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细长状V型金属面进行胶漆精确涂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1692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细长状V型金属面进行胶漆精确涂覆的装置及方法,属于航天机械制造装配领域。将V型金属面摆放在底座相应工位凹槽内,将遮挡条孔板横移至V型金属面正上方,遮挡条孔板将中间裸露金属V型槽暴露出来,同时将非涂漆位置的橡胶护套遮挡防护;确定并设置装置运行参数;开启装置,通过X轴滑轨调整喷嘴横移位置,确保喷嘴中心轴线与当前工位上待涂覆V型面的中心线重合;打开喷嘴,开始喷涂,喷嘴的Y轴初始位置位于切割索组件区域之外,喷嘴在非产品区域喷涂,稳定后,Y轴滑轨带动喷嘴以设置速度沿V型面的中心线开始匀速移动,进行喷涂。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目前手工涂刷方式,效率提高10倍,漆层厚度一致性显著提高。漆层厚度一致性显著提高。漆层厚度一致性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细长状V型金属面进行胶漆精确涂覆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细长状V型金属面进行胶漆精确涂覆的方法,特别是基于胶漆粘度在(60~90)s、漆膜厚度精度要求达到0.01mm的前提下的一种涂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切割索组件在装配生产过程中,要求在聚能槽外露金属面涂覆一层致密的三防保护剂,涂覆位置区别于常规平面,而是V型异型结构。三防保护剂固化后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透明保护膜,避免切割索组件在化学、震动、高尘、盐雾、潮湿与高温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可能产生腐蚀、软化、变形、霉变等问题影响自身切割性能,提高切割索环境适应能力,并保证其使用寿命。
[0003]由于切割索组件聚能槽三防保护剂漆膜厚度在10um的量级,因此,涂覆过程对漆量的精确控制和稳定性要求很高。涂覆位置为V型异型结构,涂覆过程需保证左侧面、右侧面、底面均涂覆到位,且避免因胶漆流程导致V型两侧面漆量较少、底部堆积明显的情况。同时,要保证在长度方向上相同截面位置漆膜厚度的一致性及稳定性。目前,涂覆工艺是使用排笔蘸漆再涂覆在切割索聚能槽内的纯手工涂覆方式。为了保证涂漆均匀性和一致性,采取了“排笔修剪,规范蘸漆后悬空时间、滴漆距离、涂刷遍数、涂刷手法”等细化量化措施。
[0004]行业内在物理表面涂三防保护剂方法有喷涂、浸涂、刷涂、帘涂、电沉积以及自动沉积等方式。经初步分析,电沉积、自动沉积、浸涂三种方式对产品直接接触环境及场地有严苛的要求,不适用索类产品聚能槽V型面涂三防保护剂;帘涂的方式比较适合平面涂三防保护剂,产品为V型面,该涂三防保护剂方式易导致V型底部堆积;而刷涂的方式,一是经试验验证,漆层边缘参差不齐,厚度均匀性差,一致性不如喷涂。二是控制参数、排笔规格会因不同产品尺寸差异发生较大变化,调试过程繁琐。因此,经初步分析及排除,最终采用喷涂方式在切割索组件聚能槽外露金属面涂覆三防保护剂。喷涂的方式广泛运用于汽车制造、3C行业、建筑家具、机械制造等行业,但针对高粘度胶漆在V型金属面喷漆,现有喷涂方法还存在以下问题:(1)在室温(20~30)℃条件下,现有的喷涂方法所用胶漆粘度一般为(20~40)s,例如汽车喷漆福特4号为34s。而在切割索组件聚能槽外露金属面涂覆所用的三防保护剂要求粘度为(60~90)s,粘度增大易出现抽丝絮状的问题;(2)行业内金属面喷涂漆,单位时间出漆量大于1mL/s,一般为(1.4~10)mL/s。膜厚度为100um量级,一般漆膜厚度要求在(120~180)um之间。而切割索组件聚能槽三防保护剂要求单次涂覆厚度为(20~40)um,若厚度过后会导致切割索分离性能减弱;(3)现有喷涂对象面积较大,对防护的要求较低,不能满足切割索组件细长型、小尺寸、非涂漆部位无胶漆污染的要求;(4)现有喷涂位置为金属平面,而切割索组件聚能槽V型结构,不能有效避免“因胶漆受重力流动,喷漆后两侧面上部漆量较少、底部堆积明显”情况,导致漆膜厚度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细长状V型金属面进行胶漆精确涂覆的装置及方法,提高效率。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的方案是:一种在细长状V型金属面进行胶漆精确涂覆的装置,包括喷嘴,压缩空气控制系统,X轴滑轨、Y轴滑轨、Z轴滑轨,容器罐,遮挡条孔板及底座;所述容器罐内存储胶漆,通过管路连接喷嘴,通过压缩空气控制系统控制稳定、持续出漆;所述底座上设置用于安装待处理V型金属面的工位;所述喷嘴安装在X轴滑轨、Y轴滑轨、Z轴滑轨上,通过所述X轴滑轨调整喷嘴与待处理V型金属面的相对位置;通过所述Z轴滑轨改变喷嘴的高度,通过Y轴滑轨改变喷嘴的移动速度;所述遮挡条孔板通过电机控制横移至所述工位的正上方,用于对待处理V型金属面的非喷涂部位进行保护。
[0007]优选的,所述的喷嘴采用千分尺与出漆阀门结合的方式,微调出漆孔孔与喷嘴距离,通过出漆孔外增加出漆通道,实现二次出漆,避免直接出漆易出现扩散、凝聚不够的情况。
