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学盈专利>正文

一种简易便携中药原材料茶包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2254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包装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简易便携中药原材料茶包包装袋,包括外袋、内袋、连接装置、取放装置、外顶部加固装置、内顶部加固装置、内外连接处加固装置,通过内外双袋的设计,可以实现长条形中药原材料与小型块状、粉末状中药原材料的分装,通过取放装置的作用,可以快速且方便地完成中药原材料的填充,完成单个中药原材料茶药包生产,由于内外双袋网眼的大小存在差异,可以有效避免内外袋中的中药材的浸泡差异过大,在用户使用时,仅仅只需要捏住取放用的抽线上端,然后将整个中药浸泡在热水中,达到一定的浸泡时长以后,就可以饮用,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的是固体中药原材料,用户选择本茶药包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疗效。保证疗效。保证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便携中药原材料茶包包装袋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袋
,特别涉及一种简易便携中药原材料茶包包装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冠疫情的到来以及中国传统医药学的再度发展,人们开始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力改善,传统中医药在预防以及养生的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是由于传统中药的制作与药液二次加热的技术限制,使传统中药包在便携性上有所短缺,人们急需一种包装袋可以将中药原材料进行分配包装并且利于携带和使用,有利于中药的推广和使用。
[0003]现有的在中国专利CN05126881U中涉及到的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中药药液的装配以及二次加热的问题,具有节约成本便于携带独立加热的优点,但是,其制作步骤比较繁琐,需要先将中药原材料熬制为药液进行存储,增加了产品成本,相较于固体中药原材料的存储,采用液体方式存储中药存在漏液、包装袋破损等问题,加热使用水浴加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热源的散失,尽管在国内销售市场上有简易的固体中药包装袋,但是往往是采用中药颗粒以及中药粉末制成内容物,且使用目的在于治疗病症,无法满足人们平时养生以及提高免疫力的需求,相较于传统中药原材料损失了一定的自然性,往往缺乏中老年用户的响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简易便携中药原材料茶包包装袋。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简易便携中药原材料茶包包装袋,包括外袋和内袋,所述外袋底端表面外侧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外袋内部底端表面设置有内袋,所述内袋顶端中部设置有取放装置,所述外袋顶端设置有外顶部加固装置,所述内袋顶端设置有内顶部加固装置,所述内顶部加固装置顶端中部设置有内外连接处加固装置。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袋和内袋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固定,所述外袋为网格层设置,其外袋由焦麻层、塑料热封纤维层和木浆层构成。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袋由网格较小的玉米纤维层构成,所述连接装置由塑料热封塑料纤维层构成,通过加热塑封将外袋和内袋固定。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取放装置为棉质细线构成的圆柱状细绳。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取放装置和内外连接处加固装置通过十字交叉的方式连接固定。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取放装置下节点和内顶部加固装置为
固定连接,所述取放装置上节点和外顶部加固装置为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顶部加固装置和内顶部加固装置以及内外连接处加固装置均为环状设置,分别位于外袋顶端和内袋顶端以及内外袋连接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本技术通过内外双袋的设计,可以实现长条形中药原材料与小型块状、粉末状中药原材料的分装,通过取放装置的作用,可以快速且方便地完成中药原材料的填充,完成单个中药原材料茶药包生产,由于内外双袋网眼的大小存在差异,可以有效避免内外袋中的中药材的浸泡差异过大,在用户使用时,仅仅只需要捏住取放用的抽线上端,然后将整个中药浸泡在热水中,达到一定的浸泡时长以后,就可以饮用,同时,由于本技术使用的是固体中药原材料,用户选择本茶药包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疗效。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平面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内袋结构平面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结剖示意图;
[0019]图中:1、外袋;2、内袋;3、连接装置;4、取放装置;5、外顶部加固装置;6、内顶部加固装置;7、内外连接处加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简易便携中药原材料茶包包装袋,包括外袋1和内袋2,外袋1底端表面外侧设置有连接装置3,外袋1内部底端表面设置有内袋2,内袋2顶端中部设置有取放装置4,外袋1顶端设置有外顶部加固装置5,内袋2顶端设置有内顶部加固装置6,内顶部加固装置6顶端中部设置有内外连接处加固装置7。
[0024]进一步的,外袋1和内袋2通过连接装置3连接固定,外袋1为网格层设置,其外袋1由焦麻层、塑料热封纤维层和木浆层构成。
[0025]内袋2由网格较小的玉米纤维层构成,连接装置3由塑料热封塑料纤维层构成,通过加热塑封将外袋1和内袋2固定。
[0026]取放装置4为棉质细线构成的圆柱状细绳。
[0027]取放装置4和内外连接处加固装置7通过十字交叉的方式连接固定。
[0028]取放装置4下节点和内顶部加固装置6为固定连接,取放装置4上节点和外顶部加固装置5为固定连接。
[0029]外顶部加固装置5和内顶部加固装置6以及内外连接处加固装置7均为环状设置,分别位于外袋1顶端和内袋2顶端以及内外袋连接处。
[0030]具体的,其结构由外袋1和内袋2构成,通过外袋1和内袋2形成一个双层的袋体茶包,通过外袋1用于填装块状中药原材料以及条状中药原材料,通过内袋2用于填装粉末状中药原材料,不规则圆台型外袋1网孔较大,韧性较好,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同时通过外袋1材质可以保证外袋1不发生严重形变,圆锥形内袋2具有较好的包裹性,网孔较小,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通过连接装置3将外袋1和内袋2底部连接固定,连接装置3熔点高,可以保证在沸水中不散开,不产生有害物质,并且利于生产,能够将外袋1和内袋有效的连接紧固,同时满足外袋1和内袋2共用同一底面的情况下保证整个茶包包装袋的完好性,为了方便使用者使用,防止将药包放入水中和从水中取出药包时,溅出液体烫伤使用者,设置的取放装置4长度较长,保证了取放装置4于内袋3的连接紧固使粉末状中药原材料不会外漏的同时,不会使溅出的液体烫伤使用者,且取放装置4不会脱落,保证中药茶包包装袋的完好,通过外顶部加固装置5和内顶部加固装置6以及内外连接处加固装置7使外袋1和内袋2整体,能够连接紧固,保证中药茶包包装袋的使用安全,结构完整,在水中会发生轻微形变,但不会使外袋1和内袋2内的中药原材料外泄,保证了中药的药效,也保证中药插包包装袋的便携性,使使用者在携带运输时能够及时使用。
[0031]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内外双袋的设计,可以实现长条形中药原材料与小型块状、粉末状中药原材料的分装,通过取放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便携中药原材料茶包包装袋,包括外袋(1)和内袋(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袋(1)底端表面外侧设置有连接装置(3),所述外袋(1)内部底端表面设置有内袋(2),所述内袋(2)顶端中部设置有取放装置(4),所述外袋(1)顶端设置有外顶部加固装置(5),所述内袋(2)顶端设置有内顶部加固装置(6),所述内顶部加固装置(6)顶端中部设置有内外连接处加固装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便携中药原材料茶包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袋(1)和内袋(2)通过连接装置(3)连接固定,所述外袋(1)为网格层设置,其外袋(1)由焦麻层、塑料热封纤维层和木浆层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便携中药原材料茶包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袋(2)由网格较小的玉米纤维层构成,所述连接装置(3)由塑料热封塑料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学盈张岱垚
申请(专利权)人:徐学盈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