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歇式陶瓷造粒粉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235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歇式陶瓷造粒粉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取陶瓷超细粉原料为基料,外加其质量4~6%的聚乙二醇水溶液,搅拌至混合均匀,密封陈腐12~24h;步骤二、将陈腐好的陶瓷超细粉原料倒入圆盘造粒机中,利用圆盘造粒机的旋转滚动进行造粒,直至70%以上的陶瓷陈腐料均成为所需粒种;步骤三、将粒种倒入圆盘造粒机中,启动圆盘造粒机将粒种打散,同时喷入聚乙二醇水溶液,待粒种长大至0.5mm时,并继续旋转圆盘造粒机60~120min;步骤四、将陶瓷原料微球进行筛分;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陶瓷造粒粉单球致密,表面光滑,球形度好,造粒粉流动性和压实密度大,有助于提高陶瓷坯体成型和烧结一致性;制备方法简单,工作强度低,能耗小,生产调整灵活。调整灵活。调整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歇式陶瓷造粒粉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间歇式陶瓷造粒粉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造粒是陶瓷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制备过程是在原料细粉中加入一定量的塑化剂,制成粒度较粗,具有一定假颗粒级配,流动性好的团粒,以利于陶瓷坯料的成型。陶瓷粉料颗粒越细越轻,流动越差,同时粉料的比表面积大,占体积也大,因而成型时不能均匀的填充模型,易生空洞,导致致密度不高。而造粒后形成团粒,团粒的填充密度提高,空隙率降低,流动性好,装模方便,分布均匀,从而提高陶瓷坯体密度,改善成型和烧结密度分布的一致性,是陶瓷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目前,陶瓷造粒主要采用喷雾干燥法,其是将加有塑化剂的粉料制成料浆,再用喷雾器喷入造粒塔进行雾化和干燥。此方法生产的造粒粉单球多为苹果状,球形度差,致密度低,影响陶瓷坯体成型和烧结一致性。且工序复杂,干燥过程中能耗高、料塔内清理难度大,多为连续化单一配方生产,存在生产调节灵活性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歇式陶瓷造粒粉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能耗低、生产调整灵活,所制备的陶瓷造粒粉球形度好,表面光滑,粒径均一。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间歇式陶瓷造粒粉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取陶瓷超细粉原料为基料,外加其质量4~6%的聚乙二醇水溶液,搅拌至混合均匀,密封陈腐12~24h后待用;/>[0007]步骤二、将陈腐好的陶瓷超细粉原料倒入圆盘造粒机中,利用圆盘造粒机的旋转滚动进行造粒:
[0008]圆盘造粒机启动30~60min后,将其中粒径在0.075~0.090mm范围的微球筛分出来作为粒种,将大于等于0.090mm的粒料经多孔筛挤压破碎后和小于0.075mm粉料继续造粒;
[0009]如此反复,直至70%以上的陶瓷陈腐料均成为所需粒种;
[0010]步骤三、将粒种倒入圆盘造粒机中,启动圆盘造粒机将粒种打散,圆盘造粒机旋转60min后,往造粒机中缓慢投入陶瓷超细粉原料,同时喷入聚乙二醇水溶液,控制聚乙二醇水溶液在陶瓷原料中的含量在9~11%,待粒种长大至0.5mm时,停止加料和喷聚乙二醇水溶液,并继续旋转圆盘造粒机60~120min;
[0011]步骤四、将陶瓷原料微球进行筛分,取30~40目之间的微球为陶瓷造粒粉,控制粒径在0.425~0.600mm范围。
[0012]优选的,所述的陶瓷超细粉包括陶瓷配合料、碳化硅陶瓷超细粉原料、氧化铝陶瓷超细粉原料或氧化锆陶瓷超细粉原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0013]优选的,所述的陶瓷超细粉原料粒径为0.6~2.4μm。
[0014]优选的,步骤一中所述的搅拌时间为6~12h。
[0015]优选的,所述的聚乙二醇水溶液的浓度为1~2%。
[0016]优选的,所述的圆盘造粒机包括糖衣机或类糖衣机的圆盘转动设备。。
[001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陶瓷造粒粉单球致密,表面光滑,球形度好,造粒粉流动性和压实密度大,有助于提高陶瓷坯体成型和烧结一致性;
[0019]本专利技术陶瓷造粒粉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工作强度低,能耗小,生产调整灵活。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3制备的陶瓷造粒粉的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步骤1:取粒径为0.6