[0008]优选的,所述的喷嘴由外喷嘴、锁紧螺母、出漆孔、控制阀、螺旋千分尺组成;通过所述控制阀,将外喷嘴、出漆孔、螺旋千分尺三者连接一起;通过所述出漆孔用于胶漆流出;通过所述外喷嘴将出漆孔流出的胶漆通过气压二次喷出;通过所述锁紧螺母将外喷嘴与控制阀连接;通过所述螺旋千分尺调整出漆孔孔口位置与外喷嘴内腔口部的距离。优选的,X轴滑轨、Z轴滑轨均采用双导轨+滚珠丝杆+伺服电机的传动方式,Y轴采用HIWIN双导轨+同步带+伺服电机的传动方式。
[0009]优选的,通过所述遮挡条孔板的条形空隙,将涂漆部位的V型金属面暴露,将非涂漆位置的橡胶护套遮挡防护。
[0010]优选的,所述压缩空气控制系统采用将压缩空气先贮存,再二次使用的方式,确保压强供给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0011]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多个并列呈线性设计的工位。
[0012]一种利用所述装置实现的涂覆方法,包括:将V型金属面摆放在底座相应工位凹槽内,并检查摆放平整,再将底座移动至设备待喷漆区域;根据产品尺寸选择相应规格的遮挡条孔板,通过遮挡条孔板的条形空隙,将涂漆部位的V型金属面暴露,同时将非涂漆位置的橡胶护套遮挡防护;根据待涂覆V型面的尺寸,确定并设置装置运行参数,包括压缩空气控制系统的压缩空气压强、喷嘴的高度以及移动速度;开启装置,通过X轴滑轨调整喷嘴横移位置,确保喷嘴中心轴线与当前工位上待涂覆V型面的中心线重合; 打开喷嘴,开始喷涂,喷嘴的Y轴初始位置位于切割索组件区域之外,喷嘴在非产品区域喷涂,稳定后,Y轴滑轨带动喷嘴以设置速度沿V型面的中心线开始匀速移动,进行喷涂。
[0013]优选的,底座第一个工位完成喷涂后,通过X轴滑轨,将喷嘴移动到第二个工位上
的待涂覆V型面位置,Y轴滑轨再反向运动进行喷涂;如此往返运动,直至所有工位完成喷涂。
[0014]优选的,所述运行参数的设置:其中压缩空气压强在(0.3~0.4)MPa;喷雾角度固定情况下,喷嘴高度应与V型金属面截面宽度D成正比,喷嘴高度的选取应确保完全覆盖V型金属面截面宽度;在保证单次涂覆厚度为(20~40)um的要求下,V型金属面截面宽度的不同,单位时间所需漆量不够,相应的Y轴移动速度需要进行调整,Y轴移动速度与V型金属面截面宽度成反比。
[0015]优选的,所述运行参数的设置:喷嘴高度H、金属面截面宽度D、Y轴移动速度V,在喷雾角度为13
°
情况下,三者按以下设置选取较为适宜:H=(7~9)D、V=(1.1~1.5)D。
[0016]优选的,所述的稳定需要的时间为3s~5s。
[001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首先解决高粘度胶漆喷涂易出现抽丝絮状的问题。其次,提供一种高精度控制漆量的喷涂方法,确保漆膜厚度的精度和一致性。此外,结合高粘度胶漆流动性差的自身特性,避免胶漆在金属面V型槽表面流动导致槽底堆积的情况。同时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喷涂过程对产品非涂覆位置进行防护避免胶漆污染的问题。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细长状V型金属面进行胶漆精确涂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压缩空气控制系统,X轴滑轨、Y轴滑轨、Z轴滑轨,容器罐,遮挡条孔板及底座;所述容器罐内存储胶漆,通过管路连接喷嘴,通过压缩空气控制系统控制稳定、持续出漆;所述底座上设置用于安装待处理V型金属面的工位;所述喷嘴安装在X轴滑轨、Y轴滑轨、Z轴滑轨上,通过所述X轴滑轨调整喷嘴与待处理V型金属面的相对位置;通过所述Z轴滑轨改变喷嘴的高度,通过Y轴滑轨改变喷嘴的移动速度;所述遮挡条孔板通过电机控制横移至所述工位的正上方,用于对待处理V型金属面的非喷涂部位进行保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采用千分尺与出漆阀门结合的方式,微调出漆孔孔与喷嘴距离,通过出漆孔外增加出漆通道,实现二次出漆,避免直接出漆易出现扩散、凝聚不够的情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由外喷嘴、锁紧螺母、出漆孔、控制阀、螺旋千分尺组成;通过所述控制阀,将外喷嘴、出漆孔、螺旋千分尺三者连接一起;通过所述出漆孔用于胶漆流出;通过所述外喷嘴将出漆孔流出的胶漆通过气压二次喷出;通过所述锁紧螺母将外喷嘴与控制阀连接;通过所述螺旋千分尺调整出漆孔孔口位置与外喷嘴内腔口部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X轴滑轨、Z轴滑轨均采用双导轨+滚珠丝杆+伺服电机的传动方式,Y轴采用HIWIN双导轨+同步带+伺服电机的传动方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遮挡条孔板的条形空隙,将涂漆部位的V型金属面暴露,将非涂漆位置的橡胶护套遮挡防护。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控制系统采用将压缩空气先贮存,再二次使用的方式,确保压强供给的持续性和稳定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多个并列呈线性设计的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飞李良丁森冯杰李宗炜杨华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