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旋流与旋流气浮的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199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25
一种立式旋流与旋流气浮的组合装置,涉及油水分离的技术领域,包括水力旋流器和旋流气浮机构;水力旋流器包括水力旋流筒体,在水力旋流筒体内设置旋流器排油室、旋流器进水室和旋流器出水室,在水力旋流筒体上设置旋流器排油口、旋流器进水口和旋流器出水口,在水力旋流筒体内设置旋流管;旋流气浮机构包括气浮筒体,在气浮筒体上连接气浮出水口、溶气泵下连接管、溶气泵上连接管、旋流气浮进水口、旋流气浮排油口,溶气泵下连接管与溶气泵上连接管通过溶气泵连接,在溶气泵上连接管上连接释放器;在气浮筒体内设置溢流嘴,旋流气浮进水口与水力旋流器的旋流器出水口通过控制阀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布置紧凑、节省中间连接流程和占地。地。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旋流与旋流气浮的组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油水分离设备的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在水处理系统中,水力旋流器和旋流气浮为两套独立设备,如公开号为CN208545149U的专利,占地面积大、中间连接流程长、成本高,因此,不适用于海洋平台、FPSO移动式平台等要求占地小的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布置紧凑、节省中间连接流程和占地的立式旋流与旋流气浮的组合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式旋流与旋流气浮的组合装置,包括位于上段的水力旋流器和位于下段的旋流气浮机构;所述水力旋流器包括立式的水力旋流筒体,在水力旋流筒体内连接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水力旋流筒体分隔成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旋流器排油室、旋流器进水室和旋流器出水室;在所述水力旋流筒体的顶部设置与旋流器排油室相连通的旋流器排油口,在水力旋流筒体的中部设置与旋流器进水室相连通的旋流器进水口,在水力旋流筒体的下部设置与旋流器出水室相连通的旋流器出水口;在水力旋流筒体内设置立式的旋流管,旋流管的上端连接在第一隔板上并且与旋流器排油室相连通,旋流管的下端连接在第二隔板上并且与旋流器出水室相连通;所述旋流气浮机构包括立式的气浮筒体,气浮筒体的上端与水力旋流筒体的下端通过中间隔板连接,在所述气浮筒体的下部连接气浮出水口、溶气泵下连接管和溶气泵上连接管,溶气泵下连接管与溶气泵上连接管通过溶气泵连接,溶气泵上连接管的一端伸入气浮筒体,在气浮筒体内的溶气泵上连接管上连接释放器;在所述气浮筒体内设置立式的溢流嘴,溢流嘴的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溢流嘴的下端与气浮筒体的内壁相连,溢流嘴设置在释放器的上方,在溢流嘴与释放器之间的空腔为气浮接触室,在气浮筒体外圆的切向上连接旋流气浮进水口,旋流气浮进水口与水力旋流器的旋流器出水口通过控制阀连接;所述溢流嘴的外壁与气浮筒体之间形成的空腔为气浮收油室,在气浮筒体上设置与气浮收油室相连通的旋流气浮排油口,在旋流气浮排油口上方的气浮筒体上连接旋流气浮吸排气口。
[0005]优选地,所述旋流器排油口依次连接旋流排油手动截止阀和旋流排油压力调节阀。
[0006]优选地,所述控制阀包括中间手动截止阀和中间压力调节阀,中间手动截止阀的进口与旋流器出水口相连,中间手动截止阀的出口与中间压力调节阀的进口相连,中间压力调节阀的出口与旋流气浮进水口相连。
[0007]优选地,所述气浮出水口依次连接气浮手动截止阀和气浮液位调节阀,在气浮筒体上连接液位变送器。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合水力旋流器和旋流气浮,将两段工艺流程有效组
合起来,节省中间连接环节,设备布置更紧凑,节省占地。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所示,立式旋流与旋流气浮的组合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水力旋流器1、中间隔板3、旋流气浮机构2和底座6。
[0011]水力旋流器1包括立式的水力旋流筒体101,在水力旋流筒体101内连接第一隔板108和第二隔板111,第一隔板108和第二隔板111将水力旋流筒体101分隔成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旋流器排油室107、旋流器进水室109和旋流器出水室112。
