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水排水污水澄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131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给水排水污水澄清设备,涉及污水澄清领域,包括澄清箱,澄清箱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敞口设置,其两侧壁分别设置有出水管和进水管,还包括排污箱、沉淀板、清理机构和沉淀物输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打开插板阀,使出污口处于敞开状态,继而通过搅拌轴的转动带动多个刮板的转动,刮板在转动过程中将沉淀在沉淀板上的沉淀物推移到出污口的位置,并通过出污口下落到输送筒内,进而通过输送轴带动螺旋输送轮的转动,螺旋输送轮在转动过程中对输送筒内的沉淀物进行输送,使沉淀物排出排污箱,从而不需要工人进行手动清理,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工作量,还提高了清理效率,保证给水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水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水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给水排水污水澄清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澄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给水排水污水澄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给水排水工程研究的是水的一个社会循环的问题,“给水”:一所现代化的自来水厂,每天从江河湖泊中抽取自然水后,利用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手段将水净化为符合生产、生活用水标准的自来水,然后通过四通八达的城市水网,将自来水输送到千家万户,“排水”:一所先进的污水处理厂,把我们生产、生活使用过的污水、废水集中处理,然后干干净净的被排放到江河湖泊中去,在对污水进行处理过程中会用到澄清设备。
[0003]澄清设备中起到截留分离杂质颗粒作用的介质是呈悬浮状的泥渣。在澄清设备中,沉泥被提升起来并使之处于均匀分布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高浓度的稳定活性泥渣层,该层悬浮物浓度约在3~10g/L。原水在澄清设备池中由下向上流动,泥渣层由于重力作用可在上升水流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原水通过泥渣悬浮层时,利用接触絮凝原理,原水中的悬浮物便被泥渣悬浮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清水在澄清设备上部被收集。
[0004]如中国专利CN211706146U公开了一种给水排水澄清池,其结构包括澄清池、出水孔、支撑柱、底盘、排污口、锥形池、连接环、进水孔,出水孔右侧嵌入安装于澄清池左侧,该给水排水澄清池,通过水流的压力对密封块进行挤压,使得密封块向上挤压回位弹簧,带动升缩杆进行向上移动,下方的平衡杆起到平衡、限位的作用,防止密封块上移时发生位置偏移,密封环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密封块与导出口之间存在缝隙,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在排放水质时,发生倒流,而造成重复过滤的现象发生。
[0005]该澄清池虽然能够防止排放水倒流,但是不便于对澄清池底部的沉淀物进行清理,仍需要人工进行打捞清理,人工清理不仅增加工人的劳动量,还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6]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给水排水污水澄清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该澄清池虽然能够防止排放水倒流,但是不便于对澄清池底部的沉淀物进行清理,仍需要人工进行打捞清理,人工清理不仅增加工人的劳动量,还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给水排水污水澄清设备。
[0008]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给水排水污水澄清设备,包括澄清箱,澄清箱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敞口设置,其两侧壁分别设置有出水管和进水管,还包括排污箱、沉淀板、清理机构和沉淀物输送机构,所述排污箱固定安装在澄清箱的底部,排污箱的顶部为敞口设置、并与澄清箱的底部敞口连通,其内腔为圆柱型,沉淀板固定安装在排污箱内、并将排污箱分隔成上室和下室,沉淀板的边缘处开设有出污口,出污口的下方安装有插板阀。
[0009]清理机构设置在上室内,其包括搅拌轴以及安装在搅拌轴上的刮板,搅拌轴通过防水轴承安装在沉淀板的圆心处。
[0010]沉淀物输送机构设置在下室,其包括输送筒和输送轴,输送筒的顶部与沉淀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其顶部为敞口设置并与出污口对应,输送筒的出料端与排污箱侧壁开设的出料口连通,输送轴通过轴承二固定安装在输送筒的侧壁上,输送轴上安装有螺旋输送轮。
