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煜红专利>正文

一种挂耳式滤茶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006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挂耳式滤茶袋,包括支架和滤茶袋本体,支架上设有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支架上在左端和第一折痕之间设有第一插槽,支架上在右端和第二折痕之间设有第二插槽,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插接配合,支架的两端设有向下延伸的挂耳,滤茶袋本体的开口处连接在支架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之间。本挂耳式滤茶袋,未使用时处于折叠状态,可以减小占用空间,使用时将支架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插接,则支架围成一个扇形或者多边形空间,将滤茶袋本体的开口打开,通过将支架两端的挂耳架在杯子的边沿上,根据杠杆原理,滤茶袋本体就悬空设置在杯子中,茶叶进行冲泡时,打开的空间便于茶叶和热水进行接触,更利于也更容易把茶叶的风味给释放出来。的风味给释放出来。的风味给释放出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挂耳式滤茶袋


[0001]本技术属于过滤袋
,尤其是涉及一种挂耳式滤茶袋。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职场压力日益巨大,工作间隙喝杯咖啡或者茶,可以提高精力,舒缓压力,成为一种有益的习惯。然而要品尝美味的咖啡,需要把咖啡豆磨制成咖啡粉,再通过咖啡机泡制并过滤后才可饮用。这种传统咖啡的磨制冲泡过程繁琐,所需时间很长,无法满足上班族的需要。为了冲泡和携带方便,设计出了速溶咖啡,由于速溶咖啡的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使得速溶咖啡中的有益物质及香味远不及现磨咖啡,且速溶咖啡冲泡后若不进行搅拌,咖啡的原味无法散发渗透,影响饮用效果。喝传统的茶,如红茶、绿茶、乌龙茶、保健茶等,也需要进行开水进行长时间的冲泡,过程繁琐。而采用袋泡茶,则质量无法保证,而且茶的味道和有益效果远低于传统的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挂耳式滤茶袋。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挂耳式滤茶袋,包括支架和滤茶袋本体,所述支架呈长条状,所述支架上距离左端三分之一处设有第一折痕,所述支架上距离右端三分之一处设有第二折痕,所述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均垂直于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架上在左端和第一折痕之间设有第一插槽,所述支架上在右端和第二折痕之间设有第二插槽,所述支架上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插接配合,在所述支架的两端一体或分体设有挂耳,所述挂耳从所述支架的端部向下延伸,所述滤茶袋本体的开口处连接在所述支架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之间。<br/>[000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插接后,所述支架围成扇形。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的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之间设有第三折痕,所述支架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插接后,所述支架围成四边形。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的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之间设有第四折痕和第五折痕,所述支架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插接后,所述支架围成五边形。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挂耳呈短条状或勾状。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1]本挂耳式滤茶袋,未使用时处于折叠状态,可以减小占用空间,使用时将支架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插接,则支架围成一个扇形或者多边形空间,将滤茶袋本体的开口打开,通过将支架两端的挂耳架在杯子的边沿上,根据杠杆原理,滤茶袋本体就悬空设置在杯子中,茶叶进行冲泡时,打开的空间便于茶叶和热水进行接触,更利于也更容易把茶叶的风味给释放出来。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实施例1的挂耳式滤茶袋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实施例1的挂耳式滤茶袋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实施例1的挂耳式滤茶袋处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实施例2的挂耳式滤茶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实施例3的挂耳式滤茶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
支架;101

第一折痕;102

第二折痕;103

第三折痕;104

第四折痕;105

第五折痕;2

滤茶袋本体;3

挂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

3所示,一种挂耳式滤茶袋,包括支架1和滤茶袋本体2。
[0022]所述支架1呈长条状,所述支架1为纸质薄片。
[0023]所述支架1上距离左端三分之一处设有第一折痕101,所述支架1上距离右端三分之一处设有第二折痕102,所述第一折痕101和第二折痕102均垂直于所述支架1的长度方向。
[0024]所述支架1上在左端和第一折痕101之间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插槽,所述支架1上在右端和第二折痕102之间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均垂直于所述支架1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架1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插接后,所述支架1围成扇形。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第一插槽开口向下,第二插槽开口向上,或者使用其他连接方式,主要目的是用于两边支架可以互相连接并形成一个稳固的结构。
[0025]在所述支架1的两端设有挂耳3,所述挂耳3从所述支架1的端部向下延伸,所述挂耳3呈短条状或者勾状。挂耳3的作用是:一,起到支架1的悬挂限位作用;二,起到配重作用。
[0026]所述滤茶袋本体2的开口处连接在所述支架1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之间。滤茶袋本体2是粘接在所述支架1上的,滤茶袋本体2粘接在支架1上时具有一些皱褶,滤茶袋本体2随支架1展开后,这些皱褶也随之展开。
[0027]实施例2
[0028]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中,所述支架1的第一折痕101和第二折痕102之间设有第三折痕103,所述支架1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插接后,所述支架1围成四边形。实施例2的挂耳式滤茶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0029]实施例3
[0030]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中,所述支架1的第一折痕101和第二折痕102之间设有第四折痕104和第五折痕105,所述支架1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插接后,所述支架1围成五边形。实施例3的挂耳式滤茶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0031]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技术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均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耳式滤茶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滤茶袋本体,所述支架呈长条状,所述支架上距离左端三分之一处设有第一折痕,所述支架上距离右端三分之一处设有第二折痕,所述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均垂直于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架上在左端和第一折痕之间设有第一插槽,所述支架上在右端和第二折痕之间设有第二插槽,所述支架上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插接配合,在所述支架的两端一体或分体设有挂耳,所述挂耳从所述支架的端部向下延伸,所述滤茶袋本体的开口处连接在所述支架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之间。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煜红何俊纪亭纪熙琰
申请(专利权)人:杨煜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