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蚕茧收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422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蚕茧收购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滚筒输送机,滚筒输送机的一侧设置有称重系统,滚筒输送机的另一侧安装有分装系统;滚筒输送机的上方安装有多个第一监控摄像头;分装系统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水平液压缸,支撑板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水平液压缸,第一水平液压缸的伸缩轴连接有第一收集箱,第二水平液压缸的伸缩轴连接有第二收集箱;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的内部均安装有红外报警器,红外报警器位于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一侧内壁上并且红外报警器的红外探头与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顶部之间留有间距。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脑就能够完成筛选工作,省力。省力。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蚕茧收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收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蚕茧收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蚕茧是指桑蚕的茧。桑蚕蛹期的囊形保护层,内含蛹体。茧层可以缫丝,茧衣及缫制后的废丝可作丝棉和绢纺原料,呈长椭圆形、椭圆束腰形、球形或纺锤形等不同形状,或中部稍缢缩,茧有白、黄、淡绿、肉红等颜色,表面白色,有不规则皱纹,并有附着的蚕丝,呈绒毛状。
[0003]蚕虫的吐丝多少决定了蚕茧大小,蚕茧优质高产的标准是结茧率高、茧个大、茧质好,一般情况下,在采收蚕茧时,蚕茧尺寸的大小是判断蚕茧品质最直观的标准,因此,会先将蚕茧按照大小进行分级,再进一步对蚕茧进行精选;买家大批量收购蚕茧后再人工对蚕茧根据大小进行初筛,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蚕茧长时间暴露在环境中不尽兴处理,容易出蛾,出蛾后的蚕茧的蚕丝也就断了,基本抽不了丝。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批量收购蚕茧时,蚕茧初筛速度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蚕茧收购装置,解决蚕茧初筛大小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智能蚕茧收购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滚筒输送机,滚筒输送机的一侧设置有称重系统,称重系统位于滚筒输送机的始端处,滚筒输送机的另一侧安装有分装系统,分装系统位于滚筒输送机的末端处;滚筒输送机的上方安装有多个第一监控摄像头,第一监控摄像头通过拱形的支架与滚筒输送机的机架连接固定,所有第一监控摄像头沿着滚筒输送机的宽边排列成排,第一监控摄像头的镜头朝向滚筒输送机的始端所在方向,第一监控摄像头连接有接收终端,第一监控摄像头通过无线网络向接收终端传输数据;
[0008]所述分装系统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水平液压缸,支撑板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水平液压缸,第一水平液压缸的伸缩轴连接有第一收集箱,第二水平液压缸的伸缩轴连接有第二收集箱,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的顶部完全开口,滚筒输送机位于第一水平液压缸与第二水平液压缸之间,第一水平液压缸、第二水平液压缸均采用数字控制液压缸;在第一水平液压缸、第二水平液压缸的驱动下,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水平移动至滚筒输送机的末端下方并承接从滚筒输送机末端落下的物品;
[0009]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的内部均安装有红外报警器,红外报警器位于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一侧内壁上并且红外报警器的红外探头与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顶部之间留有间距。
[0010]本专利技术中称重系统用于对蚕茧进行称量,称量后的蚕茧倒在滚筒输送机上进行分散、铺展,第一监控摄像头对滚筒输送机上的蚕茧进行摄像,然后将图像信息等数据传送至
接收终端,接收终端为电脑,收购人员通过电脑、第一监控摄像头可看到滚筒输送机上的蚕茧的形状、大小,采购人员再根据蚕茧的形态、尺寸,控制第一水平液压缸或是第二水平液压缸,若第一收集箱用于收集尺寸较大的蚕茧,例如长度大于3cm或4cm的蚕茧,直径大于1.5cm或是2cm,第二收集箱用于收集尺寸小的蚕茧,例如长度小于3cm或4cm,直径小于1.5或2cm的,收购人员长期接触蚕茧,对蚕茧的尺寸有预估的判断,一眼就能够基本上判断出蚕茧的大小,因此,收购人员通过电脑、监控摄像头能够合理的判断出滚筒输送机上的蚕茧是大尺寸的还是小尺寸的,蚕茧卖家一般会预先将蚕茧筛选出来,大的放在一起,小的放在一起,再分别进行称量售卖;当收购人员观察到滚筒输送机上的蚕茧为大尺寸的蚕茧后,驱动第一水平液压缸,第一水平液压缸向着滚筒输送机所在方向推动第一收集箱,将第一收集箱推至滚筒输送机末端的下方,滚筒输送机上的蚕茧输送至其末端后在落入第一收集箱内;当收购人员看到滚筒输送机上的蚕茧是小尺寸的蚕茧后,收回第一收集箱,通过启动第二水平液压缸,将第二收集箱推动至滚筒输送机末端的下方,滚筒输送机上的蚕茧输送至其末端后在落入第二收集箱内。
[0011]本专利技术利用滚筒输送机将蚕茧均匀且分散的铺设在滚筒输送机上,便于收购人员从电脑上能够清楚的看到基本上所有蚕茧的情况,对蚕茧具有监控的作用,避免卖家将大小蚕茧大量混合售卖;本专利技术在采收蚕茧时就对蚕茧的大小进行分装,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现将所有蚕茧收装后再进行筛选分装,机械分装蚕茧与人工相比,效率高;此外,本专利技术中收购人员在第一摄像头的监控作用下,就能够对蚕茧进行初步的筛选,与人工一个一个拿出来筛选相比,速度明显增快,而且通过电脑就能够完成筛选工作,省力。