[0012]在水力旋流筒体101的顶部设置与旋流器排油室107相连通的旋流器排油口106,旋流器排油口106依次连接旋流排油手动截止阀105和旋流排油压力调节阀104。在水力旋流筒体101的中部设置与旋流器进水室109相连通的旋流器进水口103,在水力旋流筒体101的下部设置与旋流器出水室112相连通的旋流器出水口102。在水力旋流筒体101内设置立式的旋流管110,旋流管110的上端连接在第一隔板108上并且与旋流器排油室107相连通,旋流管110的下端连接在第二隔板111上并且与旋流器出水室112相连通,旋流管110上有进料口,进料口与旋流器进水室109相连通。
[0013]旋流气浮机构2包括立式的气浮筒体201,气浮筒体201的下端连接在底座6上,气浮筒体201的上端与水力旋流筒体101的下端通过中间隔板3连接,在气浮筒体201的底部连接排泥放空口208,在气浮筒体201的下部连接气浮出水口211、溶气泵下连接管207和溶气泵上连接管206,气浮出水口211依次连接气浮手动截止阀210和气浮液位调节阀209。在气浮筒体201的外部设置溶气泵7,溶气泵7的进口与溶气泵下连接管207相连,溶气泵7的出口与溶气泵上连接管206相连,溶气泵上连接管206的一端伸入气浮筒体201,在气浮筒体201内的溶气泵上连接管206连接释放器205。
[0014]在气浮筒体201内设置立式的溢流嘴215,溢流嘴215的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溢流嘴215的下端与气浮筒体201的内壁相连,溢流嘴215设置在释放器205的上方,在溢流嘴215与释放器205之间的空腔为气浮接触室213,在气浮筒体201外圆的切向上连接多个旋流气浮进水口204,多个旋流气浮进水口204并联后连接中间压力调节阀5,中间压力调节阀5的进口连接中间手动截止阀4,中间手动截止阀4的进口与水力旋流器1的旋流器出水口102连接。溢流嘴215的外壁与气浮筒体201之间形成的空腔为气浮收油室214,在气浮筒体201上设置与气浮收油室214相连通的旋流气浮排油口203,在旋流气浮排油口203上方的气浮筒体201上连接旋流气浮吸排气口202,在气浮筒体201上连接液位变送器212。
[0015]该装置采用立式布置,主体分上下两段,上段为水力旋流器1,污水从旋流器进水口103进入旋流器进水室109,经旋流管110进行分离。水力旋流器1压力式运行,通过调节旋流排油压力调节阀104和中间压力调节阀5控制排油和出水压力,实现上段油水分离;
[0016]下段为旋流气浮机构2,水力旋流器1出水后,分一路或多路沿壁面切向进水,在气浮筒体201内形成一定的旋流作用,将水中大油滴向中心聚集浮升;同时在气浮筒体201下段取水经循环溶气泵7加压溶气后,将溶气水再次送入气浮筒体201内,溶气水通过释放器
205进行释放,水中气泡将气浮接触室213内水体中小的油滴和悬浮物快速带升到液面。
[0017]通过气浮出水口211的液位调节阀209联锁气浮筒体201上的液位变送器212,定期关闭阀门开度抬升一定高度的液位,将浮升到液面表层的浮油和渣进行间歇式撇油和撇渣,从而实现旋流气浮机构的油、悬浮物与水的进一步分离。
[0018]本技术结合水力旋流器和旋流气浮,将两段工艺流程有效组合起来,节省中间连接流程环节,设备布置更紧凑,节省占地,更适用于如海洋平台、FPSO移动式平台等要求占地小的场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旋流与旋流气浮的组合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位于上段的水力旋流器和位于下段的旋流气浮机构;所述水力旋流器包括立式的水力旋流筒体,在水力旋流筒体内连接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水力旋流筒体分隔成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旋流器排油室、旋流器进水室和旋流器出水室;在所述水力旋流筒体的顶部设置与旋流器排油室相连通的旋流器排油口,在水力旋流筒体的中部设置与旋流器进水室相连通的旋流器进水口,在水力旋流筒体的下部设置与旋流器出水室相连通的旋流器出水口;在水力旋流筒体内设置立式的旋流管,旋流管的上端连接在第一隔板上并且与旋流器排油室相连通,旋流管的下端连接在第二隔板上并且与旋流器出水室相连通;所述旋流气浮机构包括立式的气浮筒体,气浮筒体的上端与水力旋流筒体的下端通过中间隔板连接,在所述气浮筒体的下部连接气浮出水口、溶气泵下连接管和溶气泵上连接管,溶气泵下连接管与溶气泵上连接管通过溶气泵连接,溶气泵上连接管的一端伸入气浮筒体,在气浮筒体内的溶气泵上连接管上连接释放器;在所述气浮筒体内设置立式的溢流嘴,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波高来顺闵广山陈聪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澄露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