流量,利用上清液对进料浓度进行自稀释,以达到最佳沉降浓度,实现快速沉降的要求。
[0033]所述内给料井为环状结构,保证内给料井仅仅与外给料井连通,同时可以利用进入矿浆的速度使得其呈现周向流动,进而在内给料井中实现充分混合。
[0034]物料通过进料管从内给料井外桶切线方向进入内给料井内,在内给料井内作周向流动,并在内给料井进料口处及内给料井内设置若干个絮凝剂添加口,使絮凝剂与物料快速混合、并形成絮团,再由内给料井的内桶底锥与内给料井的外桶之间的通道流入外给料井,与外给料井上清液进料口流入的上清液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柱式浓密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在槽体上方的桥架及设置在槽体内部的耙架,所述桥架与槽体之间设置中心立柱,所述中心立柱外设有与耙架联动设置的传动笼架,所述桥架上设有用于带动传动笼架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桥架下方还设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同中心轴设置的内给料井及外给料井,所述内给料井的底部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最底端与内给料井的外壁之间设有与外给料井连通的出料口,所述桥架下方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与内给料井连通设置,所述进料装置的上方设有若干絮凝剂进料管,所述絮凝剂进料管的出口分别设置于内给料井及外给料井内部,所述外给料井的底部周向向中心轴方向倾斜延伸形成斜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柱式浓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从内给料井的外筒切线方向进入内给料井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柱式浓密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陈云才游嘉陵邹晨王猛
申请(专利权)人:恒丰泰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