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帐篷房底部防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239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帐篷房底部防虫结构,涉及防虫技术领域。包括四根支撑柱,每两根相邻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风幕发生器,所述风幕发生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药液挥发管,所述药液挥发管包括盛药管体,所述盛药管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液分隔板,所述气液分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通气管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药液挥发管和通气管道的设置,使得药液挥发向下流出通气管道,同时在通气管道一侧设置风幕发生器,将药雾向下吹出,在帐篷房底形成四面混有药液的风幕,使得绝大部分昆虫都不能越过风幕进入帐篷房底部,起到了较为良好的防虫效果,同时药液被风幕带到地面后,会进一步向外扩散,因此不会进入帐篷房中,保护了帐篷房内的居住环境。境。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帐篷房底部防虫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防虫
,具体为一种帐篷房底部防虫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旅游市场形态不断变化,人们对生态旅游越来越向往。向往去风景美丽的地方旅游并能置身于其中几天几夜。然而美丽的风景地往往交通不便利,同时不可以建造钢筋水泥等永久性建筑。现在国家提倡建设露营地,让人们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休闲度假,相比于一般的帐篷,帐篷房结构较为复杂,内部设置也较为齐全,居住也较为舒适。而因为所处环境较为偏远,帐篷房内的灯光往往吸引各种昆虫从底部进入房内,因此一般将帐篷房撑起悬空,杜绝一般爬虫,却不能阻止各种飞虫;而在帐篷房底施加驱虫药液,药液挥发可能进入帐篷房内,影响居住环境。因此,开发一种帐篷房底部防虫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帐篷房底部防虫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帐篷房底部防虫结构,包括支撑底架,所述支撑底架包括四根支撑柱,每两根相邻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防虫装置,所述防虫装置包括风幕发生器,所述风幕发生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药液挥发管,所述药液挥发管包括盛药管体,所述盛药管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液分隔板,所述气液分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通气管体,所述盛药管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加热柱。
[0005]优选的,所述所述气液分隔板的顶端和通气管体的内壁顶侧围成内部通气口,所述盛药管体的底端和通气管体的底端围成外部通气口。
[0006]优选的,所述盛药管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注药管,所述注药管的一端插入有密封盖,所述注药管的另一端连通至盛药管体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顶端开设有固定槽口。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平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楼梯,且所述楼梯的顶端和支撑平台的顶端相平齐,所述楼梯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平台围栏,所述楼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扶手。
[0009]优选的,围成所述固定槽口的内壁内侧套接有帐篷房主体,所述帐篷房主体可从支撑平台上拆卸下来,并进行折叠。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该帐篷房底部防虫结构,通过药液挥发管的设置,配合内部的加热柱促进药液挥发,并通过通气管道的设置,使得药液蒸汽向下流出通气管道,同时在通气管道一侧设置风幕发生器,吹出向下连接至地面的风幕,从而将向下流出的药液蒸汽卷入风幕中,在帐篷房底形成四面混有药液的风幕,使得绝大部分昆虫都不能越过风幕进入帐篷房底部,进而进入帐篷房,起到了较为良好的防虫效果,同时药液被风幕带到地面后,会随着风幕进一步向
外扩散,因此不会进入帐篷房中,保护了帐篷房内的居住环境。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等轴侧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防虫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挥发管截面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底架放大图。
[0016]图中:1、帐篷房主体;2、防虫装置;21、药液挥发管;211、盛药管体; 212、加热柱;213、气液分隔板;214、外部通气口;215、通气管体;216、内部通气口;22、注药管;23、风幕发生器;3、支撑底架;31、平台围栏; 32、扶手;33、楼梯;34、支撑柱;35、固定槽口;36、支撑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0020]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2]一种帐篷房底部防虫结构,包括支撑底架3,支撑底架3下方设置有防虫装置2,支撑底架3顶端安装有帐篷房主体1,在本实施例中,帐篷房主体1 可从支撑平台36上拆卸下来,并进行折叠。
[0023]如图2所示,支撑底架3包括四根支撑柱34,支撑柱34底端有向外延伸的支撑外延,以扩大支撑柱34底面和地面的接触范围,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定。每两根相邻支撑柱34之间固定连接有防虫装置2,因此防虫装置2也由四个相同的部件组成,将支撑柱34内部的空间围住。支撑柱3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36,支撑平台36的顶端开设有固定槽口35。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34撑起一定的高度,使得支撑平台36远离了地面,从而防止地面上的昆虫通过组成支撑平台36的材料之间的缝隙,进而进入帐篷房内部叮咬居住者,污染室内居住环境。而支撑平台3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楼梯33,同时楼梯33底端和地面相接触,楼梯33的顶端和支撑平台36的顶端相平齐,使得居住者能够通过楼梯33在支撑平台36和地面之间来
回。在本实施例中,楼梯33顶端作为变向平台,使得楼梯33内侧和支撑平台36一侧接触,并在楼梯3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平台围栏31,楼梯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扶手32。使得居住人可以平稳安全的上下。
[0024]如图3所示,防虫装置2包括风幕发生器23,风幕发生器23内部设置有高速电机,带动贯流或离心风轮产生强大气流,以形成一面风墙,阻挡风墙两边的空气互相流动,在本实施例中,风幕发生器23开口朝向下方,并微微向外歪斜,能够吹出一层连接风幕发生器23的出风口与地面的风幕,且使得气流在接触地面后向外吹拂,从而在四个风幕发生器23之间形成一片较为平静的空气,同时阻止外部的微小颗粒进入。同时在风幕发生器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药液挥发管21,药液挥发管21包括盛药管体211,盛药管体2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注药管22,注药管22的一端插入有密封盖,注药管22的另一端连通至盛药管体211内部。打开密封盖后,可以向盛药管体211中注入驱虫药液。
[0025]如图4所示,盛药管体2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液分隔板213,气液分隔板2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通气管体215,盛药管体2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加热柱212。在本实施例中,加热柱212为具有一定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帐篷房底部防虫结构,包括支撑底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架(3)包括四根支撑柱(34),每两根相邻支撑柱(34)之间固定连接有防虫装置(2),所述防虫装置(2)包括风幕发生器(23),所述风幕发生器(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药液挥发管(21),所述药液挥发管(21)包括盛药管体(211),所述盛药管体(2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液分隔板(213),所述气液分隔板(2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通气管体(215),所述盛药管体(2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加热柱(2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房底部防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隔板(213)的顶端和通气管体(215)的内壁顶侧围成内部通气口(216),所述盛药管体(211)的底端和通气管体(215)的底端围成外部通气口(2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房底部防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燕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腾成篷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