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式预埋件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269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预埋件,特别是一种拼装式预埋件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根据设备基础预埋件的力学性能要求,使用力学分析软件对设备说明书中要求的预埋件进行受力分析;步骤B、预埋件设计;步骤C、对预埋板的母板和子板进行受力分析;步骤D、预埋板加工、做焊接工艺评定;步骤E、现场排布;步骤F、定位放线;步骤G、定位节点的预埋板焊接;步骤H、预埋板的连接施工;步骤I、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施工的需要在现场进行拼接,灵活多变,提高了预埋件定位的精准度,提高安全形,便于运输。便于运输。便于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拼装式预埋件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埋件,特别是一种拼装式预埋件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预埋件主要用于设备的安装固定、门窗等固定的连接件、预埋管道、预埋螺栓等。由于现在建筑行业的多样性,预埋件的形状与大小也层出不穷,在施工过程中,对于预埋件的力学性能与安装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大型设备与构件的专利技术,与之相对应的预埋件的体积也变得越来越大,施工的困难程度也随之增加。
[0003]针对设备基础的预埋件,施工时,设备基础与一次结构同时进行浇筑或者在一次结构施工完成后再进行设备基础的施工,后者施工时,施工场所往往位于密闭的房间或地下室内部,安装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预埋件时,无法使用吊车进行吊装,微调时,只能使用人工进行调整,这就需要多个工人在狭小的空间进行预埋件的施工,前者施工时,也需要使用吊车、塔吊等吊装工序长时间吊装进行微调,增大了施工的危险性,降低了现场的施工效率,浪费了人力物力。
[0004]授权公告号为CN206360112U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埋板,该专利技术的板体开设安装孔,板体包括多块相互拼接的分板,分板为弧条结构,分板内设置弧条状的通孔和与通孔配合的滑条,该专利技术的拼装结构只适用于弧条结构的预埋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建筑用拼装式预埋件,提高施工效率,提高预埋件安装的准确性。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拼装式预埋件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根据设备基础预埋件的力学性能要求,使用力学分析软件对设备说明书中要求的预埋件进行受力分析;步骤B、预埋件设计预埋件包括锚筋和预埋板,在力学分析软件中对预埋板进行切分,预埋板包括若干个母板、若干个子板和定位杆,母板和子板通过卯口和凸榫拼接连接;步骤C、对预埋板的母板和子板进行受力分析,将母板和子板的受力分析进行对比,并对母板的卯口的尺寸和子板的凸榫的尺寸及定位杆进行调整;步骤D、预埋板加工、做焊接工艺评定;步骤E、现场排布将子板与母板位置提前进行排布,标注相应锚筋位置;步骤F、定位放线在预埋件的安装位置定位放线,弹出定位线;步骤G、定位节点的预埋板焊接
根据弹出的定位线,将定位节点位置的母板和子板进行焊接固定,将锚筋焊接到母板和子板上,然后将母板和子板焊接到相应位置的定位筋上;步骤H、预埋板的连接施工根据步骤G中母板和子板安装方式,在其余母板和子板上标注的锚筋位置并焊接锚筋,焊接完成后将母板和子板拼接到定位节点的母板和子板上,安装定位杆和横向连接杆,重复以上操作直至预埋件整体拼装完成;步骤I、焊接调整预埋板的定位及相应标高,调整完成后对母板和子板连接位置进行焊接。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1、将原有大型的预埋件分割成较小的板材进行运输,在输送过程中更加便利,施工现场进行搬运、安装时也可避免使用塔吊、吊车等吊装工具,仅仅使用人工即可进行相应的加工与安装工作,从源头上减少了施工工程中的危险源,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安全性,节省了资源的投入;2、在施工现场可根据需要选择拼接的场所,对于施工的空间要求相比整体式的预埋件较低,体现了灵活性,可适用于结构多变、多种施工环境;3、现场使用较小的板材拼接成大的板材进行施工,可根据施工的需要在工厂进行加工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板材,在现场根据需要进行拼接,灵活多变,提高了预埋件定位的精准度。
[0008]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优化方案是:所述母板设有卯口和凸榫,子板设有凸榫和卯口。
[0009]所述母板和子板为矩形、弧形、半圆形或扇环形。
[0010]所述凸榫的两侧对称开设第一凹口结构,卯口的两侧对称开设与第一凹口结构相对的第二凹口结构,第一凹口结构和第二凹口结构构成完整的矩形孔,定位杆插装在该矩形孔内。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角板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边板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间板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定位杆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矩形母板和矩形子板拼装主视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图9是图7的左视图;图10是矩形子板的主视图;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图12是矩形母板的主视图;图13是图12的俯视图;
图14是矩形子板与弧形母板的拼装俯视图;图15是弧形母板的俯视图;图16是半圆形子板和半圆形母板的拼装俯视图;图17是半圆形子板的俯视图;图18是半圆形母板的俯视图;图19是扇环形子板和扇环形母板的拼装俯视图;图20是扇环形子板的俯视图;图21是扇环形母板的俯视图。
[0012]图中:锚筋1;预埋板2;母板3;角板3

