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1843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该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包括存放框,所述存放框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存放框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电子标签和限位扣,所述存放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和导向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架、固定杆、弹簧、移动板和限位杆,所述固定架的一侧与存放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解决了目前蚕茧收购产业中,收购框在出入库时,都需要人工手动记录收购框信息,这不仅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的问题。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的问题。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


[0001]本技术涉及仓储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

技术介绍

[0002]蚕茧是指桑蚕的茧,桑蚕蛹期的囊形保护层,内含蛹体,呈长椭圆形、椭圆束腰形、球形或纺锤形等不同形状,或中部稍缢缩,茧有白、黄、淡绿、肉红等颜色,长约3~4厘米,直径1.7~2.1厘米,表面白色,有不规则皱纹,并有附着的蚕丝,呈绒毛状,其内壁的丝纹很有规律,质轻而韧,不易撕破,未经羽化的蚕茧,内有黄棕色的蚕蛹1枚以及成蛹前脱下的淡棕色、皱缩的蚕皮,茧层可以缫丝,茧衣及缫制后的废丝可作丝棉和绢纺原料,蚕茧收购一般是收购杀死鲜茧内蚕蛹后,烘成的干茧。
[0003]在蚕茧的收购产业中,收购后的蚕茧一般放置在收购框内送入仓库统一储存,以便后期进行运输,为了便于管理,收购框入库和出库都需要记录盘点,目前蚕茧收购产业中,收购框在出入库时,都需要人工手动记录收购框信息,这不仅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记录蚕茧货物出入库的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
[0006]本技术提供的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包括存放框,所述存放框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存放框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电子标签和限位扣,所述存放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和导向机构。
[0007]为了达到对电子标签限位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架、固定杆、弹簧、移动板和限位杆,所述固定架的一侧与存放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腔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焊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外侧与固定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远离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移动板的一端通过连接块与限位扣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一侧与存放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扣的一侧与固定杆的一侧滑动连接。
[0008]为了达到提高移动板稳定性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一端与固定杆的内腔固定连接。
[0009]为了达到对密封盖进行固定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固定栓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与密封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腔螺纹连接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与存放框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0]为了达到便于使用者存放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支撑块、导向杆和导向套,所述支撑块的一侧与存放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套的一侧与存放框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1]为了达到对导向杆限位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导向套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
[0012]为了达到提高密封盖和存放框之间密封性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存放框的顶部开设有与密封垫配合使用的密封槽,所述密封垫的外侧与密封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3]为了达到提高存放框结构稳定性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优选的,所述存放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固角码,所述加固角码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加固角码分别位于存放框内壁的四角。
[0014]为了达到对存放框内部除湿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吸湿盒。
[0015]为了达到便于观察存放框内部情况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优选的,所述存放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观察框,所述观察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透明板。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该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在使用本装置对蚕茧的进行出入库处理时,可将装有蚕茧的存放框移至仓库内,电子标签进入进入仓库内的阅读器发出的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仓库内的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系统的信息处理中心进行有关数据处理,通过射频识别技术配合本装置内的电子标签可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无须人工干预,可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且在将蚕茧放入存放框内部储存时,可将密封盖盖在存放框顶部,然后将固定栓扭入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内将密封盖固定在存放框的顶部,提高了本装置的密封性,从而便于储存蚕茧,避免蚕茧在储存过程中受潮发生损坏,解决了目前蚕茧收购产业中,收购框在出入库时,都需要人工手动记录收购框信息,这不仅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限位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固定杆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密封垫和密封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密封盖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号:1、存放框;2、密封盖;3、限位机构;301、固定架;302、固定杆;303、弹簧;304、移动板;305、限位杆;4、电子标签;5、固定机构;501、第一固定块;502、固定栓;503、固定块;6、导向机构;601、支撑块;602、导向杆;603、导向套;7、限位扣;8、稳定杆;9、限位块;10、限位槽;11、密封垫;12、密封槽;13、加固角码;14、连接框;15、吸湿盒;16、观察框;17、透明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限位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杆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导向杆和导向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密封盖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存放框(1),所述存放框(1)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2),所述存放框(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3),所述限位机构(3)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电子标签(4)和限位扣(7),所述存放框(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5)和导向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固定架(301)、固定杆(302)、弹簧(303)、移动板(304)和限位杆(305),所述固定架(301)的一侧与存放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3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02),所述固定杆(302)的内腔焊接有弹簧(303),所述弹簧(303)的一端焊接有移动板(304),所述移动板(304)的外侧与固定杆(30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304)远离弹簧(3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05),所述限位杆(305)远离移动板(304)的一端通过连接块与限位扣(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302)的一侧与存放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扣(7)的一侧与固定杆(302)的一侧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304)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稳定杆(8),所述稳定杆(8)的一端与固定杆(302)的内腔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能收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第一固定块(501)、固定栓(502)和第二固定块(503),所述第一固定块(501)的一侧与密封盖(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50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碧德
申请(专利权)人:宁南县南丝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