[0012]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原理为:卖家将自家的蚕茧按照尺寸大小进行分装,大的装一起,小的装一起,随后,将大的蚕茧和小的蚕茧分开并且批量在称重系统上进行称重,大批量的蚕茧称重后倒在滚筒输送机上,第一监控摄像头与滚筒输送机始端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蚕茧倒在滚筒输送机上后就均匀铺设在滚筒输送机上,第一监控摄像头就能够尽可能将所有的蚕茧都拍摄到,收购人员通过电脑看到第一监控摄像头下的蚕茧的大小后,选择驱动第一水平液压缸或是第二水平液压缸,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用于分装大、小尺寸的蚕茧,完成蚕茧收购初期的分装。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水平液压缸、第二水平液压缸可以直接接受专用数字控制器、计算机及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发出的数字脉冲信号而控制其工作。
[0013]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上安装有红外报警器,用于监控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是否装满,若蚕茧装至红外报警器所在位置时,红外报警器发出的红外线受到阻碍,会发生报警,进而实时监控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是否装满,报警后就需要更换新的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或是将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内部的蚕茧取出。
[0014]所述称重系统包括电子称体、称重仪表,电子称体与称重仪表电性连接,称重仪表连接有接收终端,称重仪表向接收终端传输称重数据,电子称体放置在操作台上,操作台位于滚筒输送机始端所在一侧,操作台与滚筒输送机始端之间设置有倾斜放置的输送板,输送板的上端与操作台连接固定,输送板的下端位于滚筒输送机始端的上方,输送板的两侧设置有竖直放置的围挡。
[0015]接收终端一般为电脑,电脑上的承重数据能够直接记录下来,采购人员可直接在电脑上对称重数据进行备注、记录并打印凭条,在电子秤体上称重结束后直接将蚕茧通过输送板倒在滚筒输送机上,完成称重与倒料;输送板为称重系统与滚筒输送机之间的物料
传输结构,对称重系统与滚筒输送机起到了空间连接作用。
[0016]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的底部均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万向轮。万向轮便于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往复运动。
[0017]红外报警器的红外探头与对应的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顶部之间留有3

5cm的间距。红外报警器报警时,滚筒输送机有可能还在继续运输蚕茧,如果红外探头与收集箱顶部之间的间距过小,来不及将收集箱内的蚕茧部分移出,蚕茧就会从收集箱溢出,因此,红外报警器在收集箱完全装满之前就需要报警,并且同时还需要为采购人员提供一定的时间针对收集箱装满做出行动,收集箱装满后,可关闭滚筒输送机,将收集箱更换为新的,也可以在不停止滚筒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蚕茧收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滚筒输送机(1),滚筒输送机(1)的一侧设置有称重系统,称重系统位于滚筒输送机(1)的始端处,滚筒输送机(1)的另一侧安装有分装系统,分装系统位于滚筒输送机(1)的末端处;滚筒输送机(1)的上方安装有多个第一监控摄像头(2),第一监控摄像头(2)通过拱形的支架(16)与滚筒输送机(1)的机架连接固定,所有第一监控摄像头(2)沿着滚筒输送机(1)的宽边排列成排,第一监控摄像头(2)的镜头朝向滚筒输送机(1)的始端所在方向,第一监控摄像头(2)连接有接收终端,第一监控摄像头(2)通过无线网络向接收终端传输数据;所述分装系统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水平液压缸(4),支撑板(3)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水平液压缸(5),第一水平液压缸(4)的伸缩轴连接有第一收集箱(6),第二水平液压缸(5)的伸缩轴连接有第二收集箱(7),第一收集箱(6)、第二收集箱(7)的顶部完全开口,滚筒输送机(1)位于第一水平液压缸(4)与第二水平液压缸(5)之间,第一水平液压缸(4)、第二水平液压缸(5)均采用数字控制液压缸;在第一水平液压缸(4)、第二水平液压缸(5)的驱动下,第一收集箱(6)、第二收集箱(7)水平移动至滚筒输送机(1)的末端下方并承接从滚筒输送机(1)末端落下的物品;第一收集箱(6)、第二收集箱(7)的内部均安装有红外报警器(8),红外报警器(8)位于第一收集箱(6)、第二收集箱(7)一侧内壁上并且红外报警器(8)的红外探头与第一收集箱(6)、第二收集箱(7)顶部之间留有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蚕茧收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系统包括电子称体(9)、称重仪表(10),电子称体(9)与称重仪表(10)电性连接,称重仪表(10)连接有接收终端,称重仪表(10)向接收终端传输称重数据,电子称体(9)放置在操作台(11)上,操作台(11)位于滚筒输送机(1)始端所在一侧,操作台(11)与滚筒输送机(1)始端之间设置有倾斜放置的输送板(12),输送板(12)的上端与操作台(11)连接固定,输送板(12)的下端位于滚筒输送机(1)始端的上方,输送板(12)的两侧设置有竖直放置的围挡(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碧德沈志明李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南县南丝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