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器材注塑模具结构及温控设施,它通过模具结构、温控技术方面的创新,使大型塑料制品能直接拥有,如垂直侧面、大平面底部、深孔、长槽等特殊结构,在省略抽芯等等机构简化模具结构的同时,还能消除塑料制品因抽芯等等机构造成的痕迹。它的特征是:模具的流道系统附近设流道保温系统,凸模型腔的垂直侧面附近设凸模壁胀缩式系统,凸模型腔的底面附近设凸模底胀缩式系统,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侧面附近设凸模温控系统,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深孔内设凸模深孔温控系统,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浅孔内设凸模浅孔温控系统;凹模型芯的垂直型侧面附近设凹模壁胀缩式系统,凹模型腔的底面附近设凹模底胀缩式系统,凹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侧面附近设凹模温控系统,凹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深孔附近设凹模深孔温控系统,凹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浅孔附近设凹模浅孔温控系统。控系统。控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器材注塑模具结构及温控设施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注塑模具结构及温度控制设施。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塑料已经具有质轻、比强度高、耐化学腐蚀性好、优异的电绝缘性能、优良的消声和隔热作用、优良的耐磨性能和良好的自润滑性能、一些特殊性能,如一些塑料的透明性等特效。
[0003]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料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它能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直接得到成品。
[0004]利用现代塑料性能以及现代注塑成型技术取得的成品,其整体的力学性能已不亚于金属加工的成品,再加现代塑料的独特性能,它们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也逐步进入电力器材之中,但大型电力器材(如大型变压器、大型电力设施冷却器等),它们的部分零件也可用现代塑料制品替代,使它们的生产成本、室外耐腐蚀性、绝缘性能、消声性能等,能够进一步提高。
[0005]大型注塑模具产生的塑料制品,它的技术难度本来就比较大,再加入大型电力器材中如壳体、箱体等零件的特殊结构,注塑加工难度会更大,因此需要在模具结构、温控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才能取得合格的成品零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器材注塑模具结构及温控设施,它通过模具结构、温控技术方面的创新,使大型塑料制品能直接拥有,如垂直侧面、大平面底部、深孔、长槽等特殊结构,在省略抽芯等等机构简化模具结构的同时,还能消除塑料制品因抽芯等等机构造成的痕迹。
[0007]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电力器材注塑模具结构及温控设施的特征是:模具的流道系统附近设流道保温系统,凸模型腔的垂直侧面附近设凸模壁胀缩式系统,凸模型腔的底面附近设凸模底胀缩式系统,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侧面附近设凸模温控系统,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深孔内设凸模深孔温控系统,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浅孔内设凸模浅孔温控系统;凹模型芯的垂直型侧面附近设凹模壁胀缩式系统,凹模型腔的底面附近设凹模底胀缩式系统,凹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侧面附近设凹模温控系统,凹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深孔附近设凹模深孔温控系统,凹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浅孔附近设凹模浅孔温控系统;同时,流道保温系统、凸模壁胀缩式系统、凸模底胀缩式系统、凸模温控系统、凸模深孔温控系统、凸模浅孔温控系统各自的流通系统的进口经管线分别与对应控制阀的上出口或下出口连接,它们各自的流通系统的出口经管线分别与对应收集箱连接;其次,凹模壁胀缩式系统、凹模底胀缩式系统、凹模温控系统、凹模深孔温控系统、凹模浅孔温控系统各自的流通系统的进口也经管线分别与对应控制阀的上出口或下出口连接,它们各自的流通系统的出口经管线
分别与对应收集箱连接;所述的凸模壁胀缩式系统、凹模壁胀缩式系统,它们的槽形通道间隔分布在凸模、凹模型腔的垂直侧面旁,相邻槽形通道之间接通,形成一个既能使液体快速流通、调控模具区域温度,又能使垂直侧面的型腔壁快速胀缩的结构,帮助塑料制品的脱模;所述的凸模底胀缩式系统、凹模底胀缩式系统,它们的槽形通道间隔分布在凸模、凹模型腔的底面旁,相邻槽形通道之间接通,形成一个既能使液体快速流通、调控模具区域温度,又能使底面的型腔底快速胀缩的结构,帮助塑料制品的脱模;所述的流道保温系统、凸模温控系统、凸模深孔温控系统、凸模浅孔温控系统、凹模温控系统、凹模深孔温控系统、凹模浅孔温控系统,它们的通道间隔分布在凸模、凹模型腔的对应区域内,相邻通道之间接通,形成一个能使液体流通的通道,调控模具的各个区域温度;所述的控制阀,它的阀体中设上出口、下出口、上入口群、下入口群,上出口、上入口群之间设上阀芯,由上电机控制,下出口、下入口群之间设下阀芯,由下电机控制,上入口群、下入口群的各个入口与各种温度的液体源连接。
