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弹性柔软舒适植绒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2735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弹性柔软舒适植绒布,属于植绒布技术领域。其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植绒布本体,植绒布本体设置有透气层、高弹层、抑菌层和亲肤层,透气层的上表面粘接有植绒层,透气层均匀开设有透气孔,高弹层中设置有高弹组件,作用是提高植绒布本体的回弹性能,高弹层的下表面粘接有抗静电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透气层、透气孔、高弹层、高弹透气管、六边形排气孔、抗静电层、抑菌层、硅胶支撑条和亲肤层的配合,使得植绒布在受外力挤压后,在硅胶支撑条的配合下,分散冲击力,提高布料的回弹性能,同时亲肤层和抑菌层,能够快速对人体汗水进行吸附,防止汗水给人体带来不舒适的感觉,进一步提高植绒布的舒适性。进一步提高植绒布的舒适性。进一步提高植绒布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弹性柔软舒适植绒布


[0001]本技术涉及植绒布
,尤其涉及一种高弹性柔软舒适植绒布。

技术介绍

[0002]植绒是利用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物理特性,使绒毛带上负电荷,把需要植绒的物体放在零电位或接地条件下,绒毛受到异电位被植物体的吸引,呈垂直状加速飞升到需要植绒的物体表面上,由于被植物体涂有胶粘剂,绒毛就被垂直粘在被植物体上,因此静电植绒是利用电荷的自然特性产生的一种生产新工艺 。
[0003]随着植绒工艺的完善和更新,植绒装饰布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市场上的植绒布料各种各样,然而大多数的植绒布料具有极强的吸水性,清洗完后水会滞留在布料内,需要挂在架子上烘干,但是布料内部的水不易向外渗出,要将布料完全烘干,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从而降低了布料生产的效率。同时,现有的植绒布料的弹性也较差,使用的舒适感较差。因此,现有的技术存在着排水性较差和弹性较低的问题。
[0004]例如,中国申请号为(CN202121460366.9)的文件公开了一种高弹性柔软舒适植绒布,包括弹性底布层(1),弹性底布层(1)上方设有渗水布层(2)和柔软型植绒布层(3),柔软型植绒布层(3)表面设有阻燃层(4)和防污层(5);所述弹性底布层(1)上表面设有条形凹槽(6);所述弹性底布层(1)包括底布层(101),底布层(101)上设有弹性布层(102);所述底布层(101)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基布层(103)和第二基布层(104)。本技术具有排水性能良好和弹性较高的特点。
[0005]上述文件筒,通过设置凹槽提高排水性能,且通过氨纶丝增加植绒布的弹性,但通过材料编织会使得面料在受外力冲击后,编织间隙过大,影响性能,从而影响植绒布的继续使用,故需对其改进。
[0006]因此,如何对植绒布进行处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高弹组件的高弹性柔软舒适植绒布。
[000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弹性柔软舒适植绒布,包括植绒布本体,所述植绒布本体设置有透气层、高弹层、抑菌层和亲肤层,所述透气层的上表面粘接有植绒层,所述透气层均匀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高弹层中设置有高弹组件,作用是提高所述植绒布本体的回弹性能,所述高弹层的下表面粘接有抗静电层。
[0009]优选的,高弹组件设置有基布层和硅胶支撑条,所述基布层共设置有两组,所述硅胶支撑条设置于两组所述基布层的中部,所述基布层和所述硅胶支撑条粘接。
[0010]优选的,所述基布层通过植物再生纤维丝和棉纤维丝采用经纬组织的编织形式,其中植物再生纤维丝设置为经线,而棉纤维丝设置为纬线。
[0011]优选的,所述硅胶支撑条包括有倾斜段和T形段,所述倾斜段呈倾斜设置,且两组
所述倾斜段的一端均形成夹角,并和所述T形段的上端面衔接。
[0012]优选的,相邻两组所述倾斜段形成的夹角中设置有高弹透气管,所述高弹透气管设置有通孔,且所述高弹透气管通孔的外壁均匀开设有六边形排气孔。
[0013]优选的,所述抑菌层通过竹纤维交织制成,且竹纤维的厚度为0.3mm。
[0014]优选的,所述亲肤层为通过亲肤纱线编织而成的经平组织结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6]通过透气层、透气孔、高弹层、高弹透气管、六边形排气孔、抗静电层、抑菌层、硅胶支撑条和亲肤层的配合,使得植绒布在受外力挤压后,在硅胶支撑条的配合下,分散冲击力,提高布料的回弹性能,同时亲肤层和抑菌层,能够快速对人体汗水进行吸附,防止汗水给人体带来不舒适的感觉,进一步提高植绒布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给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基布层编织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