[0011]驱动组件安装在下室,并能够分别驱动输送轴和搅拌轴转动。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刮板的底部与沉淀板的上表面接触、其外端与排污箱的内壁接触。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搅拌电机和输送电机,搅拌电机固定安装在沉淀板的下表面,其输出轴与搅拌轴的底端固定连接,输送电机固定安装在排污箱的底部,其输出轴与输送轴的左端固定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安装在排污箱的内壁底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输送轴的左端固定连接,其输出轴上套装有锥齿轮二,搅拌轴的底端套装有锥齿轮一,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啮合。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澄清箱内部偏下的位置设置有两个过滤板,两个过滤板的相对端匹配设置,过滤板靠近澄清箱侧壁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安装在澄清箱内。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两组收卷组件,两组收卷组件分别设置在澄清箱的左右两侧面。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卷组件包括两个收卷盘,收卷盘固定安装在澄清箱的外侧面,两个收卷盘之间设置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安装在澄清箱的外侧面,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两个收卷盘的收卷轴连接,收卷盘上缠绕有拉绳,拉绳的外端穿过澄清箱侧壁开设的导线孔并与过滤板连接。
[00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澄清箱内侧面固定安装有导线轮,导线轮对应导线孔设置,导线轮上穿过有拉绳。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技术通过打开插板阀,使出污口处于敞开状态,继而通过搅拌轴的转动带动多个刮板的转动,刮板在转动过程中将沉淀在沉淀板上的沉淀物推移到出污口的位置,并通过出污口下落到输送筒内,进而通过输送轴带动螺旋输送轮的转动,螺旋输送轮在转动过程中对输送筒内的沉淀物进行输送,使沉淀物排出排污箱,从而不需要工人进行手动清理,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工作量,还提高了清理效率,保证给水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0021]2、本技术通过设置插板阀,在澄清箱对污水进行沉淀处理时,插板阀关闭能够对出污口进行封堵、密封,使污水不会泄漏,在需要对沉淀板上的沉淀物进行清理时,通过打开插板阀,使出污口敞开,以便于对沉淀物进行清理。
[0022]3、本技术通过设置两个过滤板,在需要对澄清箱和排污箱内的沉淀物进行清理时,通过四个收卷盘放出拉绳,继而使两个过滤板向下运动,两个过滤板在相对接后,使沉淀物压缩到排污箱内,一方面便于对沉淀物的清理,另一方面使澄清水位于过滤板的上方,以便于工人对不含沉淀物的澄清水进行抽取,保证排放水的干净。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过滤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输送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排污箱、2澄清箱、3沉淀板、4出污口、51刮板、52搅拌轴、6插板阀、71输送筒、72输送轴、73螺旋输送轮、74出料口、81锥齿轮一、82锥齿轮二、83驱动电机、9过滤板、10进水管、11出水管、12拉绳、13导线轮、14收卷盘、15双轴电机、16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1]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给水排水污水澄清设备的技术方案:
[0032]实施例一:
[0033]根据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水排水污水澄清设备,包括澄清箱,澄清箱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敞口设置,其两侧壁分别设置有出水管和进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污箱、沉淀板、清理机构和沉淀物输送机构,所述排污箱固定安装在澄清箱的底部,排污箱的顶部为敞口设置、并与澄清箱的底部敞口连通,其内腔为圆柱型,沉淀板固定安装在排污箱内、并将排污箱分隔成上室和下室,沉淀板的边缘处开设有出污口,出污口的下方安装有插板阀;清理机构设置在上室内,其包括搅拌轴以及安装在搅拌轴上的刮板,搅拌轴通过防水轴承安装在沉淀板的圆心处;沉淀物输送机构设置在下室,其包括输送筒和输送轴,输送筒的顶部与沉淀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其顶部为敞口设置并与出污口对应,输送筒的出料端与排污箱侧壁开设的出料口连通,输送轴通过轴承二固定安装在输送筒的侧壁上,输送轴上安装有螺旋输送轮;驱动组件安装在下室,并能够分别驱动输送轴和搅拌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排水污水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的底部与沉淀板的上表面接触、其外端与排污箱的内壁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给水排水污水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搅拌电机和输送电机,搅拌电机固定安装在沉淀板的下表面,其输出轴与搅拌轴的底端固定连接,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飞张慧赵保献宋露田赛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煦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