[0008]控制阀由控制系统操控,控制系统设监视模具动态状况的装置。
[0009]上阀芯或与上出口常通,下阀芯或与下出口常通。
[0010]本专利技术的作用是:
⑴
.为了大型塑料制品能够直接拥有垂直侧面,在模具中设置了壁胀缩式系统,通过该系统中的间隔分布、互通的槽形通道,再经过控制阀的循环流动的各种温度液体调控模具区域温度,利用热胀冷缩原理使槽形通道之间的薄壁能够快速胀缩,也使模具垂直侧面的型腔随之快速胀缩,帮助塑料制品脱模的同时,还能促使塑料制品在模具内冷却,加快它在脱模前的收缩、定型,两者结合来共同帮助塑料制品的脱模。
[0011]⑵
.为了大型塑料制品能够直接拥有平整的底面,在模具中设置了底胀缩式系统,通过该系统中的间隔分布、互通的槽形通道,再经过控制阀的循环流动的各种温度液体调控模具区域温度,利用热胀冷缩原理使槽形通道之间的薄壁能够快速胀缩,也使模具底面的型腔随之快速胀缩,帮助模具与塑料制品脱离的同时,还能促使塑料制品在模具内冷却,加快它在脱模前的收缩、定型,两者结合来共同帮助塑料制品的底面平整。
[0012]⑶
.模具中的深(浅)孔温控系统,通过间隔的通道,再经过控制阀的循环流动的各种温度液体调控模具区域温度,促使塑料制品孔位在模具内冷却,加快它在脱模前的收缩、定型,帮助它顺利脱模。
[0013]⑷
.模具中的有拔模斜度侧面温控系统,通过间隔的通道,再经过控制阀的循环流动的各种温度液体调控模具区域温度,促使塑料制品有拔模斜度侧面在模具内冷却,加快它在脱模前的收缩、定型,帮助其顺利脱模。
[0014]⑸
.模具流道系统中的流道保温系统,能够分别调控模具主流道、分流道的温度,促使塑料熔体的流动,结合已经加温了模具,提高充模速度。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力器材注塑模具结构及温控设施的剖视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力器材注塑模具结构及温控设施中的控制阀正视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力器材注塑模具结构及温控设施中的控制阀俯视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电力器材注塑模具结构及温控设施中的控制阀剖视示意图。
[0020]图中:1.流道保温系统, 2.凹模壁胀缩式系统, 3.凸模壁胀缩式系统, 4.凸模底胀缩式系统, 5.凸模温控系统, 6.凹模底胀缩式系统, 7.凹模深孔温控系统, 8.凸模深孔温控系统, 9.凹模浅孔温控系统, 10.凸模浅孔温控系统, 11.凹模温控系统, 12.上出口, 13.上电机, 14.上阀芯, 15.上入口群, 16.下出口, 17.下电机, 18.下阀芯, 19.阀体, 20.下入口群。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所示,模具的流道系统附近设流道保温系统1,凸模型腔的垂直侧面附近设凸模壁胀缩式系统3,凸模型腔的底面附近设凸模底胀缩式系统4,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侧面附近设凸模温控系统5,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深孔内设凸模深孔温控系统8,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浅孔内设凸模浅孔温控系统10;凹模型芯的垂直型侧面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器材注塑模具结构及温控设施,其特征是:模具的流道系统附近设流道保温系统(1),凸模型腔的垂直侧面附近设凸模壁胀缩式系统(3),凸模型腔的底面附近设凸模底胀缩式系统(4),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侧面附近设凸模温控系统(5),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深孔内设凸模深孔温控系统(8),凸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浅孔内设凸模浅孔温控系统(10);凹模型芯的垂直型侧面附近设凹模壁胀缩式系统(2),凹模型腔的底面附近设凹模底胀缩式系统(6),凹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侧面附近设凹模温控系统(11),凹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深孔附近设凹模深孔温控系统(7),凹模型腔的有拔模斜度浅孔附近设凹模浅孔温控系统(9);同时,流道保温系统(1)、凸模壁胀缩式系统(3)、凸模底胀缩式系统(4)、凸模温控系统(5)、凸模深孔温控系统(8)、凸模浅孔温控系统(10)各自的流通系统的进口经管线分别与对应控制阀的上出口(12)或下出口(16)连接,它们各自的流通系统的出口经管线分别与对应收集箱连接;其次,凹模壁胀缩式系统(2)、凹模底胀缩式系统(6)、凹模温控系统(11)、凹模深孔温控系统(7)、凹模浅孔温控系统(9)各自的流通系统的进口也经管线分别与对应控制阀的上出口(12)或下出口(16)连接,它们各自的流通系统的出口经管线分别与对应收集箱连接;所述的凸模壁胀缩式系统(3)、凹模壁胀缩式系统(2),它们的槽形通道间隔分布在凸模、凹模型腔的垂直侧面旁,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若玮,
申请(专利权)人:张若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