植绒布本体,101

植绒层,102

透气层,112

透气孔,103

高弹层,113

基布层,123

高弹透气管,133

六边形排气孔,104

抗静电层,105

抑菌层,106

亲肤层,2

硅胶支撑条,201

倾斜段,202

T形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弹性柔软舒适植绒布,包括植绒布本体1,植绒布本体1设置有透气层102、高弹层103、抑菌层105和亲肤层106,透气层102的上表面粘接有植绒层101,透气层102均匀开设有透气孔112,高弹层103中设置有高弹组件,作用是提高植绒布本体1的回弹性能,高弹层103的下表面粘接有抗静电层104;
[0024]高弹组件设置有基布层113和硅胶支撑条2,基布层113共设置有两组,硅胶支撑条2设置于两组基布层113的中部,基布层113和硅胶支撑条2粘接,基布层113通过植物再生纤维丝和棉纤维丝采用经纬组织的编织形式,其中植物再生纤维丝设置为经线,而棉纤维丝设置为纬线,硅胶支撑条2包括有倾斜段201和T形段202,倾斜段201呈倾斜设置,且两组倾斜段201的一端均形成夹角,并和T形段202的上端面衔接,相邻两组倾斜段201形成的夹角中设置有高弹透气管123,高弹透气管123设置有通孔,且高弹透气管123通孔的外壁均匀开设有六边形排气孔133。
[0025]基于实施例一的高弹性柔软舒适植绒布工作原理是:在布料受到外力挤压时,通过高弹层103的设置,有效提高植绒布本体1的高弹性能。硅胶支撑条2所设的倾斜段201在受外力挤压后,会发生形变,而两组倾斜段201形成夹角,有效提高了硅胶支撑条2的稳定性,同时高弹透气管123伴随倾斜段201形变,进一步分散力,且通过六边形排气孔133的设置,也有助于倾斜段201快速回弹。
[0026]实施例二
[0027]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高弹性柔软舒适植绒布,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抑菌层105通过竹纤维交织制成,且竹纤维的厚度为0.3mm,亲肤层106为通过亲肤纱线编织而成的经平组织结构。
[0028]本实施例中,抑菌层105采用竹纤维制成,提高了植绒布的抗菌性,同时竹纤维中负离子浓度较高,使人体倍感清新舒适。竹纤维的多孔结构,具有良好的吸湿、放湿功能,从而自动调节人体湿度平衡。同时亲肤层106的亲肤纱配合抑菌层105的竹纤维,能够快速对人体汗水进行吸附,防止汗水给人体带来不舒适的感觉,进一步提高植绒布本体1的舒适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弹性柔软舒适植绒布,包括植绒布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绒布本体(1)设置有透气层(102)、高弹层(103)、抑菌层(105)和亲肤层(106),所述透气层(102)的上表面粘接有植绒层(101),所述透气层(102)均匀开设有透气孔(112),所述高弹层(103)中设置有高弹组件,作用是提高所述植绒布本体(1)的回弹性能,所述高弹层(103)的下表面粘接有抗静电层(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弹性柔软舒适植绒布,其特征在于:高弹组件设置有基布层(113)和硅胶支撑条(2),所述基布层(113)共设置有两组,所述硅胶支撑条(2)设置于两组所述基布层(113)的中部,所述基布层(113)和所述硅胶支撑条(2)粘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弹性柔软舒适植绒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13)通过植物再生纤维丝和棉纤维丝采用经纬组织的编织形式,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树发蔡裕泰叶玉宽
申请(专利权)人:天守中国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