1;边板3

2;中间板3

3;卯口4;第一凹口结构4

1;子板5;凸榫6;第二凹口结构6

1;定位杆7;插孔8;横向连接杆9。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专利技术。
[0014]一种拼装式预埋件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根据设备基础预埋件的力学性能要求,使用力学分析软件对设备说明书中要求的预埋件进行受力分析,力学分析软件可以采用CAESES;步骤B、预埋件设计预埋件包括锚筋1和预埋板2,在力学分析软件中对预埋板2进行切分,预埋板2呈网格形,其包括若干个母板3、若干个子板5和定位杆7(图1

图6所示),母板3设有卯口4和凸榫6,子板5设有凸榫6和卯口4,母板3和子板5通过卯口4和凸榫6拼接连接,凸榫6的两侧对称开设第二凹口结构6

1,卯口4的两侧对称开设与第二凹口结构6

1相对的第一凹口结构4

1,第二凹口结构6

1和第一凹口结构4

1构成完整的矩形孔,定位杆7插装在该矩形孔内,定位杆7的长度与母板3或子板5的厚度相同。母板3与子板5之间穿设横向连接杆9,横向连接杆9水平贯穿凸榫6、卯口4和母板3的插孔8,插孔8为方形、矩形或圆形,横向连接杆9的截面为方形、矩形或圆形,横向连接杆9与定位杆7错位布设,横向连接杆9增加连接的稳固性的同时保证连接的平面度;本实施例中,母板3和子板5按位置分为角板3

1、边板3

2和中间板3

3,第一凹口结构4

1和第二凹口结构6

1还可为半圆形,定位杆7为圆形;步骤C、对预埋板2的母板3和子板5进行受力分析,将母板3和子板5的受力分析进行对比,并对母板3的卯口4的长宽尺寸和子板5的凸榫6的长宽尺寸及定位7杆进行调整,以满足设备说明书中安装需要的力学性能;步骤D、预埋板加工、做焊接工艺评定;使用水射流切割或激光切割的方式对预埋板2进行加工,保证母板3和子板5、卯口4和凸榫6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装式预埋件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根据设备基础预埋件的力学性能要求,使用力学分析软件对设备说明书中要求的预埋件进行受力分析;步骤B、预埋件设计预埋件包括预埋板和锚筋,在力学分析软件中对预埋板进行切分,预埋板包括母板、子板和定位杆,母板和子板通过凸榫和卯口拼接;步骤C、对预埋板的母板和子板进行受力分析,将母板和子板的受力分析进行对比,并对母板的卯口的尺寸和子板的凸榫的尺寸及定位杆进行调整;步骤D、预埋板加工、做焊接工艺评定;步骤E、现场排布将子板与母板位置提前进行排布,标注相应锚筋位置;步骤F、定位放线在预埋件的安装位置定位放线,弹出定位线;步骤G、定位节点的预埋板焊接根据弹出的定位线,将定位节点位置的母板和子板进行焊接固定,将锚筋焊接到母板和子板上,然后将母板和子板焊接到相应位置的定位筋上;步骤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宇左兆青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