2.4μm的陶瓷配合料超细粉2Kg为基料,外加其质量4%的聚乙二醇水溶液(浓度1%)搅拌6h混合均匀,密封陈腐24h后待用;
[0024]步骤2:将陈腐好的陶瓷配合料倒入圆盘造粒机中,利用圆盘造粒机的旋转滚动进行造粒;圆盘造粒机启动30min后,将其中粒径在0.075

0.090mm范围的微球筛分出来作为粒种;将大于等于0.090mm的粒料经多孔筛挤压破碎后和小于0.075mm粉料继续造粒;如此反复,直至约70%的陶瓷陈腐料均成为所需粒种;
[0025]步骤3:将粒种倒入圆盘造粒机中,启动圆盘造粒机将粒种打散,使单个球致密、表面光滑、球形度增加;圆盘造粒机旋转60min后,往造粒机中缓慢投入陶瓷配合料超细粉,同时喷入聚乙二醇水溶液,控制聚乙二醇水溶液在陶瓷配合料中的含量在9%,待粒种长大至0.5mm时,停止加料和喷聚乙二醇水溶液,并继续旋转圆盘造粒机60min,使微球进一步致密,表面光滑,球形度好;
[0026]步骤4:将陶瓷配合料微球进行筛分,取30

40目之间的微球为陶瓷配合料造粒粉,控制粒径在0.425

0.600mm范围。
[0027]实施例2:
[0028]步骤1:取粒径为0.6

2.4μm的陶瓷配合料超细粉5Kg为基料,外加其质量6%的聚乙二醇水溶液(浓度2%)搅拌12h混合均匀,密封陈腐12h后待用;
[0029]步骤2:将陈腐好的陶瓷配合料倒入圆盘造粒机中,利用圆盘造粒机的旋转滚动进行造粒;圆盘造粒机启动60min后,将其中粒径在0.075

0.090mm范围的微球筛分出来作为粒种;将大于等于0.090mm的粒料经多孔筛挤压破碎后和小于0.075mm粉料继续造粒;如此反复,直至约70%的陶瓷陈腐料均成为所需粒种;
[0030]步骤3:将粒种倒入圆盘造粒机中,启动圆盘造粒机将粒种打散,使单个球致密、表面光滑、球形度增加;圆盘造粒机旋转60min后,往造粒机中缓慢投入陶瓷配合料超细粉,同时喷入聚乙二醇水溶液,控制聚乙二醇水溶液在陶瓷配合料中的含量在11%;待粒种长大至0.5mm时,停止加料和喷聚乙二醇水溶液,并继续旋转圆盘造粒机120min,使微球进一步
致密,表面光滑,球形度提高;
[0031]步骤4:将陶瓷配合料微球进行筛分,取30

40目之间的微球为氧化锆造粒粉,控制粒径在0.425

0.600mm范围。
[0032]实施例3:
[0033]步骤1:取粒径为0.6

2.4μm的陶瓷配合料超细粉3.5Kg为基料,外加其质量5%的聚乙二醇水溶液(浓度1.5%)搅拌8h混合均匀,密封陈腐18h后待用;
[0034]步骤2:将陈腐好的陶瓷配合料倒入圆盘造粒机中,利用圆盘造粒机的旋转滚动进行造粒;圆盘造粒机启动45min后,将其中粒径在0.075

0.090mm范围的微球筛分出来作为粒种;将大于等于0.090mm的粒料经多孔筛挤压破碎后和小于0.075mm粉料继续造粒;如此反复,直至约70%的陶瓷陈腐料均成为所需粒种;
[0035]步骤3:将粒种倒入圆盘造粒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歇式陶瓷造粒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陶瓷超细粉原料为基料,外加其质量4~6%的聚乙二醇水溶液,搅拌至混合均匀,密封陈腐12~24h后待用;步骤二、将陈腐好的陶瓷超细粉原料倒入圆盘造粒机中,利用圆盘造粒机的旋转滚动进行造粒:圆盘造粒机启动30~60min后,将其中粒径在0.075~0.090mm范围的微球筛分出来作为粒种,将大于等于0.090mm的粒料经多孔筛挤压破碎后和小于0.075mm粉料继续造粒;如此反复,直至70%以上的陶瓷陈腐料均成为所需粒种;步骤三、将粒种倒入圆盘造粒机中,启动圆盘造粒机将粒种打散,圆盘造粒机旋转60min后,往造粒机中缓慢投入陶瓷超细粉原料,同时喷入聚乙二醇水溶液,控制聚乙二醇水溶液在陶瓷原料中的含量在9~11%,待粒种长大至0.5mm时,停止加料和喷聚乙二醇水溶液,并继续旋转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选盟张泽秦姜显威邢腾飞刘辉李军奇刘俊莉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